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学习《思考致富》,明确自己的追求和目标。为自己,为家人,也为大家。自问:有什么区别吗?好像没有哦!

今天是周四。
因为所教的学生这两天都在参加会考,所以一直没有上课。
早晨五点起床,送媳妇儿到火车站。
她要去出差。
之后,我回家接着又睡了个懒觉。
中午和好朋友一块吃饭。
下午我一个人在“清幽茶舍”,抄写我的《思考致富》。
这个“清幽茶舍”,是好朋友老高他们几个人众筹组建的,目的就是纯玩呢。
非盈利性质的喝茶的地方。
我一个人在这里,抄书,写文章,很惬意。
门前就是南环路,车来车往的。但我并不觉得喧闹,因为外面的一切,与我无关。
一个人,喝着自己泡的茶,抄写着自己喜爱的书,挺好。

今天,只抄写了半页的内容,我就决定停下来了。
因为我遇见了自己喜欢的句段。
我把它摘录如下:
“对于一个人到底能取得多大成就的观念,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人已经形成了只从自己的角度看待生活的习惯,他就会犯这样的错误,把自己的局限看作是评判是非的合理尺度。”
我太喜欢最末的这句话了。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人确实是容易犯这样子的错误的,即“把自己的局限看作是评判是非的合理尺度”。
我想起老高弄这个“清幽茶舍”。单位的很多同事,见到老高,忍不住会评判道:“高老师,你是不是神经了?是不是傻了?为什么自己出钱在外面租个房子喝茶呀?!”
老高后来都懒得解释了。
反正解释了也没用。
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地会这样,把自己的局限看作是评判是非的合理尺度。
希尔在这句话前面还提到,对于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就的观念,也是一样的道理。
确实如此。
人们往往拿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局限,去评判别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比如,你是一个工薪阶层,如果你告诉别人,或者告诉周围的同事以及好朋友,你有一个很远大的追求与目标,他们大部分都会说你“不切实际”或者是“你吹牛吧!”等等。
这其实,就是在把他们自己的局限当作是评判是非的合理尺度。
那么,真正的问题是:面对生活,我们真的是无法评判的!
即使你愿意评判,你也是评判不准确的。
因为,你只能从自己的局限,从局限的自己出发,来评判眼前的一个个未知的对象。
所以,我们最合理的做法就是,不评判,或者是少评判。
做自己该做的事,活自己想要的生活。
允许别人做他自己,也允许自己做真正的自己。

另外一个问题是,如果自己成为了他人评判的对象了,怎么办?
很简单,顺其自然。
我们聚焦自己的目标与追求,只做自己该做的事,想做的事。
原因如下:
首先,我们可以做到不评判,但是,我们是挡不住别人的评判的。
既然这个是一个常态化的问题,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不管面对的是肯定的声音,还是否定的声音,都要学着说“谢谢”!毕竟,都是对我们的一种关注!
其次,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评判,永远学会做到活自己。
别人只是评判,他人又代替不了自己。
我们不能活在别人的嘴里,而要活在自己的心里。
最后,把一切声音,都当做成就自己的声音。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借人之智,成就自己呢!
所以,任何的评判,我们都要经过自己的过滤,按照自己的步伐,走向自己的目标。
不用担心错过什么。
因为,我们有一个最好的法宝:感觉!
感觉最不欺骗我们了,它是我们灵魂的呼唤,我们听从它的指引就可以了。
总之,面对生活,我们是无法评判的。所以,给自己树立一个追求的目标,走自己的路吧!在这旅程之中,我们不评判,不庸人自扰,也不畏惧他人对自己的评判,勇敢地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