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中情缘6八百秦兵葬身黄河

关中情缘6八百秦兵葬身黄河

作者: 丁香姑娘寻梦 | 来源:发表于2018-07-07 20:56 被阅读39次

        1938年7月,一支由3万陕西“冷娃”为主力的队伍夜渡黄河,开进了黄河北岸的中条山。李成武和秦枫就在这支队伍里。

      这支军队由原杨虎城将军旧部十七路军第38军、96军和川军第47军改编的第四集团军,防守中条山西部的平陆、芮城地区。

      1938年8月到1939年3月间,第四集团军的将士曾5次粉碎日军对条西地区的疯狂“扫荡”,巩固了中条防线,保卫了中条山人民的安全,获得中条山人民的赞誉。可日军视第四集团军为中条山的“盲肠”,必欲除之而后快。

      于是,继1939年“三二九”大扫荡之后,6月上旬,日军再次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六六”战役。这次日军使用的兵力有:牛岛实常第二十师团的4个联队,前田治第三十七师团的1个联队,第二十八骑兵联队,并配有野炮第二十六联队,山炮第一联队,共3万余人。在山口集成飞行队30多架飞机的支援下,兵分9路,由芮城县的陌南镇到平陆县的张店四州山等地,构成一个半孤形包围圈,向第四集团军阵地实施了全线进攻。日军此次作战的目的,是要将“第四集团军所属的第三十八军、第九十六军歼灭于芮城以东茅津渡以西地区,同时以山炮30门炸毁陇海路灵宝铁桥,彻底破坏陇海线之运输”。

      第四集团军防地北面是连绵起伏的中条山脊,南面是天险黄河,北高南低,处处深沟巨壑,2万多人的部队在这个狭长地带,面山背水,很少回旋余地,地形十分不利;同时,中国守军战线长达60华里,仅有2.6万人防守,而敌人达3万余人。

      “六六”战役,进行了半个月,这是第四集团军在中条山进行的最大的也是最惨烈的一次战役,我军伤亡及失踪官兵达8800余人,日军伤亡约5000多人。此次战役粉碎日军对中条山的大规模进攻,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成功的。战后,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到中条山巡视,称颂第三十八军是“中条山的铁柱子”。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令杨虎城“出洋考察”,实际上是消去了他的军队指挥权。为了分化瓦解由杨虎城将军一手创建的国民革命军十七路军,蒋介石将这支主要由“陕军”组成的武装力量,改编为31军团,任命杨虎城将军的心腹爱将,38军军长孙蔚如为军团长。所属部队除被蒋鼎文扣下、以后再未归还的一个旅外,全部离陕东渡,开赴晋西南抗日第一线,以坚守中条山,保卫黄河安全为任务。蒋介石严令孙蔚如,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退过黄河,拼命死守。不久,又将31军团改为第四集团军,孙蔚如任总司令。这支部队里,有3万将士是陕西人,多数都是十七八岁的年轻人,陕西方言称作“冷娃”。他们血气方刚,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表现出陕西“冷娃”不怕牺牲的那股“冷”劲儿。

      自1938年7月至1940年10月,第四集团军仅以三万多人先后粉碎了日寇11次对中条山的大扫荡,他们在中条山前赴后继英勇牺牲了两万多人。在11次反扫荡中的“六六战役”中,177师新兵团有800多名三秦壮士弹尽粮绝,被日军逼上黄河崖边,他们高呼口号,吼着秦腔,集体跳崖,全部壮烈牺牲,无一人投降被俘。

      就是这样一支以3万多名“陕西冷娃”为核心,装备低劣的,所谓的“叛军”,面对敌人装备精良,有飞机大炮的掩护,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以阵亡两万七千人的惨痛的代价,把十余万日军阻隔在了中条山一带,稳住了整个西北,甚至整个中国的战局,日军视其为中国战区的“盲肠”。在11次反扫荡中的望原会战中,孙蔚如、赵寿山将军谢绝一战区建议避敌退却的主张,率部主动抗战,在缺乏侧翼掩护孤军对敌的状况下仍取得了望原大捷。

      李成武和秦枫就在这八百人之中,他们弹尽粮绝,没有武器,他们就和日军展开激烈的肉搏,面对黑压压冲上来的日军。李成武和秦枫他们面对涛涛的黄河水,一跃而下,陕西新兵团八百娃娃就这样葬身于黄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中情缘6八百秦兵葬身黄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dzg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