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学习带给我们的挑战和启示
看到这个讲座题目的时候,我就在想老师在给我们传递什么,它和泛在学习有什么关系,听到最后真正理解了老师的观点,这让我学习到了泛在学习的精髓,并受到了教育的启发。
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泛在学习已成为跨越时空和地点,随时随地进行的学习方式,然而作为一名教育者,什么样的泛在学习能有助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适宜的就是最好的,借助时代、借助挑战、借助机遇,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发生一个革命性的变革,还是那句老话,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目的,让诗意和远方从脚下走起。
泛在学习是一种非正式学习,而这种非正式学习真正体现了学习的本源精神,即学习是一种能动性地适应,一种生活情景中的濡染和熏陶。促使人类的学习最终又回归生活,任何有效的学习都不可能脱离情境而发生,这里的情境我想应该是生活中的问题,基于问题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泛在学习。
与正式学习相比,非正式学习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真实情景问题的解决。非正式学习的发生源于具体的情境问题,同时,其学习的成果也将应用到真实的生活情景中。正如,我们要去某个城市旅行,我们可以先从电脑查找这个城市旅游攻略,就可以方便我们的旅行。
泛在学习的环境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泛在通讯网络、学习终端设备、学习资源三部分。泛在学习的核心优势就是人与环境互联共同,深度融合。学习者和知识提供者之间可以实时协作,交流和互动,在真实情境中提供获取知识的机会,学习环境不受时空限制。
现代学生的学习已离不开网络,通过网络可以获得新知,对他们而言,网络环境和现实生活是一样的场景,网络如同空气一般重要。对我们这些教师而言,手机是一种工具,上网是一种服务。对他们而言,手机如同器官,网络如同空气。
由此可见,泛在学习是这一代孩子的生活方式。
我们面临的学生,已不是仅仅从课堂上等待获得知识的学生,他们甚至比我们的思维超前,对于这一特定群体,我们必须要有新的认识:第一,从学习角度,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发生了改变,90%的信息获取都来源于网络。第二,从信息角度,他们处理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多的是类似快餐式的处理方式。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因此,我们不仅要对这一群体的特征有全面认识,而且还要对他们的学习特质有清晰的认识。
泛在不仅仅是学习环境无处不在,还因为学习内容更加宽泛,学习的界限更加模糊。教育的供给侧发生了深度变革,教育也需要因需而变。
面对泛在学习,面对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空中课堂,孩子们感受到了空前的网络资源轰炸,脱离了老师的监控和原有课堂的互动,大多数孩子们的实际学习效果并不是很深刻,其实,这需要老师引导同学们提前预习,找到重难点,课堂结束,要进行及时的互动,来补充感受空中课堂的真实性,最后要有配套的练习用以巩固,对于重难点,线下老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分享学习,有助于孩子们深度掌握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利用资源养成自觉独立学习的习惯。
当疫情结束,孩子们回归课堂,我们不要试图将自己的学生变成高度可控亦步亦趋的好学生,我们要让孩子们成为泛在学习的自由学习者,真正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基于数学情境而学习,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