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奋斗者都渴望成功,可是就像周华健在那首《真心英雄》的歌中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别,并不在于出发时的热血沸腾,而在于能否咬着牙关,坚持走完那一段人生的“荒漠期”。
前些时,我加入一个写作网校学习。校长陈清贫是著名期刊《知音》杂志的资深编辑、作者。他写的游记《我在朝鲜的三日三夜》,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在凤凰网获得1000万+的点击量,在“谷歌”的搜索条目曾达到创纪录的440万条。他的博客,力超韩寒,范冰冰,徐静蕾,孔庆东等大腕儿,战胜两千万选手连夺两届博客大赛的冠军。他的长篇科幻小说《玛雅星空》,在新浪第三届原创文学大赛中获得全国科幻盟主称号。他创办的千人写作网校,十年来桃李遍及海内外,其中不乏在文学界崭露头角,成名出书的新秀。更为不可思议的是,陈清贫作为一名弃武从文的转业军人,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后,提出了轰动国际天文学界的“行星撞毁说”,其理论被国内外书刊广泛收录并已经入选全国地理教案!
这样炫目的一系列成就摆在这里,你也许会觉得,陈清贫一路走来,毕竟是鲜花和掌声相随。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陈清贫的成功之路,不仅坎坷曲折,甚至伴随着数不清的冷嘲热讽。
上学期间,有一次陈清贫收到编辑部退稿后,他的语文老师不仅当面讥讽他好高骛远,还出了一个作文题《从记叙文到科幻小说》,号召全班同学嘲弄他:“走路还没学会,就迫不及待想跑。”无地自容,芒刺在背的少年陈清贫差点从教学楼上跳下去。
陈清贫的父亲更干脆,把他的100多篇小说稿直接一把火烧了。
自初中时起,陈清贫历经20余年孤独探索,终于完成“行星撞毁说”的论文。可是当他请最好的朋友来庆祝时,朋友却戏谑地摸着他的额头说:“哥们,一会儿早点休息,明天早上烧就退了!”在北京天文台的论文答辩会上,也有专家说他是一派胡言,狗屁不通。
一个人的目标越远大,他在奋斗途中越容易被人讥讽,越难得到认同。当大家都习惯于平淡无奇的生活时,谁肯轻易相信,就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能产生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呢!
没有一朵鲜花一颗果实,不是在风雨里浇灌出来的。孤独前行的日子里,你需要一种内心坚定的力量,支撑自己走过人生的“荒漠期”。
就像一首诗里写的那样:“诗人要肥得像熊或土拔鼠一样,靠自身的能量维持生命,蛰伏在这个世界上,直到春天到来!”
不惟诗人,每一个追求卓越的人,都离不开这种灵魂深处强大的“能量”,帮自己度过生命的寒冬,抵达理想的彼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