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没时间看《赋能》,那就看看我的读后感吧!(上)

没时间看《赋能》,那就看看我的读后感吧!(上)

作者: 袁菊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2-03 07:22 被阅读0次

放下手中的书,问自己一句:《赋能》到底在说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给别人介绍,我该说点儿什么呢?

《赋能》探讨的是如何让组织内,远离权力中心的末端团队,具有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可以根据环境做出符合组织需要的正确的事情,并且是以正确的方式去做事情。

如果这句话让金虎子同学听到,她一定会露出为难的表情,扶额,说一句:能说人话吗?

说人话,看两个书中“赋能”案例。

第一个:

在特拉法加,纳尔逊重新分配权力的办法迎来了终极考验:在战役爆发后不久,敌舰“可畏号”的桅杆与纳尔逊座舰“胜利”号的桅杆绞在了一起。“可畏号”上的一名阻击手,射出的子弹击中了纳尔逊的肩膀,并且一直贯穿到他的后背。纳尔逊立刻重伤倒地,而且这一枪显然是致命的。当纳尔逊麾下的水兵们七手八脚把他们垂死的海军上将抬下甲板时,特拉法加战役也进入最高潮。喧嚣扰嚷,喊杀震天,但几乎没有人注意纳尔逊已经不在了。三个小时以后,纳尔逊停止了呼吸,临死前他得知自己的舰队已经在战场上获胜。

法国海军中将维尔纳夫在特拉法加战役结束后说:“对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失去纳尔逊这样的高级将领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但在英国的卡迪兹舰队,每名舰长都是纳尔逊。”

纳尔逊作为高级将领,自然就代表这场战役中的权力中心,在他缺席的三个小时内其他人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做该做的事情,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就是《赋能》这本书中期待组织应该达到的状态。

高级将领被敌方击中是一个偶然事件,拿这个案例说事儿,总觉得有点儿勉强,权力持有人是被迫离开的。那我们再来看一个美军打击基地组织的案例,整个故事比较长,有三四页的篇幅,我在此做了删减,目的是看清事情发展的脉络,而细节被省略了。

就在那天,临近中午的时候,前一天奋战了一整夜的行动人员还在睡觉,空中的侦察平台,发现了一辆汽车,冲向一片院落,那里在几个小时之前还爆发过枪战……这段模糊的黑白视频,吸引了白天工作的情报团队的注意,一个年轻的情报分析师立刻冲到她办公桌的安全电话前,她23岁,第二次被部署到前线参加战斗【她就是组织的末端】,没有人知道她的行动,如果她不做任何事,也没有人会斥责她,但她知道要找什么,并且立刻找到了。她意识到,此时这个院子在这场战斗中的重要性,并且立刻与支援夜间行动的情报团队取得联系,至关重要的是她知道具体应该联系谁,她打这个电话不是为了告诉谁,也不是为了请求允许,而是为了开启这些事情【展现出了她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请注意,组织末端的她同样有权力开启一些事情,下面与她不同部门的行动人员也愿意相信她提供的信息,并展开行动,这就是赋能的结果】

她对电话那一端的作战人员说道:“在昨天晚上行动的院子里,现在有目标移动,一辆车抵达,三个人下来了,然后他们意识到那里爆发过战斗,于是跳回车上,向东狂驰”。

“行动!”那名作战人员对伙伴们吼道,他们立刻拿起装备,此时距离那部车开动已经过去了60秒。

……

就在作战人员还在直升机里的时候,跟踪目标车辆行动的现场直播画面,已经被传送到了全国多个指挥部,直升机内的作战人员能够实时的收到目标车辆以及一切可疑行动的最新报告。【在没有高级别指挥官参与的情况下,基层的相关团队之间围绕同一个目标互动】就在车辆还在选择自己的逃亡路线时,潜在的可以作为拦截地点的名单缩小了,而且直升机和突击队领导者以优化了行动计划,最后只剩下一个可行的拦截地点,于是直升机划过地平线,掉头向那个地方飞去。

……

“老大,抓错人了。”一名作战人员通过突击队内部的无线电说道,这也是任务开展以来他第一次说话,但是他对于过去20秒中的所有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背景信息都了如指掌【作者反复强调的信息共享】……

整个任务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在直升机上,全新的计划被制订出来【赋能的结果:应对不确定性】

……

作战人员冲向第二辆车,车里的伊拉克”基地”组织高级成员被拘押。……此时距离第一辆车驶离那个院子不过46分钟。

没有任何上级军官规划过此次行动,甚至没有任何军官实施指导此次行动,所有方案都是在地面上通过密集互动出现的。我在这种局势下,只能作为旁观者,这种行动的成功要诀在于通过作战情报简报会议,让所有人都了解背景信息……在各团队间建立起牢固的联系,只有深入的互相熟悉,才能使这些不同的团队亲密无间的在一起合作,将身家性命交给彼此。

要达到这个理想中的预期效果,要做些什么呢?

两点,一方面是权力去中心化,原有的权力中心愿意授权,愿意放手让他人去决策、去行动,另一个方面是让被授权的人确实具备能力,行使好手中的权力。这两个方面都是赋能,缺一不可。

托克维尔意识到,没有让民众了解背景信息就随意实施赋能,会导致混乱。在传统的、集权式的组织里面简单地推翻权威,而不做其他方面的改动,是危险的行为,可以想一想2008年的金融危机,那个年轻的一无所知的金融职员手上,被赋予了太多的杠杆,却几乎没有人给予他指导。一个组织应当向其成员赋能,在这里面有一个前提,赋能之前必须通过艰苦的努力,在组织内建立起共享意识。

个人理解“共享意识”是作者观点的核心关键词,也是本书的着墨重点。

未完待续,明天见,让咱们说说到底是怎么个共享法儿。

9

相关文章

  • 没时间看《赋能》,那就看看我的读后感吧!(上)

    放下手中的书,问自己一句:《赋能》到底在说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给别人介绍,我该说点儿什么呢? 《赋能》探讨的是如何...

  • 没时间看《赋能》,那就看看我的读后感吧!(中)

    废话不多说,接前文,个人理解“共享意识”是作者观点的核心关键词,也是本书的着墨重点。 以管窥豹,先从这一小段感觉一...

  • 没时间看《赋能》,那就看看我的读后感吧!(下)

    如何建立小团队之间的共享意识呢? 三个着力点:组织架构、空间、人际沟通——会议。 先说组织架构,看张图。 左边代表...

  • 随笔

    我去看了很多美景 你要是没时间出去 就看我的眼睛吧 我带回来给你看

  • 那就抬头看月吧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样的日子,人的思乡之情是比平时要浓烈一些的。 虽然没有回老家,但选择了外出旅行。 旅行带来的新...

  • 赋能变“负能”

    对于赋能,着眼大处,是组织赋能;着眼小处,是员工赋能;打开格局,首先还是自我赋能。 从外部层面看,只有向客户赋能,...

  • 曹曙《赋能》读书心得

    6.27赋能-----学习纪要(一) 初读赋能这本书,还没有完全深入到书本的核心。但从推荐序言及提纲上看,这是一...

  • 看!你看!你看我!

    今晚,闲着也是闲着,二哥从一箱子角色扮演的服装里面挑选了一条草绿色的军裤穿在身上,然后套上士兵的马甲,接着到厨房搜...

  • 耗能和赋能

    想要改变自己的拖延症,整理了今天耗能和赋能的事情,看清自己的卡点和动力点 赋能: 1.上午做流动监考员,在走廊上看...

  • 我看我看

    人活这一辈子,过好自己就可以了,因为在这个世上,我们所能看到的都只是别人让我们看到的那样,而我们看别人的方式也只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时间看《赋能》,那就看看我的读后感吧!(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se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