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我,高考失利,高中三年的努力和好运一道私奔,杳无音信。
是夜,我17年的宏图大志,败给了母亲的几滴眼泪。12项平行志愿前,添置了公费师范提前批志愿。
12天后的我,收到了一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院校录取通知书。祖母喃喃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由衷地笑着,眼角皱纹分明。
我心底的眼泪便顺着祖母眼角的沟壑曲曲折折地奔向未知的远方,只留下些叮咚作响的回音经久不绝。
入学的前一天,我趴在床上翻从前的手账和日记本,写时和看时的眼泪叠在一起,站起来整理已塞满习题集的书柜,把手叠的飞机模型扔进垃圾筐……
厚厚的笔记本的扉页写着“等我,北航”,尾页的字却潦草地恐只有我认得出它的模样——“勿怪,再见”。
那夜,高考备战以来,母亲第一次跨进我的房间,轻声说了句“对不起”。夜里我哭得很凶——因为我知道,那不是她的错。
几个月后,我拉着笨重的行李箱前往车站,一路上是聒噪的人群和分不清来自谁家的叮嘱。
迈进候车厅,耳边的喧嚷戛然而止,我回首望挤在门外的各式各样的亲友团,发现进厅口险被泪水淹没。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03030/9748a4f95c353fcb.jpg)
新环境里,大学的舍友们极好相处,北国春城的环境也意外地没有让我感到一丝不适。公费师范生的我过上了高中老师说过的大学生活,在不到20岁的年纪里享受着80岁退休干部的安逸。
睡觉睡到自然醒,洗手间水池里满是冲泡过的红枣和枸杞……就业压力为零的我们和非公费师范生们过着截然相反的生活。
母亲说,人生本来就没那么多大风大浪,等你到了我的年纪就会知道,有一份安稳的工作,顺利地就业、成家、结婚、生子是多么难得……
父亲说,并不是说选择了公费师范就代表你可以不努力,带着镣铐跳舞未必不是种奋斗的姿态,要知道,这种机会,很多人还求之不得……
阿姊说,你已经那么轻松了呀,多好,看看我现在,教资考研两边忙,还要面临教师行业这么大的竞争压力……
我知道他们说的都很对,可每每想到我17岁那年签的协议,还是难以相信我近十年的人生——安排得明白。对我一个满怀理想不懂现实的梦想家讲,相比时策的恩赐,倒更像,拿十年乃至更长的光阴给我的高考随葬。
17岁那年我的脑中,是儿时梦想,北航的文科试验班;是爱情,去一个和喜欢的人水平相当的学校;是朋友,和一路走来的伙伴,说好北京见;是声名,备考时期从未退步的我,想完成的巅峰之作;是生活态度,年轻的生命就该奔跑至死……
而大学初的我,只能拿着国家的补助买些飞行器模型,用些微不足道的成就自我满足,曾引以为豪的数学是学都不必学的,满眼踌躇满志换来舍友的“何必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03030/2e0197280afbaa9c.jpg)
在一度的萎靡和自我怀疑的水逆期过后,许是我自大的神经系统为了自保,适时地进行了自我麻痹,甚而对我的记忆又一次进行了做旧处理。我新的人生,好像从大一下才刚刚启程。
我无数次告诉自己外在的环境从来都不是一个人放弃自我努力的理由,所以,我去泡图书馆,看那些舍友口中这辈子都用不上的书;我去做志愿,做那些部分人口中毫无利益的“无用功”……我做了众多和我的就业、我的学业没有直接利益的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03030/7093e32ed2ec06b9.jpg)
理所当然的,我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失败,虽然没有一项能够跟我的17岁相比,但它们教会我的远比17年间我学到的要多得多。
我曾狂奔在夜雨里追被风吹走的主持稿;曾在院级辩论赛临场准备时发现忘带我的U盘;曾在各项比赛中因为紧张落败;曾拿着自己的业务能力狠狠地打过往学业成绩的脸……我体验过众多失败的不同侧面。
依尼采的标准而言,我其实是个生命力极其脆弱的人,也就是说,凡事都需要意义才能过活。
幸运的是,忙碌甚至尝试的一些自认无意义的事,让我渐渐找到了教育这一条道路上众多小惊喜,想象中被安排好的人生没有起伏——那是在扯淡。
我寝室的书桌上依旧摆着歼击机模型,但再不会勾起无尽的懊悔;手机里依旧存着喜欢的人的联系方式,但再也不会小心翼翼地尝试着联系;曾经以为会被高校的朋友瞧不起,收到自南大、北航邮来的往昔同窗的信后又深感惭愧……
![](https://img.haomeiwen.com/i22203030/b51fb9bd6c9ab43b.jpg)
现在的我,人生没有好到无以复加,却有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的不怀好意,并相信有足够的运气去遇见更多的人生确幸。
那年高考落跑,除了无助,没什么懊恼。悔过、遗憾过,但至少也爱过、奋斗过。现在的我,依旧有着新的大大小小的梦想,有想做的想尝试的新鲜事。
抱歉,高考,人生的可能没给我不堪的17岁陪葬,当年压的注也不是我生活的全部。
犹豫了很久要不要这届高考季过后再发,后来比起想做失意考生的微光,还是更想作为“过来人”分享感悟。对生活而言,心态远比未知重要,临考更是如此。
文科高三下备考期节选(成功同窗经验+落魄考生教训,仅供参考):
1.忌偏科,各科难易变化皆有可能,不要过于依仗优势学科分数
2.备考末期,将复习重心放在弱势学科上,提分空间大,攻坚克难效率低
3.别因为嫌多就不看笔记本和错题本,攒了三年不看血亏
4.高三下自行复习时间较多,要有自己的节奏
5.弄懂一个知识点远比做十套新题有用
写完惊觉话多,以后要努力适应“简”书风格 (ಥ_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