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发现班上的小倩同学有奇怪的举动,那就是每天第一二节课都睡觉,天气那么冷,真担心睡着后会感冒。电话联系她的妈妈说在家还是比较早睡,早上也不会特别早起来。那为什么第一节课还会那么困呢?
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跟她聊聊,她告诉我,这段时间也是跟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住,并没有像以前一样只是跟着爷爷奶奶住。这对孩子来说,是幸福的事。这样我就放心多了,但是最后我与她约定,早上尽量不睡觉,认真参与课堂。
可是,那天的第二天,我看见小倩很想不睡,可是眼睛还是忍不住的往下掉,我看着这个样子,也没忍心叫她,让她睡一会可能会更认真听后面的课。我猜还是两种情况,一是晚上玩了手机什么的,很晚睡;二是早上起得特别早,到了上课这个点就特别困。
我们读书社前几天在共读《给教师的建议》中的《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一章节,说到对待后进生,最好的办法不是给他们补课,而是给孩子合适的书单,让他们大量阅读。我就想,那这都是苏霍姆林斯基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得到的结论,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我们的领导包括周围大家的想法,想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都在说要补课,要一对一地指导,从最基础开始补。大家都一致认为,只有把孩子们不会的教会,就能跟上的大家的脚步,就能爱上学习了,就能自己学习了。
可是,我要说可是,这个补,何时才能达到自己可以学的程度?我们每天都有新的内容在学,那些后进生这些新东西没有认真学,之前的都不会,又要一课一课的补,这样不就是没有个头了吗?也就是没有补完的时候。
所以,如何才不会掉入这个补不完的课的怪圈呢?只有唯一的办法,那就是让孩子学会学习,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自己会主动听课,主动思考,主动认真完成作业。只有有了这样的内驱力,这样的理解力,才不用一直补一直补。
这样思考,我就做出大胆的想法,对于那些考不及格的学生,是不是可以利用每天的一节延时的时间,给他们读故事,坚持一两年,丰富他们的智力背景,也就是提升他们的学习力。同时,每天再花时间,反馈当天的学习,强化当天的学习内容,不会的当天消化,我想这样是不是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成绩。
这样想来,我马上叫来了小倩和另外一位考了10分的孩子,开始给他们讲绘本故事,我要尝试用阅读来改变一个孩子的方法。重要的是我要坚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