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新序》卷5杂事5诗解3宁戚饭牛桓公举贤权用其长五往得见小臣稷文侯礼段干木秦不赶攻魏
题文诗:
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乃为商旅,
赁车适齐,暮宿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
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
饭牛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调歌.
桓公闻之,执仆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
命后车载.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曰赐,
衣冠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合,境内明日,
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
臣争之曰:客卫人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
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桓公曰否,
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忘其,人之大美,
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
权用其长.逐举而大,用授为卿.此举当也,
桓公得之,所以霸也.齐桓公昔,见小臣稷,
一日三至,不得其见,从者乃曰:万乘之主,
见布衣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止矣.
桓公曰否,傲爵禄士,固轻其主;傲霸王主,
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
五往得见.天下闻之,曰桓公犹,下布衣士,
况国君乎?于是诸侯,相率而朝,摩有不至.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其,仆曰何故?
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段干木盖,贤者也吾,
安敢不轼?且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
寡人也吾,安敢高之?段干木光,乎德寡人,
光乎地也;段富乎义,吾富乎财.地不如德,
财不如义.吾当事之.文侯遂致,禄百万而,
时往问之,国人皆喜,相与诵曰:吾君好正,
段木之敬;吾思好忠,干木之隆.居无几何,
秦欲攻魏,司马唐且,谏秦君曰:段干木贤,
者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秦君以为,然乃案兵,辍不攻魏.文侯可谓,
善用兵矣.夫君子善,用兵也者,不见其形,
而攻已成,其此之谓.野人用兵,鼓声似雷,
号呼动天,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
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已,量于泽矣,
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离仁义远.
【原文】 宁戚[428] 欲干[429] 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430] ,于是为商旅[431] 赁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432] 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宁戚饭牛[433] 于车下,击牛角,疾商歌[434] 。桓公闻之,曰:“异哉此歌者, 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宁戚见,说桓公以全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悦,将任之,而群臣争之,日:“客卫人,去齐不远,不若使人问人,而贤也,用之未晚也。”桓公日: “不然。问之恐有小恶,以其小恶,忘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而授之以为卿。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成霸也。”【译文】
宁戚想投靠齐桓公并为之效力,但因穷困而没有办法自我进荐,于是他便给流动商人赶车,因而到了齐国。夜晚在外城的大门外住宿。当时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间打开了城门,派人叫赶车的雇工回避,宁戚当时正在车下喂牛吃草,看见齐桓公就敲打着牛角,激切地唱起凄凉的商调歌曲。桓公听到歌声,说:“奇怪!这位唱歌的人,不是个平常的人啊!”便命令后面的车子载上宁戚。桓公回来之后,宁戚就前来进见,劝齐桓公统一国内的领土。 第二天又进见,又劝齐桓公去称霸天下。桓公听了非常高兴,打算任用他。一些大臣们却产生了争议,说:“这位客人是卫国人,离齐国并不太远,不如先派人去查问清楚,如果真的是贤人的话,再任命他也不晚。”桓公说:“ 不可这样。如果派人去查问的话, 恐怕他会有些小缺点;因为他的小缺点,而忘记人家的大优点,这是一个国君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况且,人本来就难以十全十美,只需重用他的长处即可。”遂即提拔重用宁戚,授他为卿。由于此举得当,桓公得到了贤士,所以他后来成就了霸业。【注释】
[428]宁戚:姬姓,宁氏,名戚,中国春秋时期卫国人,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宁戚仕齐期间,经常到齐国东部活动,组织民众发展农耕,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辞世后被人们安葬在胶水东岸( 今平度马戈庄镇境内)。[429] 干: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430]自进: 谓不经荐举,自谋仕进。[431] 商旅:行商;流动的商人。[432]郭门:外城的门。[433]饭牛:喂牛。[434]商歌:悲凉的歌。商声凄凉悲切,故称。后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原文】
齐桓公见小臣稷[435] ,一日三至,不得见。从者曰:“万乘 [436] 之主,见布衣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 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437] 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日:“桓公犹 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438] 而朝,摩有不至。【注释】
[435]小臣稷:齐桓公时的隐士。
[436]万乘:指帝王。[437]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
【译文】
齐桓公去拜访小臣稷,一天当中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随从的人员说:“ 拥有万乘兵车的大国国君,拜见-一个平民百姓,一天去了三次都不能见到,这也可以就此作罢了。”齐桓公说:“不是这样。 士人当中那些轻视官爵和俸禄的,当然就会轻视国君:如果国君轻视成就霸业之道,也就会轻视士人。纵然这位先生轻视官爵和俸禄,而我怎么敢轻视成就霸业之道
呢?”齐桓公直到第五次拜访,才见到小臣稷。天下的诸侯听到这件事,都说:“ 齐桓公对平民百姓都能屈身去见,何况对国君呢?”因此,天下诸侯都相继朝见桓公,没有不来的。【原文】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439] 而轼[440] ,其仆日:“君何为轼? ”日:“此非段干木之闾与? 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且(补缺:吾闻段干木未尝肯以己易寡人也,吾安敢高之?)段干木光于德,寡人光于地;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地不如德,财不如义。寡人当事之者也。”遂致禄百万,而时间(应为:时往问)之,国人皆喜。(补缺:遂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国人皆喜,相与诵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思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而欲攻魏。司马唐且[441] 谏秦君曰:“段干木, 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442] 不可加乎兵?”秦君以为然,乃案兵[443] 而辍,不攻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夫君子之用兵也,莫见其形而功己成,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444] 充天,流矢[445] 如雨,扶伤[446]举死,履肠[447] 涉血[448] ,无罪之民,其死者已量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
【译文】
魏文侯经过段干木住的巷子大门时,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上施以敬礼,他的仆人就问:“ 国君为什么要伏轼致敬?”魏文侯说:“这不是段干木住的那条街道吗?段干木是位贤德之士,我怎么敢不俯身行礼呢?况且,段干木因德行高尚而荣光,我只因国土广阔而荣光;段干木富有的是道义,我富有的仅仅是钱财。土地不如德行,钱财不如道义,我应当向他学习才对。”于是给段干木送去薪俸百万,经常向他请教,魏国人民都很高兴。过了不久,秦国起兵想要攻打魏国,司马唐且规谏秦国国君说:“段干木是位贤德之士, 而魏文侯非常礼遇他,天下无人不知,不可以发兵去攻打它。”秦国国君认为此话有理,于是就屯兵不动,撤销了计划,不再攻打魏国。魏文侯可以说是善于用兵的人了。凡是有德行的君子用兵,未见其有所表露,而大功己告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些野蛮之人用兵,打鼓的声音大得就像雷响,喊杀声震天动地,尘土满天飞扬,乱飞的箭就像下雨一般;扶持伤患,抬运死者,踩着死者的肠子,趟过满地的血水;无辜的老百姓,其战死者足以填平一-大片洼地。但是国家的存亡、国君的死活,还不得而知,这离仁义之道也就远了。
【注释】
[438]相率:相继; 一个接-一个。[439]闾:古时二十五家为闾。这里指里巷的大门。[440]轼:古代设在车箱前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木。这里指伏轼致敬。[441]司马唐且:《淮南子 ●修务训》作司马庾,注云:“庾, 秦大夫也,或作唐。”《群书拾补》云:“吕氏(春秋)无且字,淮南修务训注云:‘庾, 秦大夫也。或作唐。’唐且是魏人,此在秦者,非其人也。古今人表有司马庾。”[442]无乃:亦作“无酒”,相当于“莫非”、“ 恐怕是”,表示委婉测度的语气。[443]案兵:止兵,屯兵不动。
[444] 尘气:犹尘雾,烟尘。[445]流矢:乱” 飞或无端飞来的箭。[446]扶伤:谓扶助受伤的人。[447] 履肠:形容死人之多。[448] 涉血:形容血流遍地,流血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