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忘中的京城记忆(终章)—八达岭长城、八大处、归途。(2016年10月23日—11月16日)
在北京的三个月《万里长城》
2016年10月23日明代为了防并进攻卫北方游牧民族而修建的砖长城,依然能让人想象得到烽火连天的场景,可喜的是,烽火已灭几百年。真是壮观到无话可说。
八达岭长城长城被赋予了很多含义,尤其是在近代饱受列强欺辱的时候,长城这一坚固的建筑奇迹成为中国人心目中防卫的象征,最终它被写进了国歌。
八达岭长城从先秦时代起,长城作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建筑,进入了历史视野。秦汉时期,长城从单纯防御转变成了攻守兼备的要塞,为中国北方疆土的稳固作出了突出贡献。
八达岭长城在北京的这些砖长城实际上多是明代修建的,这时的长城,城墙、堡垒、烽火台一应俱全。
八达岭长城长城不仅仅是一条古代军事建筑,同时也是中国地理的重要分界线,它成为了畜牧业和农业的天然与人力共为的分界线。
八达岭长城在我的家乡,有一些被称作牡丹江边墙的唐代遗迹,与这些真正的长城一起被定义为中国古长城。
八达岭长城《燕首龙蟠》,八达岭长城。
2016年10月23日盘转万里,极目不尽。
八达岭长城蜿蜒盘曲的长城,从大海到沙漠。
八达岭长城望不到尽头的山峦屏障,被长城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八达岭长城望向远方,一切都是那么渺小。
八达岭长城《北岭叠翠》,八达岭长城。
2016年10月23日燕京八景中关于长城的一景是居庸叠翠。因为时间关系,并没有去居庸关。但是秋天的八达岭,也算是叠翠了。
八达岭长城各种树木混生在山坡上,五彩斑斓。
八达岭长城燕山在这里即将遇到华北平原,把山野伸向京城的城郊。
八达岭长城《亘伏苍龙》,八达岭长城。
2016年10月23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的词虽然说的不是八达岭长城,但“不到长城非好汉”却成了八达岭长城的招牌。站在山巅之上,俯瞰四方,壮丽的景色势必能造就宽广的胸怀。
八达岭长城很不能抗拒壮观的景色,游完长城,总觉得意犹未尽啊意犹未尽,那时已经要离开北京了,而那些居庸关、慕田峪、司马台、金山岭、水关、箭扣几段长城拥有更壮美的景色,但已无法去看。
八达岭长城游遍古岭意未尽,再辞燕都何日还。
八达岭长城在快要离开北京的这段日子里,天气变霾了,朦朦胧胧的山峦把由远及近的长城衬托的如画一般。
八达岭长城即使已经进入了淡季,但长城的魅力始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来参观,这就是长城。
八达岭长城长城早已和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
八达岭长城《八大处》
2016年10月30日那天我本打算去香山,路途中得知香山枫叶未红,转道去了八大处。八大处的风景算不上非常秀丽,却是藏有佛牙舍利的禅家圣地。
西山八大处八大处,顾名思义是八座寺院,为明清时期所建。
八大处自西山脚下,八座寺院串联而上,好似燕地小五台,形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寺庙建筑群。
望向市区此地如今香火不剩几座,尤以供奉佛牙舍利的灵光寺最为旺盛。我去的时候正赶上舍利瞻仰活动,也算巧合。
上山徒步,下山缆车《佛牙宝塔》,西山八大处。
2016年10月30日灵光寺是八大处中的二处。唐代建寺,辽代立塔。八国联军入侵时被毁,新中国成立后重建。
灵光寺佛牙舍利塔自古无论北京的位置怎样调整,这座藏有舍利的寺院始终位于燕城之西山上,不知是否有西方灵山之意。
灵光寺佛牙舍利塔灵光寺香火极其旺盛,是为佛牙舍利故。佛牙舍利是5世纪时一南朝高僧从西域带回,原供奉在南京,后因战火辗转来到北京,一直供奉至今。这颗佛牙进入中国1500余年,在北京供奉了800年,可想而知此地的地位。
俯瞰佛牙舍利塔须弥一出凌霄上,宝顶众生拜十方。
灵光寺佛牙舍利塔《霜枫探秋》,西山八大处。
2016年10月30日就像去地坛看银杏一样,来西山就要看枫叶。每年10月末至11月中旬正是枫叶红的时候,也吸引了大量游客至此。
西山枫叶不过我还是去了早了些,零零星星几处红,失望大于期望。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霜叶红于二月花之类的景色实难一睹。
尚绿的枫叶不过,我也没有多少时间了,这是我在北京去的最后一个景点。
枝窗我在山上待了很久,想一想在北京的这三个月。
缆车快要离开,非常不舍。
秋意浓再见,北京。
秋色西风如浣,月满城烟散。夜辞京都欲北还,知是再难相见。 莫看孤履霜路。清白涉雪无处。待到雁过梅岭,春往花池柳渡。
11月15日,我离开了北京。
归途路上在火车里一夜醒来,车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这是熟悉的景色,我回到了北国。
火车穿越张广才岭北京的記憶,自然會有人不斷提起。而我對於北京的記憶,只能慢慢消去,只剩下停留在照片中的那一刻,那一處。在不久的將來,看著閃存那一瞬的圖景,只能依稀記起我曾來過,而那些照片深處的人、路、山、林,都將柔化邊緣,以致徹底的消失在心裡。這就是我個人的,似夢似幻的京城時光,在淡忘過程中的燕南記憶。
再見,北京。
2017年5月,再忆北京于牡丹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