班主任的那些事儿

作者: 清河061孟晨曦 | 来源:发表于2018-03-18 19:59 被阅读13次

    我们为什么要当老师呢?曾经有一个诗意的说法就是:我们当老师就是带领孩子一起遇见幸福。可是,我们在与幸福之间隔着却一个班的事儿,迟到、打闹、作业、磕磕碰碰......

    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老师,××骂我了”

    “老师,××打我了”

    “老师,××摔倒了”

    ……

    事儿所在之处,便是教育开始的地方。班主任之初,在面对孩子们的各种声音时,我会很耐心的问孩子的事情经过,给他们时间叙述事情的原委。慢慢的我发现一年级的孩子不知道怎样和其他伙伴交往,当他想要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他不用语言去表达,而是用肢体语言,碰他一下或者推他一下,这样就被其他孩子误解为“××打我”。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往往只关注书本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孩子人格的培养,遇到困难怎么办?和小伙伴起冲突怎么办?怎样和同伴相处?这一系列的问题,又有谁在学校对孩子们讲过。任课老师吗?不,只有班主任。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仅要上好课,更要为孩子上好人格修行课。

    马云说:不要在风云飘摇的时候修房;变化应该从一切顺利时开始。

    阳光灿烂之时,也要有未雨绸缪意识。看着那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经过时间的锤炼,他们练就了火眼金睛的本领, 一眼望去,就知道哪个孩子需要鼓励,让沉默不语的孩子开口,也知道哪些孩子是麻烦来源。作为年轻的班主任,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观察的能力,通过阅读书籍和网络学习做一些必要的准备。

    首先,观察一下哪些事儿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也就是可预见性的事,比如迟到、做操、纪律问题等等。想一想,这件事儿是学生的事还是老师的事,如果是学生的事儿,那么,我们可以运用“共情”倾听的方法来解决。

    共情,也称移情,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属于教师的问题,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孩子的行为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怎么办?

    2018年3月16日 上午

    我正在黑板上抄写着习题,孩子们在下面“奋笔疾书”,最后一道题大功告成,走下讲台看看孩们的战况如何呢?发现的不是战况,而是状况,一个小女孩嘴里含着水,吱吱呜呜的,另一个小男孩下嘴唇一点一点地流着血,这是怎么了?

    我:怎么了?

    孩子:她咬了一个东西,里面有红水。

    我:咬的什么东西?

    孩子们告诉我那个东西的残留物所在之处,我拿过来一看,一个特别小,小到直径只有2毫米的玻璃瓶,据说里面装着“红药水”,所谓“红药水”不过是孩子们在做游戏时取得名字罢了。看到残留的玻璃瓶,我火冒三丈,歇斯底里的开始大吼。

    我:知道这是什么吗?玻璃。扎破嗓子怎么办?这是谁带来的?

    小女孩:这是我的。(唯唯诺诺地说)

    我:(冲向小女孩大声说)带这个来学校干什么?

    小女孩不敢说了,开始沉默了,不论我再怎么问,她也不说了。看到小男孩的嘴唇还在流血,又担心里面会有玻璃残渣,于是拨打家长的电话,让家长带他去诊所看看,这样自己也安心。

    一场小小的风波虽然结束了,但是事情的缘由我并没有了解清楚,因为自己的咆哮,孩子沉默不语,孩子真正的想法我并不知道,一次失败的问题处理。倘若我以爱的方式耐心询问孩子,是不是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处理结果?

    关注小事,成就大事。班级的事儿没有小事,每一件事的背后都是教育的起源。作为班主任,要做到学生能做的事放手交给学生做,学生不能做的事教给学生做,教育学生眼里有活,心里有人,先学做人,后做学问。

    最后,不论处理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班主任的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or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