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英雄》———浅谈宇文成都

作者: 艾擎 | 来源:发表于2021-11-24 12:17 被阅读0次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隋朝末年,无数次出战,成都自知此一去,生死无卜。金戈铁马出战去,马革裹尸还。

还,都没有还处,国将破,落叶不能归根。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看今朝,风雨飘摇,赤诚忠心未曾褪变。

成都是英雄,真英雄。

不是盛世里披荆斩棘者叫做英雄,而是乱世里仍能赤诚忠心者才叫英雄。

若说瓦岗众人,是英雄,救民于水火;若说反王,各自为战,没有错;若说李家,背弃昏君,开创盛世,万人敬仰。

但这其中,没有一个人有资格说成都是错的。

风雨飘摇之际,他守护王朝,忠心护主。几十万军马当前,他孤军奋战,以死卫国。

试问,天下其他“英雄”,哪一个能做到如他这般?

他们不过是以“拯救天下”为名,各自为战,就为了那一身龙袍,为了那一块玉石,他们失了真正的“英雄气”,却还趾高气昂地站在正义的制高点指责成都,殊不知他们自己本身的行为都已让旁观人看得清清楚楚。

大丈夫,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凤翅镏金镗对准的从来不是成都自己的仇人,而是家国的敌人。

他从不滥杀无辜,从不烧杀抢掠,他只为大隋而战,或许大隋有错,杨广有错,但那时他的信念,是与生俱来的,融在骨血里的信仰。

隋朝有错,有大错,这一点从没人否认,但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大王朝,五胡乱华,外夷入侵,秦琼何以安家,反王何以手握兵权,李渊何以做上唐国公?经济、政治又何以发展?

其实所有人都是知恩的,只是有人恩将仇报,有人知恩图报。

恩将仇报之人,言辞凿凿,为了天下苍生,为了黎明百姓,他们的高点无人反对,自然没有错,但这些人,又怎么有资格说知恩图报的良将是错呢?

归根究底,只是选择不同。

成都铭记杨广厚恩的同时,理解反王的痛苦和选择。但那些人的狭隘之心,小人之心,只是他们无法理解成都。

成都天下第一,盖世无双,大多数人野心勃勃,想取他威名,甚至想取他性命。

然而,真正的天下第一,绝不仅仅是武功第一,而应该是综合他本人的全部,综合他身上的一切,判断他是否配得上“天下第一”。

表面上看,成都横勇,深谙兵法,深得兵心,深知战术。

论征战,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由表及里,成都忠心,知恩图报,光明磊落,视死如归。

论精神,普天之下再无第二人。

那些反王,在他面前,当真只是乌合之众。

他靠一己之力,靠自己一双臂膀,撑起了整个大隋天下,撑起了乱世最后一点光明。

他是无私的,他是独一的。

没有他,大隋江山倾倒在即,有了他,大隋江山又多撑了这么几年。

他没有成功,甚至没能生还。但他的精神和力量,却足以影响千秋万代。

成都拼了命守护的人,是杨广。

是臭名昭著的隋炀帝,却同时,也是那个行科举,修两都,造运河,万国称臣的千古一帝。他的功绩,也许祸在当代,但确实功在千秋。

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而宇文成都本人,愚忠愚孝,冥顽不灵,死亡在许多人眼中或许是死得其所。

但成都同样拿他的命守护了王朝,守护了信念,他没有畏战退缩。

面对反王无尽的恶骂,他从不多费口舌,面对万人兵临城下,他孤身迎敌。

试问,普天之下,谁还有这种胆识?

本可以生还的他,选择了死战,本可以称帝的他,选择了尽忠。

他拥有的,是英雄正气,他信仰的,是忠孝仁义。

如此这般,如此英雄,可敬亦复可叹。

“成都,当以死卫国,以报皇恩。”

“国事千钧重,头颅一掷轻。”

临终前,他只留下这两句话,英雄落幕,没有再多言。视死如归的他,倒下还是那片黄沙。

说是英雄,都不足以道清他的豪气雄姿。

他的力量,经久不息。

至于功过成败,又有何重要?

在我眼里,他已然成功,至于其他,自有后人评说。

到底,我只余一声长叹。

最终,若能再来一次,愿成都生即逢时,得遇明主;再来一次,愿成都淡去执念,自在安详;若再来一次,愿成都生于平淡,恬静从容;再来一次,愿成都,安好。

面对你的死,我还是难以接受。

有朝一日,若我执笔,定还你一片美好。

真英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英雄》———浅谈宇文成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en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