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谁啊?张旭!张旭谁啊?且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唐朝文宗年间,皇帝老儿突然下了一道御旨,敕封了大唐三绝——“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和“张旭的草书”。
李白的诗,大家都很熟悉。

裴旻剑舞的故事是这样的,裴旻,唐开元间人,据《独异志》载:
“开元中,将军裴旻居母丧。诣道子(画圣吴道子,咱们下期讲),请于东都天宫寺画神鬼数壁,以资冥助。
道子答曰:‘废画已久。若将军有意,为吾缠结。舞剑一曲。’庶因猛励,就通幽冥。
旻于是脱去服,若常时装饰。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道子于是援毫图壁,飒然风起,为天下之壮观。
道子平生所画。得意无出于此。”

那么张旭呢?其生卒年不详,字伯高,伲苏州人氏。曾任常熟县尉,以草书而闻名。张旭的一生,神龙不见首尾;却又极致的单纯,只要两个字就能概括,那就是——“酒”与“书”。

欧阳修的《新唐书》中《张旭传》开篇便说:
“旭,苏州吴人。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
如果说东晋王羲之父子的字是“韵媚婉转”(张怀瓘《书断》),那么,张旭则将草书开拓到“逸轨神澄”的狂草境界(窦衆《述书赋》)。
唐代的韩愈说他的字:“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明朝的王世贞则说他:“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
说到酒,都知道杜甫有《饮中八仙》。其中诗仙李白好酒大家都知道,所谓: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同样,张旭也位列其间: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其放达天然,以纸为天地、以笔墨做风云,何其潇洒自然!
且说文宗的褒奖一出,洛阳城满城轰动,士人纷纷向张旭道喜,祝贺他得到了最高荣誉,并询问他的草书秘诀。
张旭谦虚地说:“无非‘用心’两字。”
还说:“我的好朋友杜甫曾对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写过一首诗,其中有这么四句‘烈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我有幸见过公孙大娘的舞姿,每次看时,都给我很多启发。”

看来唐文宗把草书和剑舞放在一起还是有原因的呢。
公元756年(天宝十五年),此时还在安史之乱中,流离四地的李白与张旭相聚于江苏溧阳酒楼,在“杨花茫茫愁煞人”的三月春景中,两人把盏对酌。两人感叹时局,各舒胸意,最后李白写下了: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的诗句来赞美张旭,说他胸中有丘壑,就像他的草书,藏气象于其中。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