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误入密林深处

作者: 云水歌 | 来源:发表于2023-05-04 19:02 被阅读0次

《渐行渐远》系列之二十二

成为知青,到“知青点”的第十天,上学时候和我同班的一个女生,说是“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就请病假。那天上午,在我们一群知青的注视下,她病态恹恹地上了一辆专门来接她的北京吉普车,然后在一路飞扬的尘土中消失了。        

老实说,我鄙视她!毛主席教导我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就是要“滚一身泥巴,磨一手老茧,练一颗红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她离开的第三天,我也病倒了:高烧不退,头疼欲裂,大汗淋漓,嘴巴干枯,疲倦无力,浑身酸痛。赤脚医生说是打摆子。知青队长说:又不打寒战,不会是疟疾吧?赤脚医生说:是打温摆子,只热不冷。队长摸摸我的额头,不敢相信赤脚医生。让我回县城的医院看。刚好有几个人抬着大空铁桶,要去公社买煤油(知青点没有电灯,夜间照明用煤油灯),队长叫他们用板车把我送到公社搭班车,可我坚持自己走。        

咬牙走了几里路,我两腿发软,浑身筛糠,走几步就要歇一会儿,望了望前方遥远的似乎没有尽头的路,想照这条路走,不知道走到什么时候才能到家?于是就抄近路。大致辨认了方向,就拐上山坡上的羊肠小道。跌跌撞撞,迷迷糊糊,竟然在草丛上睡了一觉。醒来头脑清醒多了,看见半山坡上竖着三块大木板,上面是鲜红的标语:“农业学大寨”,“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山上是银行,山下是粮仓”。用尽力气,走到公路上,刚巧来了一辆拉货的汽车,好心的司机把我扶上去。        

一个星期后,病愈出院,连续三天把《春苗》、《红雨》、《青松岭》等电影突击看完,就急着要回“知青点”。我妈说,一个阿姨的女儿从南方回来了,和我下在同一个“知青点”,叫我明天和她一起走,给她拿行李带路。还再三叮嘱:“人家是女孩子,从小在外地,回来了,人生地不熟,你要多照顾她。”        

第二天大清早,那个阿姨拿着行李、领着女儿来,我们互相认识了。她和我一般大,都是十七岁,说了一会儿话,我就带她到汽车站搭班车。        

到了公社下车,在饭馆里一人吃了一碗“光头面”(那时的“光头面”,相当于现在的白水面,只是加点盐和油),再往前就是只能走比木板车稍宽的乡间小路。        

山路弯弯,野花点点,没有一个行人。我和她彼此躲避着对方的眼光,天上一句、地下一句,说着说着,就慢慢地熟悉起来,好像有共同的语言。

她并不美艳惊人,但活泼可爱;明眸皓齿,红唇粉腮,皮肤鲜嫩,吹弹可破。“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在我的脑海里一闪而过。

我想到那个娇生惯养的装病回家的女生,问她:“你不会水土不服吧?”

她不知道什么意思,愣了一下,又抿嘴嫣然一笑,声音清脆:“我就像一棵小小的野草,只要有土壤和阳光雨露就能茁壮成长。”         

前面是一个标志性的急弯,转过去才走了一小半路,还得走大半天。我无意间看到了隔沟那边有条小路,想到回去时抄近路的快捷,而那边小路的方向似乎直通“知青点”。

远方天边的那条平直的山脉下,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担心她不敢翻山越岭,涉水攀岩,试探着说:“我们走小路行吗?”

她很干脆:“你决定吧。”

于是我一只手扶着扛在肩上的行李,另一只手拨开重重叠叠的树枝藤蔓,踏上草掩苔铺的小路。        

秋高气爽。丰满厚重的翠碧夹着嫩绿拥挤在天地之间,随着阵阵微风,自由自在地荡漾;也许在细雨蒙蒙里,能看见它摇晃着轻轻的流淌;在风停日照中,能看见它凝固成冷峻的绿壁。        

小路越来越难细窄隐晦,我在阴暗的密林里仔细辨认,最后它在一丛灌木丛中消失。“难道无路可走了?”我心里暗暗叫苦。往回走?不仅找不到路,连是哪个方向也不知道。陆游说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想前面肯定还有路,就找了根木棒,在前面拨草劈叶,寻找能够落脚的地方,就这样一路走去。但无论爬上山坡,还是滑到谷底,都在茂密的树林和草丛里。        

我迷路了。这是真正的人迹不至的深山老林!厚重的树叶遮天蔽日,所有一切都遵从大自然的安排。地上一尺多厚的落叶,散发出浓郁的草叶腐烂的霉味,踩上去仿佛站在厚厚的海棉上,晃晃悠悠;林子里幽暗寂静,俨然天色欲黑未黑的朦胧,有时转瞬之间没看清楚,只觉得前面有个怪物在那里狞笑,惊恐得毛骨悚然,吓出一身冷汗。不时有长满苔藓的黑色岩石突出,潮湿又光滑,停滞的空气中含着饱满阴冷的水气,寒意逼人;死一般的沉寂,连一声鸟鸣都被吞噬了。

走过三棵呈等腰三角形的大树好久了,以为它又沉入古老的孤独和荒凉中,再不会有人来惊扰它的迷梦,不曾想,跌跌撞撞地走着走着,刚刚爬过一块巨大的岩石,抬眼又看见了它:我俩不知不觉转了回来。到处都是似曾相识的模样,我越来越心慌意乱,越走越不知何去何从。        

她看出来我们迷路了,虽然也有些惊慌,但安慰我千万不能着急。她看看手表,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我这才觉得饥肠辘辘。正在为没有食物发愁,她从军用挂包里掏出一包饼干,嫣然一笑,说:“我喜欢吃零食,平时就随身带着。你多吃一点,虽然不能填饱肚子,但也能抵挡饥饿。”        

我吃了几块,因为没有水喝,口干舌燥,实在咽不下去。她忽然想到了什么,说:“最好是要找到溪流,既能解决难以忍受的干渴,又能顺着流水走,不会转着圈迷路了,一定能走出去。”       

听了她的话,我镇静下来,这不是野性荒蛮的原始森林,还不至于走投无路。急忙爬上一颗大树,几乎要到顶上的枝桠了,四下眺望,终于看见远处的山边几缕袅袅炊烟,下面的农舍一半是青砖灰瓦,一半是涂了石灰的白色泥墙,一条小溪从屋外流过。我高兴得差一点从树上跳下来,兴奋得忘乎所以,扛起行李就往那个方向走。        

终于到了明媚的阳光照耀的地方,放眼望去,树林、竹篁和藤蔓连绵起伏;绿得丰富多彩,绿得千变万化。从无穷无尽的绿色中,能看出来它的二个极端:墨绿和嫩绿。沉重的墨绿,凝固成海洋竖立般的深蓝;轻盈的嫩绿,透露出小鸭绒毛似的鹅黄。一条小溪在灌木丛中蜿蜒穿行,留下一串串清亮明脆又缠绵悱恻的潺湲;声声鸟啼和虫鸣,仿佛无数根看不见的穿空细丝,在莽林、沟壑和荒野上,交织成回还往复的歌音网络。        

彻底放松了。我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她背靠着一棵大树,一边环视四周,一边笑吟吟地说:“这里面如果有座寺庙就好了。”

我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说:“那都是些装鬼弄神’封资修’的东西,有啥好的?”        

她娇嗔地说:“你这人好没意思。不要搞得这样严肃嘛。”见我有点愧疚,她又神秘地笑笑,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我知道她念的是唐诗,但故意假装不懂。她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这有点不合适呀。”仰起脸想了想,又很有节奏、抑扬顿错地念道:“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说完,一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撒娇似地催我:“光我一个说没意思。”        

我想了想,说:“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她微微一笑,沉吟片刻,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看看天色,说:“如果天上有几朵乌云就好了。可以说’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意境。”        

我和她都不说话了,静静地环顾四周,过了好大一会儿,她说:“这没劲儿,来个鼓劲的吧。”说完就舞台亮相似地挺胸收腹,清清嗓子,开口唱歌:“晴天上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声如银铃,饱含深情,尤其是“用我那大吊钳推着地球转,挥手起风雷,顽石要打穿”,真是声情并茂,酣畅淋漓,铿锵有力,豪情万丈!我简直佩服极了。         

夕阳已经站在西山顶上,我说赶紧走吧,要不然天黑了就更麻烦。她顽皮地笑笑,说千万不要再一次走反方向,那样会越走越远。我指着东边远处那一条平直的山脉,十分肯定地说:“不会再错,盯着那儿走,就在山脚下。”        

掌灯时分,转过二个山嘴,又穿过一片树林,“知青点”的房子突然出现在前面。原来我们迷迷糊糊、鬼使神差地绕到山的那一边。        

带队的负责人和知青队长、团支部书记都在等我们,知青队长满腹狐疑地问我:“我打电话问,说你们一大早就出门,怎么现在才到?又去哪里了?”        

我不敢说在密林里迷路,只说在公社到处转了转。        

经历了这一次密林迷路的艰辛,算得上共过患难,我和她来往密切,但中间似乎隔着一层东西,好像两条平行的直线。有人却在背后窃窃私语,说我们关系暧昧。我担心这些流言蜚语会伤害她,就委婉的对她说了。        

她不屑一顾,冷冷一笑,说:“我早就知道,怕什么,我们清清白白,光明正大。”           

……      

离开“知青点”后,仿佛“黄鹤一去不复返”,虽然在远处遥望过,但我再也没有踏上属于它的土地,也没有再见到过她,直到去年十月的一天,我和她第一次结伴而行的日子,约她去久别了四十多年的“知青点”看看。

像几十年前那样,还是我和她二个人,只不过是我开着小车,她坐在我的旁边。半路上她忽然叫我停车,指着路边一个绿叶掩盖的小路豁口,问我:“还记得那里吗?”我看看小路豁口,又望望远方连绵不绝的山林,忽然想起了,就从这里,它通向那一片碧绿得深不见底的密林。禁不住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送给她一首诗:     

一个清澈洁净的眼神,

活泼,坦率又真诚。

曾经的迷惑和遗憾,

被流言编织成暧昧的绯闻。

在崎岖的山路结伴远行,

幽谷里轻吟着笑语声声。

用纯真送走浪漫的黎明,

又重逢在金色的黄昏;

共同拥有过纤尘不染的晴空,

那是冰清玉洁的青春。

挡不住的感动夺眶而出,

我们,是哥们儿!

       

2023年5月5日

相关文章

  • 如梦令·寻路

    偏爱舜皇云雾。不喜平常山路。欲把坦途寻,误入密林深处。回溯,回溯。薄暮已然成露。

  • 密林深处

    这是三年前的一个作品,当时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准备一个,拿出来展览。我就连续好几天在夜自习结束后,回到家里,熬夜完成,...

  • 密林深处Ⅲ

    当你把头抬起,不知是昼还是夜。 树叶一片压着一片,也许黑夜才是这里的主角。 闷热、潮湿,把你包裹的透不过气来,汗水...

  • 密林深处

    有一片森林为我独有别人进不来我也出不去 我常飞跃树梢站到鹰的翅膀上全身赤裸 我与狼交欢吸吮母狮的乳头坐上大象的脊梁...

  • 密林深处

    一只灰褐色的的小麻雀,穿梭在林木间,天气晴朗阳光普照;俯瞰下去,一切都生机盎然;林木错落有致,间隙或有阳光照射...

  • 密林深处

    山势绵延起伏。 植被郁郁葱葱。 多云天气,隐有淡淡薄雾笼罩群山。 我喜欢去密林深处,虽然未必有人家,空气却是非常的...

  • 密林深处

    我和情人幽会 在南谷的密林深处 没有一人知情 除了巧嘴的鹦鹉 巧嘴的鹦鹉啊 可别再外面泄露

  • 密林深处

    “周末晚九点,咱们又相见”。 昨晚,李春雷老师在西安,参加中国作协安排的全国二十多位作家的重要活动,只吃了一碗臊子...

  • 《如梦令•散步黄昏日暮》

    散步黄昏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走 误入密林深处 寻路寻路 惊扰情侣无数 (改编着玩的,纯属娱乐。)

  • 密林深处事

    那是一个偏远的小镇,镇子不大,存在时间很久远。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镇子里流出一个传说,有一种植物生长在镇子后面的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二十二)误入密林深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rx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