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往昔物品时,看到一篇我15岁时写下的日记。
那天的日记中写到:
“今日一事忽然令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则古代故事。
话说战国时期有两个人乘船渡江逃避战乱,船只刚驶离岸边不远,有一人于岸边呼喊求救,恳求搭船。
船上两人对此产生意见分歧,甲不同意返回接人,说如有意外将会危及全船,乙却说于人方便,搭乘一下也无妨,便令人将船只摇了回去,尚未靠岸之际,却见岸边不远处有一股官兵正向此奔来并呼喊着捉拿岸边之人。
开始同意载人的乙,见状唯恐自身被牵连,于是改变主意,意欲让船夫掉头离开。这时甲却坚决地说道,既然你初始答应了别人,就一定要做到。并将船迅速摇到岸边,将呼救之人搭载上船,最终全船脱离险境,平安抵岸。
后人对两人行为各有评议,未有定论。
甲乙两人比较而言,我更倾向于最终践诺救人的那一个。
开始同意的人,在不影响个人利益的情况下保持一副慈悲面孔,然而一旦情况发生变化可能危及自身利益时,就立刻改弦易辙,放弃自己当初的主张和承诺,这种作为我断难赞同。
初始有异议的人,虽然在开始保持拒绝态度,但只要答应了对方,那么即使是在生死时刻,也仍要坚定履行对别人许下的诺言。
这也是我待人对事的态度:对人,要么不承诺,既然承诺了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去履行,越是危难的时刻越要如此;对事,要么不做,一旦决定做了,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在个人的能力范围内争取做到最好。
当然,如果甲乙两者能够结合起来应是最为完美的行为,只是人无全人。
不过我想,只要做事待人时能够扬长避短,多发挥我们的善良和优点,那就可以带给别人更多的帮助和温暖。“
读完这篇日记,不禁微微地笑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在甲乙两人的态度与行为选择上,还是会选择临危救人的那一个人。
看来自己为人行事的基本取向,在15岁那年就已经奠定下基石。岁月更迭磨砺,自己内心深处择友做人的基本原则却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改变过。
只是不知那天,究竟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会让15岁的我想起这则故事并写下这样的一篇日记呢?(15岁就想这么深沉的问题,也替那时的自己感到累累的呢,哈哈)这个恐怕永远都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