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探索共同体学习模式?因为老师的教很多时候只是与优秀学生秀恩爱,怎样调动更多的孩子真正学习?农村师资力量薄弱,除了与老师对话,学生更需要与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这些成为我们研究的出发点。近年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力推学为主课堂,这与共同体的精髓不谋而合,在此背景下,共同体课堂的探索应运而生。我们远赴福州F4小学学习观摩。回来后,我们立马行动起来。改变课堂从改变课桌椅开始,我们变传统插秧式课桌为U字形,教室中间作为展示舞台。除了在空间上做改变,我们在课上规范语言范式,前面黑板上方有两块提示板,帮助学生组织语言,回答清晰有条理。语文教研组在阅读一系列日本佐藤学的共同体书本后,结合我校实际,老师们设计诊——导——拓共同体三单学习模式,课上老师提出驱动性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找到理由依据,老师再给予充分的时间讨论,在组里认真倾听,将自己的想法和组员进行串联,然后展示交流,教师补充提升拓展。老师们致力于为每节课设计三单,以学习单为支架,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课堂上,老师们减少教师语言,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最中央。
要转变老师们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容易,刚开始老师们不愿意改变,于是校长带头上共同体公开课,再到中层领导展示共同体课堂,最后全校老师开放课堂。公开课上,我们更多关注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这是我们的课堂观察表。自实践共同体学习模式,我们发现了学生的精彩,创造了许多课堂的神话。每堂课都能听到学生的独到见解:“大家好!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观点……我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还有补充。”此起彼伏的生生补充,总是令老师享受课堂。老师们由原先的拒绝不认同,到现在接受并十分支持。老师不再是课堂主角,而是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协助者,共同参与者。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如弹奏一首交响乐,和谐而优美。
探索期间,我们多次在省级名师工作室活动,瑞安市教学研讨会中做课例展示。学生的四人小组合作有效,上台发言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让在座的老师惊叹。著名杂志小学语文教师的主编杨文华先生听了共同体的课后说:我很感动,这是一所真正在做教育的学校。特级教师何夏寿也说:你看,这真是学为主的课堂啊!
我校的无数个孩子,因着共同体学习而改变。一位转学生原本我行我素,没有规矩,有攻击性行为。加入共同体学习后,他发现同学们愿意认真倾听他的想法,愿意互帮互助,他渐渐找到自尊和自信,在合作中体验成就感。由学习共同体向生命共同体转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