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喜欢过情人节。西方的情人节是2月14日,而我们中国的情人节,现在据说是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也有说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多少有些牵强附会。但在先秦却有货真价实的真正的情人节,那就是三月三。
《诗经·郑风·溱洧》就是对三月三的生动描写:“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这和西方情人节送玫瑰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月三,溱河和洧河迎来了桃花汛,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奔向河边,爱情和春情一起疯长。岸上青草茂密,枝头鸟鸣啾啾,金色的阳光铺洒下来,叫人春心荡漾。河边,已然热闹如集市,男男女女,往来如织,人人手拿兰草和芍药,开心地说着笑着,将春天清爽的空气搅动得欢腾起来。她看到了他,心一动,也不做任何掩饰,这个日子,谁都可以恣情任性。她直直地上前问:“哎,去那边看看好么?”他傻傻地回答:“已经去过了。”她一下就喜欢上了他那傻样,调皮地说:“那就再去看一看呗!”他们一路笑闹,回到水边,互赠芍药。这就是那个时代情人节的欢娱,无数的“士与女”互赠芍药,心领神会,定情嬉戏。
三月三又叫上巳节,是古时举行“祓除畔浴”和求子活动的重要节日,是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这种活动远在殷商或更早就已经形成了规模或定制,官府还专门设置女巫之职进行主持,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畔浴。”什么是“祓除”呢?“祓除”,也叫“祓禊”,就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因此在先秦时,这个日子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其作用与其说是驱邪避灾,还不如说是去洗越冬后的第一次澡,去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去踏春郊游、享受春天的快乐。
因此,三月三实际上是古人迎接春天的狂欢节日。3月初的天气正好是万物复苏、草木萌动、嫩芽转绿、百花齐放、春意盎然的时候,适合人们开展各类活动,包括人也恢复了生机和活力,是繁衍后代的最好时节。“祓除畔浴”之后做什么呢?踏青出游,求偶交配,乃至“野合”。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二月就开始这个活动了,三月三过节时应是最高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我们的文化圣人孔子就是野合而生,可见此风之盛。
先秦的时候,虽有礼教,但却不像宋以后的礼教对妇女那样苛刻限制,那时候的女人行动自由,世风开化,男女自然接触,行为大胆。《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说:“舒而脱脱兮,无使我帨兮,无使尨也吠。”(动作慢点、轻点,别动我的围巾,别把狗弄叫了。)是嬉戏,是玩笑,是挑逗,是调情,自由而暧昧。《诗经·邶风·静女》说:“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多么浪漫悠闲的爱情游戏。《诗经·鄘风·桑中》说:“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多么自由自在的爱情。《诗经·郑风·山有扶苏》说:“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女友戏谑男友不亚于现代。《诗经·郑风·野有蔓草》说:“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邂逅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吧,一见钟情古已有之。在“诗经”里,这样直接描写男女接触和爱情的诗句数不胜数。
不过,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三月三逐步演变成了祭奠女娲庙和妇女们在河边求子的风俗。这样的传统一直影响到唐宋。杜甫《丽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遗憾的是,三月三的风俗到唐以后随着礼教的畸形发展而逐渐消逝,只是春游和祭祀的习俗融入到了清明节中。
现在,我们也还经常唱到一首经典歌曲:“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如今每逢春风暖,常念三月三,还有画着小鸟的风筝,和那小伙伴”,多少还遗留着古人情人节的余韵。
常念三月三,我们中国消逝了的情人节。
附:
一、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
方涣涣兮。
士与女,
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
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芍药。
溱与洧,
浏其清矣。
士与女,
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
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
伊其将谑,
赠之以芍药。
二、诗经·召南·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
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
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
野有死鹿。
白茅纯束,
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
无使我帨兮,
无使尨也吠。
三、诗经·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
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
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白茅归荑,
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
美人之贻。
四、诗经·鄘风·桑中
爰采唐矣,
沬之乡矣。
云谁之思,
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
沬之北矣。
云谁之思,
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
沬之东矣。
云谁之思,
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
要我乎上宫,
送我乎淇之上矣。
五、诗经·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
不见子都,
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
隰有游龙,
不见子充,
乃见狡童。
六、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
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
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
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
与子皆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