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茯苓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把它列为上品,是人们颇为熟悉的补益佳品。
相传成吉思汗在中原作战时,小雨连绵不断地下了好几个月,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染上了风湿病。眼看临城兵败,成吉思汗十分着急。后来,有少数儿个士兵因偶然服食了茯苓,风湿病得以痊愈。听说此事后,成吉思汗大喜,他急忙派人到盛产茯苓的罗田县运来大批茯苓给将士们吃,兵将们吃后风湿病好了起来。成吉思汗最后打赢了仗,茯苓治疗风湿病的神奇功效也被广为传诵。
养生学家请茯苓“千年以上者,变化为兔,或化为鸟,服之轻身,成就仙道”。历代医家及养生学家都很重视茯苓的延年益寿之功,唐宋时服食茯苓已是很普遍的事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就很会做茯苓饼。他曾指出,做茯苓饼“以,九蒸胡麻,用去皮茯苓少人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据说苏东坡年已六旬还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强健的身体,这可能和他常吃自制的茯苓饼有很大关系。
茯苓,味甘,性平。主治忧郁导致的胸胁间气逆上行,因受到惊吓而产生的恐慌心悸,心下胃脘部的聚积疼痛,身体恶寒发热,心中烦满郁闷,咳嗽气逆,口干舌燥;能够通利小便。长期服用能够安魂养神,使人没有饥饿感、延年益寿。宋代《图经本草》上有关于茯苓酥的记载;苏颂《集仙方》内集古代茯苓食品之大成,有关此方面的论述颇多。李时珍说,“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胜。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故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