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肯恩行旅65

肯恩行旅65

作者: 快乐的学徒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22:25 被阅读0次

    肯恩行旅 65

    第六十五课 我唯一的任务就是上主赐我的任务。

    如果我们暗自认定「除了宽恕以外,我还有别的任务」,就该警觉自己已经落入某种防卫心态了。我们常会认为此生好似负有某些重要使命,比方说拯救世界、家庭、亲友、职业,或者成为奇迹名师等等。不论以哪一种形式呈现,其实都不是我们的任务也不可能来自上主。我们先前已经讨论过上主对人间的种种根本一无所知,祂给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忆起我们是祂的圣子;而要恢复这一记忆,也唯有宽恕一途。这正是本课的主旨。

    (1:1~2)今天的观念重申了你对救恩的承诺(发愿)。它同时提醒你这是你唯一的任务。

    请记得,所谓「救恩」,就是将自己从妄心中拯救出来,不再相信「我是对的,耶稣错了」。换句话说,它要解除一个根深柢固的信念:我是孤立自主的个体生命,为了解除咎由自取的痛苦,我不能不把责任推卸给其它人。

    (1:3)这两个观念显然是一个彻底承诺的必备条件。

    「这两个观念」,即是指「救恩的任务」以及「此外没有其它的任务」。耶稣要我们同时正视正负两种心态,亦即正面的「宽恕任务」之心态,以及负面的「相信自己还有其它任务」之心态。耶稣在随后的两句说得更为直截了当,他要我们时时警觉正念心境以及妄念心境这两种「任务观」。

    (1:4-5)只要你还珍惜其它的人生目的,救恩就不可能成为你的唯一目的。全然接受救恩为你的唯一任务,包含了两种承诺∶一是认清你的唯一任务就是得救,二是放弃你自行打造的其它目标。

    不言而喻的,人们总得先意识到自己心中隐藏着其它目标才有放弃它们的可能。耶稣的这段提醒不仅凸显出一个人的自我诚实是何等的重要,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挂虑只因我太容易被小我引诱而落入特殊性的陷阱。他在〈正文〉要我们求助于他的两段话里,曾经如此呼吁,现在,我们不妨再听一遍他的恳求:

    你不妨仔细看看自己究竟在求什么?你在这事上必须对自己非常诚实,我们之间不能有任何隐瞒。(T4.III.8:1)不妨把心自问一下,你有多少想法是上主想都想不到的,又有多少念头是上主愿你想而你不愿去想的?诚实地反省一下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自己该做而未做的一切;然后,改变你的心念,试着以上主的心态去想。(T4.IV.2:4-5)

    换一种说法,就是向真实的任务说「是」,同时向虚妄的任务说「不」。耶稣在〈正文>「最后一道未获答复的问题」。

    那一节中曾说:对那四个问题中的最后一个问题答复「是」之时,必然意味着「不是否」(T-21.VII.12)。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先正视小我对真理的「否定」,然后拒绝否定而说「不是否」。〈正文〉还有一句话,前面已经提过多次,大家应当耳熟能详了:因此,奇迹志工的任务便是帮忙否定他们对真理的否定。(T-12.II.1:5)

    显然的,这句话正是要我们看清,自己如何明目张胆同时又鬼鬼崇崇,意图为自己树立某种人生目标—一这才是我们投胎人间的真正企图。没有错,我们经常会往自己脸上贴金,认为此生负有什么高贵的任务。事实上,绝非如此!我们在此纯粹只是为了解除小我赋予我们的不高贵任务(也就是试图将自己的罪咎归罪他人,而无需为自己的感受与经历负责)。确实如此,解除小我的目的,成了宽恕的真正内涵,也是此生的任务;;此外,我们没有任何任务可言。

    (2:1)只有这样,你才能名副其实地跻身于人问救主的行列。

    耶稣在〈正文〉最后一章的最后一节「重新选择」里,一开始就要我们作一选择,究竟想要跻身于救主的行列,还是与弟兄一起堕入地狱?(T-31.VIII.1:5)此刻,他再次引用这个要点,就好似作曲家再度郑重推出交响乐前面的精彩旋律。

    (2:2-3)只有这样,你才可能真心说出:「我唯一的任务就是上主赐我的任务。」只有这样你才可能获得心灵的平安。

    请特别留意,在这小小的一段反复出现「只有,唯一」(only)一词,这个only是耶稣在整部课程经常使用的词汇,在此,他竟然一连用了三次。确实,除了宽恕,我们没有其它的任务;只有完成这一任务(也就是化解小我的虚妄任务),我们才可能找回心灵的平安。小我的任务总是离不开我这具身体在世上做了某些事,而这些经验只会让「失心之境」显得比什么都真实。

    〈教师指南〉有一段话在讨论愤怒时,为我们描述了借着宽怨而获享平安的过程,大意是:愤怒是由一具身体指向另一具身体,因而巩固了「失心之境」;唯有宽恕,方能引领我们回归自己的心灵,重享上主的平安:愤怒所在之处,上主的平安绝对无法进入,因愤怒必会抵制平安的来临。只要你还想为自己的愤怒寻找借口,不论以什么方式或在任何场合下,你等于公开宣告平安没有存在的意义;那么你必然也会相信它没有存在的可能。平安是不可能在这种心态中现身的。为此,宽恕成了你找回上主平安的先决条件。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宽恕所在之处,平安必会来临。(M-20.3:3-~7)

    圣灵的真理一向被覆盖在小我的防御措施之下,我们若想意识到他的真理,唯一的途径,就是下定决心抵制自己的愤怒,或是小我任何一种遮掩手法。

    (3:1~3)今天以及随后几天,记得腾出十至十五分钟来作「长式」的练习,它会帮你深入并接受这一观念的真实含意。今天的观念能够帮你挣脱自己心目中的困境会把你自行封锁的平安之门的钥匙放回你手中。

    除非先看到自已的困境,否则我们岂有挣脱的可能?「心目中的困境」这几个字,意味着这些困境并非真的存在,只是自己如此认定而已。为此脱身之道无他,就是意识到自己眼中的困境所反映的小我思想体系,然后在自已心内拒绝与它认同,如此,便不会受困于它了。这几句话再度重申了奇迹的第一原则-----奇迹没有难易之分。请记得,只要与耶稣一起正视心目中的困境,不难看清这些麻烦其实只是一堆烟幕弹,企图掩饰唯一真正的问题,亦即我们对分裂之境坚信不疑的那个信念。一旦看穿了它的内幕,心目中所有的困境就会瞬间消融这个问题,奇迹便能轻而易举地将它修正过来了。

    耶稣在第一百二十一课点出「宽恕是幸福的关键」。毫无疑问,幸福之钥就在我们自已手中,既不在耶稣或上主的手中,也不在《奇迹课程》的掌管下,更别提其它任何人了。这把钥匙就在我们手中,唯独我们具备了开启或关闭幸福之门的能力;我们的心灵究竟想要封锁圣灵的真理,或是揭发小我的谎言,全都操之在己。圣灵之门既然是我们关上的,自然只有我们才能重新开启。如今圣灵就在那扇门的背后等候着,但祂无法代替我们作此选择。

    在这段课文,耶稣特别叮嘱我们做「长式」练习,可见他多么寄望我们认真反省他每天给我们的观念。他在传述《奇迹课程》的初期,也曾经给予海伦与比尔类似的告诫:「好好地读这些笔记!」(《暂别永福》PP251~252)

    (3:4)它答复了你自太初之始即在探索的一切问题。

    「你自太初之始即在探索……」,句中的「你」,耶稣并非指我们心目中那个个体之我,而是上主之子的集体生命。万古以来,芸芸众生在所有存在层次所一心追寻的,不外乎幸福、平安,或最低限度的「不再受苦」罢了。然而不消说,如今我们一败涂地,甚至可以说,人类当前面临的苦难比起任何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个看法也是一种幻相。因为在幻的时空世界里,评比轻重高下,毫无意义可言,但对于活在幻境中的我们,感觉之中,种种苦难确实有程度之别。另一方面,表面看来我们似乎愈来愈懂得迎合小我,但其实自己心里也有数,这些自我保护措施愈来愈不灵光了,只好不断寻找离苦得乐的新手法。但终究可以确定的是,我们绝对找不到的,只因我们根本是在缘木求鱼。为此,我们须臾不可忘记宽恕属于心灵层次,并非发生在心外任何一处;它象征一种选择:表示我们松开了紧抓着小我的手,转而尊耶稣为师。

    一旦作出清明而正确的选择,这位新导师就会让我们明白,过去的探索之所以徒劳无功,只因我们死命地朝着真理与幸福不可能存在的地方追寻。一如耶稣在〈正文〉接近结尾之处所说的:

    真正的选择不属于幻相领域。世界无法为你提供那种选择。人问的道路只会将你导向失望、虚无与死亡。它好似给你种种选项,其实你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要企图逃避世上的问题。你当初就是因为不想解决问题而造出世界的。切勿被名堂繁多的人生途径混淆了眼目,它们都指向同一终点。….

    它们全通向死亡。….你若沿着一条与幸福背道而驰的路前行,怎么可能找到幸福?这种荒谬的路不可能是正道。…

    你若要达到某个目标,必须朝它的方向前进,断不可背道而驰。通往他方的路,岂能带你接近目的地?……你必须看清真正的选项,才可能作出真正的选择。(T-31.IV.2:18,11;7:14;,8:1)

    (4:1~2)如果可能,试着把「长式」练习安排在固定的时间。并且设法把这时间预先腾出来,然后尽量按照计划进行。

    前文已经提过,耶稣在某几课给予相当具体的引,比如说,他要我们安排固定的练习时段但随后又会提醒:「这类安排并非一成不变的。」言下之意,其实是在暗示我们的心灵严重缺乏锻炼,重新启动选择能力必会让心灵仓惶失措。如果不安排固定的操练时段,排山倒海而来的恐惧肯定会让心灵更加举棋不定,难以重新选择,使得〈练习手册〉效果不彰。

    无论如何,这些外在的规范的确有助于我们「内化」耶稣的教诲,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随时想起他以及他的讯息。

    一旦我们给予自己一些规范,很快会看到自己不但常常忘记长式练习,还会找尽借口,或者干脆否认内在的恐惧。可以说这正是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抗拒有多深的大好机会。后文还会深入探讨这种抗拒心态。

    (4:3)(这一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在一天中能为上主保留一段时间,正如你会为世间无谓追逐的琐碎目标而腾出时间一样。

    请看看,耶稣并没有要我们放弃「无谓的追逐」或「琐碎的目标」;反之,他会说:「你可以保留它们,但也请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帮你安排今天的日子。这回不妨投入十分钟,下次再花十分钟,下下次就投入二十分钟。只要事先安排妥当。你就不用放弃自己之所好,同时每天还能想起我,让我与你共度一段时光。」他对我们的要求在不多,我们也应效法他的宽容,态度明确而坚定,温柔又有耐心,来对待彼此以及对待自己。真理不会硬敲我们的头,它会透过虚幻的日子以及我们之所好,提醒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事。容我再提醒一次,〈正文〉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就是圣灵不会剥夺人间的特殊关系,祂只会加以转化(T-17IV2:3)。

    (4:4)你的心灵需要这种长程的锻炼,如此,圣灵才能藉此机会持续不断地与你分享祂的目标。

    耶稣再三提到我们极度需要这种锻炼的过程。这种长程的锻炼愈到后面规范愈少,然而在现阶段,这类规范极其重要。倘若我们认为自己不需要任何规范,反倒透露了小我的傲慢。

    (5)在「长式」练习中,先温习一下今天的观念。然后闭起眼晴,向自己复诵一遍,留意一下自己心里所浮现的念头。开始时,不要只注意与今天观念相关的念头。而应努力觉察每个让你分心的杂念。留意浮现脑海的每个念头尽量不要插手干预或为它操心,只是观察它的起落,且这样告诉自己这个念头意图阻挠我接纳自己的唯一任务。

    请注意,耶稣明确告诉我们,我们的任务就是看住小我的念头,因为正是这些念头令我们忘了当天的课题,因此,练习的焦点即是好好看住这些念头,它们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一段如此强调省察起心动念(觉察),不只呼应了前面几课的主旨同时也再次提醒我们务必恒常地练习。唯有警觉这些念头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真正将它们带到耶稣的爱中,逐一化解。如此清除每个妄念、每个障碍,,接受自己的真实身分,正是我们唯一任务。请记住·:观看(觉察)之时,尽可能放下焦虑、内疚或判断,我们才不会赋予这些念头任何力量,否则反而助长了小我的势力。

    (6:1-2)过一会儿,干扰的杂念就会愈来愈少了。不妨再延长一两分钟,试着捕捉几个你以前不曾留意的杂念;但也不用绞尽脑汁或勉为其难。

    耶稣要我们特别留意这类无谓的杂念,尽管它们飘忽不定,难以捉摸。重要的是,我们真的有心让它们曝光现形,因为这一用心适足以反映出我们小小的愿心,诚如耶稣在〈正文〉所说,圣灵的疗愈就是靠我们这一点愿心(T18.IV,V)。至此,重头戏终于上场了:

    (6:3~4)然后向自己说:愿我的真正任务铭刻在我清净的心灵上。

    是的,我们的工作就是净化自己的心灵,这是《奇迹课程》一再重审的要旨。长期以来,,我们的心灵淤塞了种种念头——分裂、罪咎、攻击、痛苦、快慰、特殊性、傲慢与死亡之念,这些淤塞日久的废物严重遮蔽了人心中昭然若揭的救赎。净化心灵的途径,,就是高度警觉却不带任何批判地留意(觉察)自己的无谓杂念,并且明白那是自己存心推开耶稣的爱而作出的选择。因此,我们的任务不过是「选择」清除淤塞心内的废物,让那隐身于后的大爱照射进来而大放光明。

    (6:5)你不用拘泥于上述的字眼,只需重申你甘愿让真理来取代那虚幻的目标即可。

    再说一次,如何「让真理取代虚幻的目标」不是我们的事,那是耶稣的工作,我们的任务只是重审我们的「心愿」,甘愿把小我的幻相带到他那儿去,,这正是耶稣在此寄于我们的小小愿心。透过这个愿心,让真正的宽恕任务来取代我们的「虚幻目标」,也就是接受他的光明来修正我们的阴森错误。请记得,这点小小愿心,始终是耶稣对我们一贯的诉求。

    (7)最后,再复诵一遍今天的观念,剩余的练习时问可把心思集中于这观念对你的重要性,以及你的解脱,只要你肯接受这一观念会彻底化解你的冲突;同时再反观一下你对救恩真正渴望到什么程度,不必理会那些老在你心里唱反调的无聊念头,无可否认的,我们终日忙着透过外在作为来解决内心的冲突,而不得不牺牲他人的利益,因此认定世界本来就是利害冲突之地,自己的利益与他人的福有如鱼与熊掌,根本不可兼得。其实,在人生梦境里,真正的冲突只有一种,就是小我费圣灵在心灵内的矛盾。当然,究竟说来这也是幻相,但这个矛盾却成了我们需要面对的唯一问题:「我究竟要拜小我还是耶稣为师?

    不论我们心目中所相信的救恩多么荒诞无稽,耶稣仍然心想要激发我们对救恩的渴望,因此,他要我们练习时特别留意救恩在我们心目中会以什么疯狂愚昧的途径降临,并且比较下自以为会带来幸福之物,以及真正的幸福之源两者的不同之处。

    前文提过,我们的任务就是活得幸福快乐,这个观点会在下一课深人讨论。此刻,先来一探「不幸福、不快乐」的究竟。平心而言,我们都渴望幸福快乐,但问题就卡在小我的傲慢上,因为我们老是自以为知道什么才是幸福,然而,「谦逊」则会提醒我们:「我们真的不知道怎样才会幸福,但活在我们内的那一位,祂知道。」针对这点,〈正文〉在「苦乐不分」(T-7X)以及「禁锢与自由之别」(T-8Ⅱ)这两节可说是观点一致地点醒我们,其中,尤以下面这段最具代表性:

    圣灵引导你,只是想让你少受一点儿苦。任何人只要看清了祂的目的,没有人会反对的。问题不在于圣灵所说的究竟是对还是错,而在于你是否想要聆听祂的话。你早已搞不清什么是苦了,正如你已搞不清什么是乐了,你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圣灵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你分辨两者的不同。令你喜悦之事对小我可能苦不堪言,只要你对自己的真相心存疑惑,苦乐对你就会变得混淆不清。(T-7.X.3:1~6)

    我们已经说过,圣灵会教你分辨痛苦与喜悦的不同这与教你分辨禁锢与自由其实是同一回事。若非圣灵,你根本无法分辨两者的不同,因为你一直在教自己:禁锢等于自由。你既已相信它们是同一回事了,还能认出两者的不同吗?你又怎能期待遇去教你相信它们原是同一回事的那一部分心灵,回头教你分辨两者的差异?(T-8.II.5)

    (8)每小时至少作一次「短式」练习,也可用下列形式发挥今天的观念:我唯一的任务就是上主赐我的任务。此外,我一概不要,,也一概不取(一无所得)。

    练习时不妨闭起眼睛,偶尔睁开环顾一下四周。只要你全心接纳今天的观念,你此刻所见的一切就会焕然一新。

    我们又再次看到睁眼及闭眼的提示了,充分反映出「观念离不开它的源头」的道理。小我纵然想尽办法把种种念头投射成有形可见的外在世界(故睁眼练习);然而,那些念头依然留在我们心内(故闭眼练习)。因此才说只要改变自己的想法,所见之外境也会随之彻底改变,道理即在于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肯恩行旅6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tt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