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用之三

作者: 文中道 | 来源:发表于2021-02-04 10:31 被阅读0次

    第二章,中庸之道的俗世之用

    1

      孔子喟叹中道不行,还从两个维度揭示了中道不行的根源:

    “知(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

      冯友兰认为前者是讲在功利的维度上“行道”,后者是讲在道德的维度上“明道”。

      并不是一心一意求道悟道就一定能够达到“中庸其至矣乎”的极致,多数人即便勤修一生也还是连“中道”的边儿都摸不到。再说一遍,“中庸其至矣乎”说的极致(至)不是说一个“顶点”,而是一个恰当适中的境界,是一个“度”。 

      “顶点”是众目睽睽明显可见的,“度”却是可感而不可见的。孔子要到七十之后才能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可见“中道”的极致是多么难于把握。

      有智慧的人会把事情做过了头,愚昧的人做事又不到位,做过头和做不到位同样不合中道。这是从功利上讲的。

      贤德的人容易好得过了头,不肖之徒又会坏得人格有亏欠,道德品质有缺损的人格当然是不好的,品德好得过了头和品德有欠缺是一样的,这话就让人难于接受了。幸好是千古圣人孔子说的。

    《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子贡与孔子的对话:

    “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是子张,名颛孙师;“商”是子夏,名卜商。

      子贡问老师这两个同学哪一个更贤明,孔子说:“子张贤明太过,子夏却有所不及。”

      子贡说:“这么说是子夏比子张更加贤明吗?”

      孔子于是说出了那句传颂千古的名言:“过犹不及。”

      即便是道德贤明这样一件看起来无比“高大上”的事,做得过了头和有所欠缺从结果上来看也是一样的。

      宋襄公就是一位仁义道德讲得过了头的君王。在与楚国的“泓水大战”中,宋襄公谨守“仁义的军礼”,不肯在楚军渡河之时“半渡而击”,不肯在楚军列阵未稳之时突然掩袭,结果反倒被列好阵势的楚军趁势掩杀过来,宋军大败而回,一战丢掉春秋霸主地位,落下千古笑柄。

       孔子说破了一个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的真相——仁义道德讲过了头也是要坏事的。

      生活中有很多诸如此类死板僵化的固执“君子”,只会死守一个僵化的原则,不知变通还一味守旧,这样的人不能成事却会误事。

      误事和把事做坏的损害是一样的

    2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这是一句初听平易细思又极具妙味的比喻。

      生活中的日常琐事、饮食男女,“中道”就在其中,就像《庄子.知北游》里讲的“道在砖石、瓦砾、稗草、便溺中”,“中道”很平易却又很难把握,仿佛饮食的调味一样,苦辣酸甜咸人人舌头都有感觉,饭好不好吃一尝就知道,但五味如何调和火候如何把握,除了厨师之外,天天吃饭的人没几个知道的。

      “中道”也就在那里,庸庸碌碌中的人同样没几个能“知道”的,除了圣人、君子。

      舜帝就是这样的圣王。

      子曰:“舜其大知(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孔子赞叹虞舜是有大智慧的圣王,他对舜的赞扬只有短短三句二十一个字,内容却非常丰富,很耐琢磨。

      “好问”是一个领导人最可贵的品质。作为最高领导人,“话语权”在手,噢不,在口,很少有人能克制住“说了算”的冲动,最常见的情形是:领导在那里讲还喜欢有人围绕着满怀敬意地听,掌声不热烈、点赞的“表情包”不生动他还不满意,这样的领导是不会去问的,甚至都不耐烦好好听人说话。

      会说话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力,会听话才是。只有肯于倾听、善于听话,才会有人对你说实话,尤其当领导的,别人都害怕在你面前说错话,轻易就不敢说实话,当领导的想了解实情,就一定要去问。领导永远是离事实最远的那一个,不经常主动去问,就永远也见不到真相。

      仅仅会问还不行,还要善于辨别,也就是“察”;“迩言”有一个解释是“浅近的言语”,意思是说虞舜善于从别人浅近的话里分析发现深意。

      对君王而言最应该审察辨别的显然更应该是身边人的话,领导身边总是会围绕着一些人,这些身边人的话背后一般都跟着一个并不单纯的目的,有些还会为某些利益或势力代言,现代政治中围绕权力也还在不断上演着同样的剧情,所以越是“身边人”的话越是要好好审察辨别——“好察”。

      审察辨别是为了辨善恶的,但接下来孔子却又赞誉虞舜能“隐恶而扬善”,作为最高领导难道不应该“惩恶扬善”以“正风肃纪”吗?“扬善”无疑是正确的,作为圣王的虞舜为什么还要“隐恶”?孔子这样的圣人还要赞誉他,对“恶人”不是打击揭露,而是隐瞒他们的恶行,这不正是孔子自己所不齿的“乡愿”,是“德之贼”吗?

    “隐恶扬善”正是圣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先澄清一个概念,“隐恶扬善”决不是对“恶人”与“恶行”的包蔽与袒护,而是不去泄漏别人不好的言行,而对善言美行却要大加宣扬。以此抑恶扬善。

      对最高领导而言,他公开宣扬赞颂的,就是倡导的方向,就足以起到“劝善”的效果。对不那么美好的“恶言恶行”也不用亲自鞭鞑讨伐,不去提那些人与事就可以了。领导总不去理会的人与事自然就会淡出公众视线,直至消失。领导非要亲自去“揭恶”就“过了”。这个词里已经暗含了“中庸之道”,要用心去体察。

      “善”与“恶”不仅是道德层面的,还有功利层面的寓意。治国理政和管理之事中,对治理是有帮助的,效果是好的,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善恶”就只是个方法而无关道德。在这种情况下,当领导的听到一些不好的意见和效果不佳的“恶”的方法,还能去宣扬是谁出的馊主意吗?那样的话还有谁敢出主意说真话吗?

      即便道德层面的“善恶”,也还有个人好恶的偏差。领导人的个人偏好切忌带到治理之事中,尤其不要体现在选人用人上。刘邦灭楚后分封功臣时,听取张良的劝告封赏他最讨厌的一个叫雍齿的人,就用这个方法才稳定了功臣队伍的人心。

    3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一句是在讲虞舜治理民众的“中庸之道”,“执其两端”是哪“两端”?这是关键问题,一定要刨根问底。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句歌词:“善恶分开两边……”

      没错,两端就是善与恶,帝王治理邦国、管理民众,好的坏的正面的反面的都要听一听,自己要善于辨别但是也不应该偏向一边。

      治理民众关键在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喜欢讲“仁”,“仁”字拆开来是“二人”,寓意也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者爱人”,不能只爱好人不爱坏人,“爱”的是不分好坏的“人”。孔子还说过一句话:“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老子也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孔子比老子多了点人文精神——“爱”——人和其它宇宙万物还是有一点不同的,“爱”肯定是其中的一点。所以,在老子与孔子之间,我也更“爱”孔子多一些。

      现在可以讲“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件事了。治理邦国管理民众是“善政”还是“恶政”,是从功利角度以结果考量的,有一句小品里的台词——“不看广告看疗效”——就是这一思维的生动表达。

      考量是在功利的角度,评判却又在道德的维度 ,这是一个认知上的错觉——道德上高尚正确的政策就一定是“善政”——这是一个很容易滑进去的“公众认知误区”。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篡汉的王莽就应该是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圣王,因为王莽追求的正是远古圣王的“王政”,效法的也是儒家圣贤的典范“周公”,如此高尚的理想换来的是民生凋弊天下大乱,短短十几年他的新朝就遭到颠覆成了“旧朝”,他自己也被描绘成为史上最大的伪君子。白居易说他“王莽谦恭未篡时”。

      道德高尚的“善政”不一定就必然收获一个好的结果,经常会遇到把事办砸了的领导说自己“出发点是好的”,这样讲并不一定就是推卸责认,是他还陷于“认知误区”里爬不出来。道德的高尚远没有认为的那么重要,把方法用对把事做对了才重要。

      对的方法由何而来?

      这就又要回到开头那句话:“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好的与不好的,善的与恶的,人性中善的一面与恶的一面,这相对的“两端”的诉求都掌握了,用中间“中性”的,不偏左也不偏右,不过激也不过缓,用两面都照顾到的政策治理民众,这样的政策不是最高尚的,却是最适用的。

    要特别指出的是,“中”不是“正中间”,是适中与适度。这个“度”又在哪里?

     “善”与“恶”各有势力,博弈的平衡点就是“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中”也就是均衡的状态。用“道家”的说法就是“天钧”。《庄子.齐物论》里对“天钧”是这么说的:“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成玄英 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 圣人要“和之以是非”,“是”与“非”就在那里,如同“善”与“恶”,即便圣人也不能去非而存是,但却可以调和,以达到自然均平的状态,这和中庸里的“以中取和”是一致的。结果就是“是非善恶”可以“两行 。”

    权力的作用原本就在于平衡。

    “权”的繁体为“權”,从木从雚,衡器。本义:黄花木,因其坚硬、难以变形,被用于秤之杆、锤之柄、拄之杖。引申:衡器、权衡。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权力不是用来塑造道德捍卫正义的,而是用来掌握平衡的,权力不能用偏了用过了,否则就会失衡乃至失控,出现王莽“新朝”那样的悲剧结果。

    胡适之说过一句话:“妥协比自由更重要。”

    是讲西方民主制度的,自由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精神,他却说更重要的是妥协。只有各方势力在博弈中妥协,才会形成政治力量均衡的平稳治理的状态。

      西方政治制度做得好了也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4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讲完了能以“中道”治理民众的圣王,接着再讲对“中庸”之道视而不见、用而不知的凡人(我不喜欢用“小人”这个称谓)。

      凡夫俗子不知道中道为何物,却又喜欢说自己知道,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越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所谓“无知者无畏”,这也是人性,下面的话是圣人对人性的了悟之言。

      罟(gǔ)是捕兽的网;擭(huò)是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

      愚昧的人们往往被驱赶到兽笼罗网一样的陷阱里,也还不知道应该躲避(辟同避),还在说“予知”(我知道),总说“我知道”的人身处险境自己也不会觉察的。这就叫做“至死不悟”。

      人生其实处处都有罗网陷阱,即便现代文明社会中,生存安全环境有了保障,职场之中、商场之上,不也处处都有陷阱罗网,只是身陷其中自己兀自浑然不觉。

      并不是真的有那么一个人用鞭子驱赶,把我们“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驱使我们陷入陷阱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无知,并且还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人皆曰‘予知’”,明明很无知还觉得自己认为的都是正确的,就这么被自己的无知和固执带进沟里去。

      人生事业的路上其实处处都是陷阱,同一个场景中,行得通的路也就那么一条——恰当适中的“中庸之路”。

      “中庸”其实并不难,普罗大众凡夫俗子也都可以“择乎中庸”,问题在于不能坚持——“不能期月守也。”

      孔子这里讲得还是客气的,他最欣赏的学生颜回能够“三月不违仁”,他就要大加赞赏,其他的学生也够得上贤人的标准了,也就勉强能坚持数天满月(日月而已)。

      常人的“择乎中庸”是心里没有,口头上说“予知”,内心里却没有装下一个“中”,没有内心的认同就不会有行动上的坚守,一个月还是说多了的……

    5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上一回刚讲到颜回“三月不违仁”,这一回颜回就来了。

      常人即便能“择乎中庸”,也不能坚守一个月(期月守),颜回则是“得一善”就谨记在心,不让它失去。圣贤和普通人的区别不是选择“中庸之道”的智慧,而是能不能谨守于心。《中庸》开篇就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颜子“拳拳服膺”是为了谨守“中道”,常人不能“期月守也”就只能与“中道”擦肩而过,陷于罗网陷阱而不自知。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孔子这句总结性的话不是总结如何感悟“中庸之道”的,而是总结“中庸之道”是如何不可能的。

      孔子讲了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天下国家的治理。“均”就是“平”,治理家国天下能够让百姓感觉到均平,这是要具备“把一碗水端平”的能力的,内心有大公,才能治理无偏私:第二件事是讲官爵俸禄的。官爵代表权力,俸禄代表财富,这两样从古以来就是“人之大欲”,能看得破的没几个,看破了而又能坦然放弃的更是少之又少,孔子自己就是那“少之又少”的一个。只要与道不合立即辞官而去,宁可周游列国开馆课徒,也不肯在朝堂之上滥位苟且;第三件事是“蹈白刃”。“白刃”就是利刃,脚踏利刃向前是需要非凡勇气的,云南苗族就有一个古老相传的表演项目——上刀山,虽然看起来惊险万分令人胆寒,但毕竟还是有勇敢者在表演,一代一代还在传承。

      孔子讲这三件事的难度其实是每况愈下的,第一件需要大公之心,第二件需要克制私欲,第三件需要无畏勇气。我个人以为还是公心离“中道”最近。

    这三件事都能做到已经是非常鲜见的超常之人了,但还是不足以把握中庸之道——中庸不可能也!

      

    第三章、如何做君子

    1

      故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上一部分是在讲中道如何之难,做得到、行得通是如何的不容易,举出一个远古圣王虞舜,一个平民圣贤颜回,其余多是驱于罗网而不自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的芸芸众生。

      在引述孔子的话总结的时候,讲的却又不是如何去践行中道,而“中道”以是如何做不到。做不到的事还要费那个心思去讲吗?

      从第十章开始,子思专讲立志于求道、行道的君子该如何践履“中庸之道”。

      第一个问题是“强”。这里要从“子路问强”讲起。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中性格最见刚强的一位,所以他才会问“强”。生活中有一类人和子路一样性格刚烈,这类人解决问题习惯于用“强”,看起来很痛快感觉也很爽,结局往往却不怎么好。《道德经》里讲:“强梁者不得其死”。这句话后来果然应在了子路身上。这是题外闲话。

      做人个性刚强做事用强,本身就已经偏离了中道的根本。孔子教给子路什么才是真正的“强”。

      “衽金戈,死而不厌”这类“马革裹尸还”的豪气只是表面强悍的刚强,君子的强则是内心的强大,是“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以宽宏而柔和的态度教化人,对无理而不合道的言行也不去报复。

      仅仅这八个字,性格懦弱的人也能做得到。君子的“不报无道”不是不敢,也不是不屑,是不值。

      真正强大的不是血气之勇,是来自人格深处的坚定与从容。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依,遁世不见知而无闷”,这才是君子的“强”。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是君子的“和”,但又不是“知和而和”。君子和以处世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却也不会因此流于庸俗而丧失立身的根本。

      君子立身的根本就是“中立不依”——以中道立身而不偏向任何一边。以这样的人格立身才可能做到——国家有道时至死不改志向;国家无道时至死不改节操;秉道而行不为世人所了解认同也不会苦闷抱怨,内心坦然隐逸于世人群中。

      无强无惧亦无怨,这才是君子应当苦心修炼的坚强人格。

    2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费”有按“弥漫”解释的,我个人更认同这个解释。

     “君子之道费而隐”的含义是:君子追求的天道法则弥漫散布于宇宙万物万事之上,却又隐微难见,愚夫愚妇在情境相合的时候,也能够偶尔了解并按照道义法则行事;达到中道的极致精微处,即便是圣人也有所不能感悟并且不能尊道而行的。庄子所说的“人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在这里也用得上。

      以天地之广大,人还是有不能满足的,可见“道”是大过天地的,天地运行也须遵循大道法则,这和《道德经》里描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一致的。可见对“道”的认识儒家与道家并无本质不同。

     圣人之心是向道而生的,在心与“道”相合为一的时候,就可以感察到“道”的极致。“君子语大”和“君子语小”说的 是“道”在“大”和“小”两个方向的极致,在“道”的极致精微处,大可以大到天下无所承载,小能够小到天下无可破开者,这和庄子所说的“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是一致的。

      天道不会疏离任何一个凡人。

      孔子讲的“道不远人”和老子讲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各自讲了天道的一面,老子讲的是天道法则对宇宙万物的一视同仁(老子是不肯讲仁的,勉强借用这个词意表述),孔子也讲“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老子的说法他应该也是认同的。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道不远人”是孔子发现的天道法则的另一面,对宇宙万物固然还是一无偏私,却也不会疏离任何一颗向道之心。

      天道无私人心却有知,人心是可以感知、感应天道法则的。老子的“天地不仁”讲的是“自然法则”,孔子的“道不远人”讲的是“人文法则”。只要存心天“道”,“道”便会接纳任何一颗即使卑微的向道之心,这是“人文法则”相对于“自然法则”温情的一面,相比于自然法则的冰冷坚硬,贫道更倾向于向往“人文法则”的柔软与温情。因此,就更爱孔子多一点。

      既然天道都不会疏离凡夫俗子,君子依天道而行人事,就应该效法天道法则,不应该排斥凡俗疏离卑微,心里一有这个念头自身就已经不在“道”上,也就无以为道了。

       孔子这又是一句了悟人性之言。人在悟出一些别人不懂的道理之后,道德思想上会自以为高人一等,对愚昧卑微的平庸之辈难免生出轻慢疏离之心。君子在人世间推行道义就是要和愚昧卑微的普罗大众打交道的,“交道”这个词寓义很好,交流求道的心得。离开这个群体,即便真的修成仙风道骨成了得道真人,顶多也就是《高士传》里的“神仙”高士,看起来高明,于世风无补无益。

        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其中是大有深意的,

    3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句牵出一件儒家千古公案: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论语》中的一段记载,大意是:孔子对曾参说,我一生奉行的大道可以“一以贯之”,曾参说:“我明白了。”曾参出来后门人问他孔子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出了那句名垂千古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并不就是“道”,子思勉强这样说——离“道”已经不远了(违道不远)。但毕竟还不是“道”。

      《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孔子也只讲“吾道一以贯之”,并不说“道”是什么。不是当老师的孔子故意要卖个关子,也不是学生曾参没学好领会错了传错了“道”,是“道”这东西孔子和老子一样无法精确表达。释迦牟尼对迦叶尊者的“拈花微笑”大概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所以才要“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孔子对曾子的传道可视为儒家版本的“拈花微笑的心印”,但曾子终久还是说出了“忠恕”两个字。

    曾参说的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子思纠正了老师曾参的说法,改为“忠恕违道不远”——虽然还不是“道”,但已经很接近了。

     “违道不远”本身就是一个“中庸”的说法。

      “忠恕”能够查的到的解释是:“忠”是尽心为人;“恕”是推己及人。

     对这个解释我是不能认同的。都去为别人了自己又该置于何地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听起来很美很高尚,现实中却未必行得通,否则,也就不会有“担米成仇”这个典故。

     我的理解是:“忠”是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抱定的那一颗求道“初心”,惟其如此,才会有“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那个“中”,忠于“中道”才能心有“中道”,并且“须臾不可离也”。

     “恕”是讲“中庸之道”对外如何运用的。

     《论语》中记载子贡问孔子的一句话:“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告诉子贡君子行道处世终身躬行的就是一个“恕”字,那么,“恕”会是孔子对曾参讲的“一以贯之”的那个“道”吗?

     还不能确切说是。“忠恕违道不远”——只是很接近了。子思讲得很清楚。

     “忠”是朝向内心忠实探求“中道”的路径,“恕”是以宽恕与包容之心向外推行“中道”的方法。西方文明演化出“宽容”精神要经历数十个世纪,直到上世纪初叶美国人房龙才写出一本《宽容》,比华夏文化晚了两千年。因为华夏文化本来就是“中庸”的,西方文明则是偏激的,他们的宽容一定要在激烈的争斗、博弈、妥协、平衡之后才会形成。这是题外话。

     对内的“忠”与对外的“恕”只是探求和推行“中道”的路径和方法,本身并不是“道”。能够以忠己之心求道,就终能怀道于心,达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而心有“中庸”;能以恕人之心行道,才能“发而皆中节”而达成和谐。“忠己”与“恕人”是求道与行道的关键,或者说“门户”,这和《道德经》里所讲的“玄之又玄”是从“无”到“有”的“众妙之门”是一致的。

     最后讲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人的眼睛天生就是向外看的,缺乏一个反向自我审视的角度,这会导致对别人的缺限审察得纤毫毕现,对自己的不足却又视而不见。据说美国一家调查机构做过一个“谁最有资格上天堂”的“问卷调查”,结果排名第一的得票84%,是“我”,排名第二的才是当年的“诺贝尔奖”得主。

     人性中有这个偏向自我的缺限,所以就必须要以宽恕包容之心来修正纠偏。

     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自己也不对别人去做——换位思考——这个新时代最时髦的思维方式,2500年前的中国古代圣贤已经可以玩得很“嗨”了。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在日常细微一言一行都要做到谨言慎行,有所不足不敢不自我加勉。说话做事留有余地,话不说尽事不做绝。说话时先要考虑能否做到,行为要顾及自己是怎么说的。

    这个标准是做圣人做标准,在这条路上是只有方向没有止境的。“道”的极致处即便圣人也有所不知。

    但谨言慎行只是谨慎于对中道的把握,不是谨小慎微的胆怯。过度的小心与对中道过度的极致追求本身也已不是中庸了。

      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大节上不超越界限,小节有所出入也是可以接受的。“忠恕”是一个大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偶尔不那么谨言慎行,话说得过头那么点,事办得欠缺那么点,倒也不用过度自我苛责。

      君子求道,内心是自由而光明的,不应自我拘执委曲求道。孔子七十之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内心的自由并不逾越道德规矩;王阳明临终只说一句“吾心光明”,真正伟大的心灵是不用向外寻找光明的,他自己内心就有。

      忠于内心,就已自性具足。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这一章是专讲君子应当如何自处的,文字很浅白,直正弄懂这一章,我用了二十年。

     “君子素其位而行”——就是说君子平时无论处于什么位置,说话做事都要和自己所处位置的身份地位相称,心里不能总惦记着“超越自我”,说话“抢麦克”,做事“抢镜头”,这样做一般都会“死得很难看”,在古代这种行为叫做“僭越”,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大不敬”罪行。

    先不要忙着指责在下等级观念封建思想,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岗位设计与职责划分,是不是也应该算是“位”呢?每个人都被要求在职责限定的范围内说话办事,也称为“履职”,是不是也算是“素其位而行”呢?

    周易谦卦卦辞也讲“君子思不出其位”,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古老智慧即便放在现代社会,也还是极具生命力的。

    下面的一段话举了几个“素其位而行”的特例:富贵、贫贱、夷狄、患难,富贵与贫贱是人生境况的两个极端,前文讲过的虞舜属于富贵的那一端,他可以“执乎两端,行其中于民”;颜回属于贫贱那一端,他也能够“见一善而拳拳服膺”,“疏食,饮水,居于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同样的圣贤,同样秉中道而行,位置分处富贵与贫贱两端,行事方式就会大相径庭。

      “中道”只有那一个,在不同的人生际遇里,分处于不是的人群阶层中,这个恰当适中的状态和方式又是各不相同的,中道隐藏在各阶层不同局面的纷乱混沌中,所以中庸才会很难,却又对任何一个层次的人群又都近得触手可及。

      “夷狄”在中国古代是野蛮落后的部族,类似于西方历史上的蛮族。代表文化正统的“中国”文明对落后的夷狄部族是有文化优越感而来的偏见和歧视的,孔子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生在文化先进优越的中国地区(孔子讲的中国是中华文化区域的概念,不是现代国家的概念),接受的是夷狄野蛮落后的思想观念,就与夷狄无异;生在野蛮落后的夷狄地区,按受的是“中庸之道”,仍还不妨做个君子。

      “中国”就是“中庸正统”,夷狄就是偏鄙蛮族,孔老夫子的道德境界超越常人不知有多少重了,这句话说得还是稍嫌不够“中庸”。内心先种下一个“重华轻夷”的念头,观念上先就已然偏了。

    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个武功奇功深藏不露的“扫地僧”,他在化解萧峰慕荣复两家恩怨时念过几句偈子:“圣贤畜生,一视同仁。汉人契丹,亦幻亦真……”——这样的思想才够得上中庸。

      和处于不同阶层的“富贵”与“贫贱”要“各行其道”一样,不同地域、文化也要“各行其道”,夷狄有夷狄的中庸之道,“中国”有“中国”的中庸之道,把“中国”行得通的那一套搬到夷狄,怕是也会寸步难行的。但中庸之道只有那一个,玩法各自不同而已。

    5

     “素患难则行乎患难”——患难之中也有“中道”,不只有“救命的稻草”,但人在患难之中最想抓住的,往往就是救命的那根稻草。

     患难之中尊道而行确实很难。患难之中、生死之间,人性中那些好的不好的东西都会涌现出来,不好的都还漂浮在上面。患难之中,往往正又是考验人性的时候。

     患难之中能克制住人性中不好的一面,找到恰当适中的应对之策,在上文列举的四种境况中,这一种是最难的。但是即便在生死存亡的患难之中,也还是有一条路可以行得通的。不是慷慨赴死的舍身取义,是真正的行得通。

     前些天刚刚读过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纳粹时期,犹太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和家人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和大多数不幸的人一样都被赶进纳粹毒气室,他在地狱般的集中营里幸运地活了下来,并创造出了“意义疗法”。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才能生存”——是他发现的集中营里惟一能生存下去的“中庸之道”。死去的人们大都先已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心先死了。

     除了以上罗列的四类,我认为还应该有一类——“素盗贼行乎盗贼”。

      听上去是够离经叛道的,我知道这样说容易遭人骂,但真相总是挺让人失望的。

    《庄子•胠箧》:“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贫道引这段话的意思是——庄子也是这么说的。

     “盗亦有盗”就是从庄子这段话来的。盗跖是春秋时著名的大盗,是鲁国大夫展禽(就是坐怀不乱那位)的兄弟,聚众九千人为盗,《庄子》里说孔子曾经去游说他,反倒被他一番数落理屈辞穷狼狈而归。

      庄子是在借盗跖的嘴揶揄孔子,用“盗亦有道”贬损儒家宣扬的圣贤之道。庄子无意中揭穿了一个真相。

      中庸之道是不问是非的,不论好人坏人为善为恶,在一定的情境和境遇中,一定会有一个恰当的方法,有一条适中的路,让你行得通。

      说说庄子这段话的大意:盗跖这个大盗的喽啰问他做盗贼有“为盗之道”吗?

      作恶的人内心也是有罪恶感的,对自己道德品质有些自我怀疑是正常的。但做任何事做得好内心都会有一个信守不疑的“道”,所以盗跖坚定地说“做什么事能没有道呢?”

      “凭空猜测屋里藏有什么,是圣明;率先进入房子里,是勇敢;最后逃出来,是义气;知道能不能行盗,是智慧;分赃均匀,是仁。”

    能做到圣、勇、义、智、仁这五点,才算是“得道”的大盗,这样做在做强盗这件事上固然是“盗亦有盗”,于作人的大节却是有亏,君子是不肯做的。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6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心中有一个根本,才能“无入而不自得”——无论人生遭际境遇如何,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持内心的平和。

     有了“无入而不自得”的淡泊与从容,居于上位不会欺陵下边的民众,居于下位不会去攀附上面的权贵,端正自己的行为而不去苛求别人,内心就不会有怨恨,对上不怨天,对下不尤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这句话里包含着对人性的洞悉,常人的习性是自己出了问题习惯于从别人那里找原因,这样当然不可能解决问题,自己还会在那里怨天尤人——因为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

    君子就要克服人性中的这个弱点,回到自我平静内心,择居平易之地静待属于自己的天命时运——居易以俟命。平庸常人反倒不甘心平庸,总想着走捷径用非常手段取得成功——“万一成功了呢?——这叫做“行险以侥幸”。

     我个人内心里非常赞赏君子的“素其位而行”,尽管自己并没真的做到过几次;也很向往“居易以俟命”的宁静与淡泊,淡泊倒是常有而宁静却不常有。

     “小人行险以侥幸”当然不好,这些年却目睹了太多这样的“侥幸”,“侥幸”成了常态,还能算是侥幸吗?

     倒是甘心学做君子学会了淡泊宁静,十一年来一直还在原地“俟命”,我甘心吗?我不甘心吗?

      甘心不甘心,十一年也就这么过来了。“在上不陵下,在下不援上”,这两点是做到了。近五年了都不知道还不知道上级领导的手机号,下级员工却可以在任何时给我打电话,事业说不上成功内心还是很坦然的。重要的是——越来越活成了我自己。

      人生成功有功利的维度,这是一个外向大众的维度,人人内心都有一个衡量的尺度,人人都在忘我追逐,追逐成功了的不是快乐,是空虚与盲目,要不断以新的更大的成功来添补前面留下的坑。

      另一个是思想的维度,这是一个内向自我的维度。“君子忧道不忧贫”,得道的内心是快乐而充实的,不需要借外物来添充,所以才会有“君子素其位而行”。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察的人生不值得话。”

      孔子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王阳明困顿到死还在说:“吾心光明,夫复何言。”

      弘一大师李叔同的临终偈语是:“花开春满,天心月圆……”

      我相信我已经看到了人生的真相——作为君子,人生“功利的成功”不是目的,活出人生的意义才是。得道的心是自由而快乐的,人性中原本就蕴含了来自天道的光辉,值得人以一生的光阴去寻找。

        让来自人性深处的光辉照亮自己、温暖人们,这样的愉悦是无以明状的,大到整个世界、古往今来容纳不下,小到可以存放在世间任意一个卑微人生的内心深处……

      “世若无仲尼,万古如长夜”……第二章,中庸之道的俗世之用

    1

      孔子喟叹中道不行,还从两个维度揭示了中道不行的根源:

    “知(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

      冯友兰认为前者是讲在功利的维度上“行道”,后者是讲在道德的维度上“明道”。

      并不是一心一意求道悟道就一定能够达到“中庸其至矣乎”的极致,多数人即便勤修一生也还是连“中道”的边儿都摸不到。再说一遍,“中庸其至矣乎”说的极致(至)不是说一个“顶点”,而是一个恰当适中的境界,是一个“度”。 

      “顶点”是众目睽睽明显可见的,“度”却是可感而不可见的。孔子要到七十之后才能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可见“中道”的极致是多么难于把握。

      有智慧的人会把事情做过了头,愚昧的人做事又不到位,做过头和做不到位同样不合中道。这是从功利上讲的。

      贤德的人容易好得过了头,不肖之徒又会坏得人格有亏欠,道德品质有缺损的人格当然是不好的,品德好得过了头和品德有欠缺是一样的,这话就让人难于接受了。幸好是千古圣人孔子说的。

    《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子贡与孔子的对话:

    “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是子张,名颛孙师;“商”是子夏,名卜商。

      子贡问老师这两个同学哪一个更贤明,孔子说:“子张贤明太过,子夏却有所不及。”

      子贡说:“这么说是子夏比子张更加贤明吗?”

      孔子于是说出了那句传颂千古的名言:“过犹不及。”

      即便是道德贤明这样一件看起来无比“高大上”的事,做得过了头和有所欠缺从结果上来看也是一样的。

      宋襄公就是一位仁义道德讲得过了头的君王。在与楚国的“泓水大战”中,宋襄公谨守“仁义的军礼”,不肯在楚军渡河之时“半渡而击”,不肯在楚军列阵未稳之时突然掩袭,结果反倒被列好阵势的楚军趁势掩杀过来,宋军大败而回,一战丢掉春秋霸主地位,落下千古笑柄。

       孔子说破了一个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的真相——仁义道德讲过了头也是要坏事的。

      生活中有很多诸如此类死板僵化的固执“君子”,只会死守一个僵化的原则,不知变通还一味守旧,这样的人不能成事却会误事。

      误事和把事做坏的损害是一样的

    2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这是一句初听平易细思又极具妙味的比喻。

      生活中的日常琐事、饮食男女,“中道”就在其中,就像《庄子.知北游》里讲的“道在砖石、瓦砾、稗草、便溺中”,“中道”很平易却又很难把握,仿佛饮食的调味一样,苦辣酸甜咸人人舌头都有感觉,饭好不好吃一尝就知道,但五味如何调和火候如何把握,除了厨师之外,天天吃饭的人没几个知道的。

      “中道”也就在那里,庸庸碌碌中的人同样没几个能“知道”的,除了圣人、君子。

      舜帝就是这样的圣王。

      子曰:“舜其大知(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孔子赞叹虞舜是有大智慧的圣王,他对舜的赞扬只有短短三句二十一个字,内容却非常丰富,很耐琢磨。

      “好问”是一个领导人最可贵的品质。作为最高领导人,“话语权”在手,噢不,在口,很少有人能克制住“说了算”的冲动,最常见的情形是:领导在那里讲还喜欢有人围绕着满怀敬意地听,掌声不热烈、点赞的“表情包”不生动他还不满意,这样的领导是不会去问的,甚至都不耐烦好好听人说话。

      会说话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力,会听话才是。只有肯于倾听、善于听话,才会有人对你说实话,尤其当领导的,别人都害怕在你面前说错话,轻易就不敢说实话,当领导的想了解实情,就一定要去问。领导永远是离事实最远的那一个,不经常主动去问,就永远也见不到真相。

      仅仅会问还不行,还要善于辨别,也就是“察”;“迩言”有一个解释是“浅近的言语”,意思是说虞舜善于从别人浅近的话里分析发现深意。

      对君王而言最应该审察辨别的显然更应该是身边人的话,领导身边总是会围绕着一些人,这些身边人的话背后一般都跟着一个并不单纯的目的,有些还会为某些利益或势力代言,现代政治中围绕权力也还在不断上演着同样的剧情,所以越是“身边人”的话越是要好好审察辨别——“好察”。

      审察辨别是为了辨善恶的,但接下来孔子却又赞誉虞舜能“隐恶而扬善”,作为最高领导难道不应该“惩恶扬善”以“正风肃纪”吗?“扬善”无疑是正确的,作为圣王的虞舜为什么还要“隐恶”?孔子这样的圣人还要赞誉他,对“恶人”不是打击揭露,而是隐瞒他们的恶行,这不正是孔子自己所不齿的“乡愿”,是“德之贼”吗?

    “隐恶扬善”正是圣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先澄清一个概念,“隐恶扬善”决不是对“恶人”与“恶行”的包蔽与袒护,而是不去泄漏别人不好的言行,而对善言美行却要大加宣扬。以此抑恶扬善。

      对最高领导而言,他公开宣扬赞颂的,就是倡导的方向,就足以起到“劝善”的效果。对不那么美好的“恶言恶行”也不用亲自鞭鞑讨伐,不去提那些人与事就可以了。领导总不去理会的人与事自然就会淡出公众视线,直至消失。领导非要亲自去“揭恶”就“过了”。这个词里已经暗含了“中庸之道”,要用心去体察。

      “善”与“恶”不仅是道德层面的,还有功利层面的寓意。治国理政和管理之事中,对治理是有帮助的,效果是好的,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善恶”就只是个方法而无关道德。在这种情况下,当领导的听到一些不好的意见和效果不佳的“恶”的方法,还能去宣扬是谁出的馊主意吗?那样的话还有谁敢出主意说真话吗?

      即便道德层面的“善恶”,也还有个人好恶的偏差。领导人的个人偏好切忌带到治理之事中,尤其不要体现在选人用人上。刘邦灭楚后分封功臣时,听取张良的劝告封赏他最讨厌的一个叫雍齿的人,就用这个方法才稳定了功臣队伍的人心。

    3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这一句是在讲虞舜治理民众的“中庸之道”,“执其两端”是哪“两端”?这是关键问题,一定要刨根问底。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句歌词:“善恶分开两边……”

      没错,两端就是善与恶,帝王治理邦国、管理民众,好的坏的正面的反面的都要听一听,自己要善于辨别但是也不应该偏向一边。

      治理民众关键在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喜欢讲“仁”,“仁”字拆开来是“二人”,寓意也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仁者爱人”,不能只爱好人不爱坏人,“爱”的是不分好坏的“人”。孔子还说过一句话:“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老子也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孔子比老子多了点人文精神——“爱”——人和其它宇宙万物还是有一点不同的,“爱”肯定是其中的一点。所以,在老子与孔子之间,我也更“爱”孔子多一些。

      现在可以讲“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件事了。治理邦国管理民众是“善政”还是“恶政”,是从功利角度以结果考量的,有一句小品里的台词——“不看广告看疗效”——就是这一思维的生动表达。

      考量是在功利的角度,评判却又在道德的维度 ,这是一个认知上的错觉——道德上高尚正确的政策就一定是“善政”——这是一个很容易滑进去的“公众认知误区”。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篡汉的王莽就应该是历史上又一位伟大的圣王,因为王莽追求的正是远古圣王的“王政”,效法的也是儒家圣贤的典范“周公”,如此高尚的理想换来的是民生凋弊天下大乱,短短十几年他的新朝就遭到颠覆成了“旧朝”,他自己也被描绘成为史上最大的伪君子。白居易说他“王莽谦恭未篡时”。

      道德高尚的“善政”不一定就必然收获一个好的结果,经常会遇到把事办砸了的领导说自己“出发点是好的”,这样讲并不一定就是推卸责认,是他还陷于“认知误区”里爬不出来。道德的高尚远没有认为的那么重要,把方法用对把事做对了才重要。

      对的方法由何而来?

      这就又要回到开头那句话:“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好的与不好的,善的与恶的,人性中善的一面与恶的一面,这相对的“两端”的诉求都掌握了,用中间“中性”的,不偏左也不偏右,不过激也不过缓,用两面都照顾到的政策治理民众,这样的政策不是最高尚的,却是最适用的。

    要特别指出的是,“中”不是“正中间”,是适中与适度。这个“度”又在哪里?

     “善”与“恶”各有势力,博弈的平衡点就是“中”,从这个意义上讲“中”也就是均衡的状态。用“道家”的说法就是“天钧”。《庄子.齐物论》里对“天钧”是这么说的:“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成玄英 疏:“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 圣人要“和之以是非”,“是”与“非”就在那里,如同“善”与“恶”,即便圣人也不能去非而存是,但却可以调和,以达到自然均平的状态,这和中庸里的“以中取和”是一致的。结果就是“是非善恶”可以“两行 。”

    权力的作用原本就在于平衡。

    “权”的繁体为“權”,从木从雚,衡器。本义:黄花木,因其坚硬、难以变形,被用于秤之杆、锤之柄、拄之杖。引申:衡器、权衡。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权力不是用来塑造道德捍卫正义的,而是用来掌握平衡的,权力不能用偏了用过了,否则就会失衡乃至失控,出现王莽“新朝”那样的悲剧结果。

    胡适之说过一句话:“妥协比自由更重要。”

    是讲西方民主制度的,自由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核心精神,他却说更重要的是妥协。只有各方势力在博弈中妥协,才会形成政治力量均衡的平稳治理的状态。

      西方政治制度做得好了也是符合中庸之道的。

    4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讲完了能以“中道”治理民众的圣王,接着再讲对“中庸”之道视而不见、用而不知的凡人(我不喜欢用“小人”这个称谓)。

      凡夫俗子不知道中道为何物,却又喜欢说自己知道,越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越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所谓“无知者无畏”,这也是人性,下面的话是圣人对人性的了悟之言。

      罟(gǔ)是捕兽的网;擭(huò)是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

      愚昧的人们往往被驱赶到兽笼罗网一样的陷阱里,也还不知道应该躲避(辟同避),还在说“予知”(我知道),总说“我知道”的人身处险境自己也不会觉察的。这就叫做“至死不悟”。

      人生其实处处都有罗网陷阱,即便现代文明社会中,生存安全环境有了保障,职场之中、商场之上,不也处处都有陷阱罗网,只是身陷其中自己兀自浑然不觉。

      并不是真的有那么一个人用鞭子驱赶,把我们“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驱使我们陷入陷阱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无知,并且还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人皆曰‘予知’”,明明很无知还觉得自己认为的都是正确的,就这么被自己的无知和固执带进沟里去。

      人生事业的路上其实处处都是陷阱,同一个场景中,行得通的路也就那么一条——恰当适中的“中庸之路”。

      “中庸”其实并不难,普罗大众凡夫俗子也都可以“择乎中庸”,问题在于不能坚持——“不能期月守也。”

      孔子这里讲得还是客气的,他最欣赏的学生颜回能够“三月不违仁”,他就要大加赞赏,其他的学生也够得上贤人的标准了,也就勉强能坚持数天满月(日月而已)。

      常人的“择乎中庸”是心里没有,口头上说“予知”,内心里却没有装下一个“中”,没有内心的认同就不会有行动上的坚守,一个月还是说多了的……

    5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上一回刚讲到颜回“三月不违仁”,这一回颜回就来了。

      常人即便能“择乎中庸”,也不能坚守一个月(期月守),颜回则是“得一善”就谨记在心,不让它失去。圣贤和普通人的区别不是选择“中庸之道”的智慧,而是能不能谨守于心。《中庸》开篇就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颜子“拳拳服膺”是为了谨守“中道”,常人不能“期月守也”就只能与“中道”擦肩而过,陷于罗网陷阱而不自知。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孔子这句总结性的话不是总结如何感悟“中庸之道”的,而是总结“中庸之道”是如何不可能的。

      孔子讲了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天下国家的治理。“均”就是“平”,治理家国天下能够让百姓感觉到均平,这是要具备“把一碗水端平”的能力的,内心有大公,才能治理无偏私:第二件事是讲官爵俸禄的。官爵代表权力,俸禄代表财富,这两样从古以来就是“人之大欲”,能看得破的没几个,看破了而又能坦然放弃的更是少之又少,孔子自己就是那“少之又少”的一个。只要与道不合立即辞官而去,宁可周游列国开馆课徒,也不肯在朝堂之上滥位苟且;第三件事是“蹈白刃”。“白刃”就是利刃,脚踏利刃向前是需要非凡勇气的,云南苗族就有一个古老相传的表演项目——上刀山,虽然看起来惊险万分令人胆寒,但毕竟还是有勇敢者在表演,一代一代还在传承。

      孔子讲这三件事的难度其实是每况愈下的,第一件需要大公之心,第二件需要克制私欲,第三件需要无畏勇气。我个人以为还是公心离“中道”最近。

    这三件事都能做到已经是非常鲜见的超常之人了,但还是不足以把握中庸之道——中庸不可能也!

      

    第三章、如何做君子

    1

      故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上一部分是在讲中道如何之难,做得到、行得通是如何的不容易,举出一个远古圣王虞舜,一个平民圣贤颜回,其余多是驱于罗网而不自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的芸芸众生。

      在引述孔子的话总结的时候,讲的却又不是如何去践行中道,而“中道”以是如何做不到。做不到的事还要费那个心思去讲吗?

      从第十章开始,子思专讲立志于求道、行道的君子该如何践履“中庸之道”。

      第一个问题是“强”。这里要从“子路问强”讲起。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中性格最见刚强的一位,所以他才会问“强”。生活中有一类人和子路一样性格刚烈,这类人解决问题习惯于用“强”,看起来很痛快感觉也很爽,结局往往却不怎么好。《道德经》里讲:“强梁者不得其死”。这句话后来果然应在了子路身上。这是题外闲话。

      做人个性刚强做事用强,本身就已经偏离了中道的根本。孔子教给子路什么才是真正的“强”。

      “衽金戈,死而不厌”这类“马革裹尸还”的豪气只是表面强悍的刚强,君子的强则是内心的强大,是“宽柔以教,不报无道”——以宽宏而柔和的态度教化人,对无理而不合道的言行也不去报复。

      仅仅这八个字,性格懦弱的人也能做得到。君子的“不报无道”不是不敢,也不是不屑,是不值。

      真正强大的不是血气之勇,是来自人格深处的坚定与从容。

      “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依,遁世不见知而无闷”,这才是君子的“强”。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是君子的“和”,但又不是“知和而和”。君子和以处世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却也不会因此流于庸俗而丧失立身的根本。

      君子立身的根本就是“中立不依”——以中道立身而不偏向任何一边。以这样的人格立身才可能做到——国家有道时至死不改志向;国家无道时至死不改节操;秉道而行不为世人所了解认同也不会苦闷抱怨,内心坦然隐逸于世人群中。

      无强无惧亦无怨,这才是君子应当苦心修炼的坚强人格。

    2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费”有按“弥漫”解释的,我个人更认同这个解释。

     “君子之道费而隐”的含义是:君子追求的天道法则弥漫散布于宇宙万物万事之上,却又隐微难见,愚夫愚妇在情境相合的时候,也能够偶尔了解并按照道义法则行事;达到中道的极致精微处,即便是圣人也有所不能感悟并且不能尊道而行的。庄子所说的“人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在这里也用得上。

      以天地之广大,人还是有不能满足的,可见“道”是大过天地的,天地运行也须遵循大道法则,这和《道德经》里描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一致的。可见对“道”的认识儒家与道家并无本质不同。

     圣人之心是向道而生的,在心与“道”相合为一的时候,就可以感察到“道”的极致。“君子语大”和“君子语小”说的 是“道”在“大”和“小”两个方向的极致,在“道”的极致精微处,大可以大到天下无所承载,小能够小到天下无可破开者,这和庄子所说的“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是一致的。

      天道不会疏离任何一个凡人。

      孔子讲的“道不远人”和老子讲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各自讲了天道的一面,老子讲的是天道法则对宇宙万物的一视同仁(老子是不肯讲仁的,勉强借用这个词意表述),孔子也讲“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对老子的说法他应该也是认同的。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道不远人”是孔子发现的天道法则的另一面,对宇宙万物固然还是一无偏私,却也不会疏离任何一颗向道之心。

      天道无私人心却有知,人心是可以感知、感应天道法则的。老子的“天地不仁”讲的是“自然法则”,孔子的“道不远人”讲的是“人文法则”。只要存心天“道”,“道”便会接纳任何一颗即使卑微的向道之心,这是“人文法则”相对于“自然法则”温情的一面,相比于自然法则的冰冷坚硬,贫道更倾向于向往“人文法则”的柔软与温情。因此,就更爱孔子多一点。

      既然天道都不会疏离凡夫俗子,君子依天道而行人事,就应该效法天道法则,不应该排斥凡俗疏离卑微,心里一有这个念头自身就已经不在“道”上,也就无以为道了。

       孔子这又是一句了悟人性之言。人在悟出一些别人不懂的道理之后,道德思想上会自以为高人一等,对愚昧卑微的平庸之辈难免生出轻慢疏离之心。君子在人世间推行道义就是要和愚昧卑微的普罗大众打交道的,“交道”这个词寓义很好,交流求道的心得。离开这个群体,即便真的修成仙风道骨成了得道真人,顶多也就是《高士传》里的“神仙”高士,看起来高明,于世风无补无益。

        孔子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其中是大有深意的,

    3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句牵出一件儒家千古公案: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论语》中的一段记载,大意是:孔子对曾参说,我一生奉行的大道可以“一以贯之”,曾参说:“我明白了。”曾参出来后门人问他孔子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出了那句名垂千古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恕”并不就是“道”,子思勉强这样说——离“道”已经不远了(违道不远)。但毕竟还不是“道”。

      《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所以孔子也只讲“吾道一以贯之”,并不说“道”是什么。不是当老师的孔子故意要卖个关子,也不是学生曾参没学好领会错了传错了“道”,是“道”这东西孔子和老子一样无法精确表达。释迦牟尼对迦叶尊者的“拈花微笑”大概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所以才要“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孔子对曾子的传道可视为儒家版本的“拈花微笑的心印”,但曾子终久还是说出了“忠恕”两个字。

    曾参说的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子思纠正了老师曾参的说法,改为“忠恕违道不远”——虽然还不是“道”,但已经很接近了。

     “违道不远”本身就是一个“中庸”的说法。

      “忠恕”能够查的到的解释是:“忠”是尽心为人;“恕”是推己及人。

     对这个解释我是不能认同的。都去为别人了自己又该置于何地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听起来很美很高尚,现实中却未必行得通,否则,也就不会有“担米成仇”这个典故。

     我的理解是:“忠”是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抱定的那一颗求道“初心”,惟其如此,才会有“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那个“中”,忠于“中道”才能心有“中道”,并且“须臾不可离也”。

     “恕”是讲“中庸之道”对外如何运用的。

     《论语》中记载子贡问孔子的一句话:“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告诉子贡君子行道处世终身躬行的就是一个“恕”字,那么,“恕”会是孔子对曾参讲的“一以贯之”的那个“道”吗?

     还不能确切说是。“忠恕违道不远”——只是很接近了。子思讲得很清楚。

     “忠”是朝向内心忠实探求“中道”的路径,“恕”是以宽恕与包容之心向外推行“中道”的方法。西方文明演化出“宽容”精神要经历数十个世纪,直到上世纪初叶美国人房龙才写出一本《宽容》,比华夏文化晚了两千年。因为华夏文化本来就是“中庸”的,西方文明则是偏激的,他们的宽容一定要在激烈的争斗、博弈、妥协、平衡之后才会形成。这是题外话。

     对内的“忠”与对外的“恕”只是探求和推行“中道”的路径和方法,本身并不是“道”。能够以忠己之心求道,就终能怀道于心,达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而心有“中庸”;能以恕人之心行道,才能“发而皆中节”而达成和谐。“忠己”与“恕人”是求道与行道的关键,或者说“门户”,这和《道德经》里所讲的“玄之又玄”是从“无”到“有”的“众妙之门”是一致的。

     最后讲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人的眼睛天生就是向外看的,缺乏一个反向自我审视的角度,这会导致对别人的缺限审察得纤毫毕现,对自己的不足却又视而不见。据说美国一家调查机构做过一个“谁最有资格上天堂”的“问卷调查”,结果排名第一的得票84%,是“我”,排名第二的才是当年的“诺贝尔奖”得主。

     人性中有这个偏向自我的缺限,所以就必须要以宽恕包容之心来修正纠偏。

     不希望别人对自己做的,自己也不对别人去做——换位思考——这个新时代最时髦的思维方式,2500年前的中国古代圣贤已经可以玩得很“嗨”了。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在日常细微一言一行都要做到谨言慎行,有所不足不敢不自我加勉。说话做事留有余地,话不说尽事不做绝。说话时先要考虑能否做到,行为要顾及自己是怎么说的。

    这个标准是做圣人做标准,在这条路上是只有方向没有止境的。“道”的极致处即便圣人也有所不知。

    但谨言慎行只是谨慎于对中道的把握,不是谨小慎微的胆怯。过度的小心与对中道过度的极致追求本身也已不是中庸了。

      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大节上不超越界限,小节有所出入也是可以接受的。“忠恕”是一个大原则,在这个基础上,偶尔不那么谨言慎行,话说得过头那么点,事办得欠缺那么点,倒也不用过度自我苛责。

      君子求道,内心是自由而光明的,不应自我拘执委曲求道。孔子七十之后“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内心的自由并不逾越道德规矩;王阳明临终只说一句“吾心光明”,真正伟大的心灵是不用向外寻找光明的,他自己内心就有。

      忠于内心,就已自性具足。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这一章是专讲君子应当如何自处的,文字很浅白,直正弄懂这一章,我用了二十年。

     “君子素其位而行”——就是说君子平时无论处于什么位置,说话做事都要和自己所处位置的身份地位相称,心里不能总惦记着“超越自我”,说话“抢麦克”,做事“抢镜头”,这样做一般都会“死得很难看”,在古代这种行为叫做“僭越”,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大不敬”罪行。

    先不要忙着指责在下等级观念封建思想,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岗位设计与职责划分,是不是也应该算是“位”呢?每个人都被要求在职责限定的范围内说话办事,也称为“履职”,是不是也算是“素其位而行”呢?

    周易谦卦卦辞也讲“君子思不出其位”,几千年沉淀下来的古老智慧即便放在现代社会,也还是极具生命力的。

    下面的一段话举了几个“素其位而行”的特例:富贵、贫贱、夷狄、患难,富贵与贫贱是人生境况的两个极端,前文讲过的虞舜属于富贵的那一端,他可以“执乎两端,行其中于民”;颜回属于贫贱那一端,他也能够“见一善而拳拳服膺”,“疏食,饮水,居于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同样的圣贤,同样秉中道而行,位置分处富贵与贫贱两端,行事方式就会大相径庭。

      “中道”只有那一个,在不同的人生际遇里,分处于不是的人群阶层中,这个恰当适中的状态和方式又是各不相同的,中道隐藏在各阶层不同局面的纷乱混沌中,所以中庸才会很难,却又对任何一个层次的人群又都近得触手可及。

      “夷狄”在中国古代是野蛮落后的部族,类似于西方历史上的蛮族。代表文化正统的“中国”文明对落后的夷狄部族是有文化优越感而来的偏见和歧视的,孔子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

      生在文化先进优越的中国地区(孔子讲的中国是中华文化区域的概念,不是现代国家的概念),接受的是夷狄野蛮落后的思想观念,就与夷狄无异;生在野蛮落后的夷狄地区,按受的是“中庸之道”,仍还不妨做个君子。

      “中国”就是“中庸正统”,夷狄就是偏鄙蛮族,孔老夫子的道德境界超越常人不知有多少重了,这句话说得还是稍嫌不够“中庸”。内心先种下一个“重华轻夷”的念头,观念上先就已然偏了。

    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个武功奇功深藏不露的“扫地僧”,他在化解萧峰慕荣复两家恩怨时念过几句偈子:“圣贤畜生,一视同仁。汉人契丹,亦幻亦真……”——这样的思想才够得上中庸。

      和处于不同阶层的“富贵”与“贫贱”要“各行其道”一样,不同地域、文化也要“各行其道”,夷狄有夷狄的中庸之道,“中国”有“中国”的中庸之道,把“中国”行得通的那一套搬到夷狄,怕是也会寸步难行的。但中庸之道只有那一个,玩法各自不同而已。

    5

     “素患难则行乎患难”——患难之中也有“中道”,不只有“救命的稻草”,但人在患难之中最想抓住的,往往就是救命的那根稻草。

     患难之中尊道而行确实很难。患难之中、生死之间,人性中那些好的不好的东西都会涌现出来,不好的都还漂浮在上面。患难之中,往往正又是考验人性的时候。

     患难之中能克制住人性中不好的一面,找到恰当适中的应对之策,在上文列举的四种境况中,这一种是最难的。但是即便在生死存亡的患难之中,也还是有一条路可以行得通的。不是慷慨赴死的舍身取义,是真正的行得通。

     前些天刚刚读过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纳粹时期,犹太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和家人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和大多数不幸的人一样都被赶进纳粹毒气室,他在地狱般的集中营里幸运地活了下来,并创造出了“意义疗法”。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才能生存”——是他发现的集中营里惟一能生存下去的“中庸之道”。死去的人们大都先已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心先死了。

     除了以上罗列的四类,我认为还应该有一类——“素盗贼行乎盗贼”。

      听上去是够离经叛道的,我知道这样说容易遭人骂,但真相总是挺让人失望的。

    《庄子•胠箧》:“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耶?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

     贫道引这段话的意思是——庄子也是这么说的。

     “盗亦有盗”就是从庄子这段话来的。盗跖是春秋时著名的大盗,是鲁国大夫展禽(就是坐怀不乱那位)的兄弟,聚众九千人为盗,《庄子》里说孔子曾经去游说他,反倒被他一番数落理屈辞穷狼狈而归。

      庄子是在借盗跖的嘴揶揄孔子,用“盗亦有道”贬损儒家宣扬的圣贤之道。庄子无意中揭穿了一个真相。

      中庸之道是不问是非的,不论好人坏人为善为恶,在一定的情境和境遇中,一定会有一个恰当的方法,有一条适中的路,让你行得通。

      说说庄子这段话的大意:盗跖这个大盗的喽啰问他做盗贼有“为盗之道”吗?

      作恶的人内心也是有罪恶感的,对自己道德品质有些自我怀疑是正常的。但做任何事做得好内心都会有一个信守不疑的“道”,所以盗跖坚定地说“做什么事能没有道呢?”

      “凭空猜测屋里藏有什么,是圣明;率先进入房子里,是勇敢;最后逃出来,是义气;知道能不能行盗,是智慧;分赃均匀,是仁。”

    能做到圣、勇、义、智、仁这五点,才算是“得道”的大盗,这样做在做强盗这件事上固然是“盗亦有盗”,于作人的大节却是有亏,君子是不肯做的。

    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6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心中有一个根本,才能“无入而不自得”——无论人生遭际境遇如何,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保持内心的平和。

     有了“无入而不自得”的淡泊与从容,居于上位不会欺陵下边的民众,居于下位不会去攀附上面的权贵,端正自己的行为而不去苛求别人,内心就不会有怨恨,对上不怨天,对下不尤人。

     “正己而不求于人”——这句话里包含着对人性的洞悉,常人的习性是自己出了问题习惯于从别人那里找原因,这样当然不可能解决问题,自己还会在那里怨天尤人——因为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

    君子就要克服人性中的这个弱点,回到自我平静内心,择居平易之地静待属于自己的天命时运——居易以俟命。平庸常人反倒不甘心平庸,总想着走捷径用非常手段取得成功——“万一成功了呢?——这叫做“行险以侥幸”。

     我个人内心里非常赞赏君子的“素其位而行”,尽管自己并没真的做到过几次;也很向往“居易以俟命”的宁静与淡泊,淡泊倒是常有而宁静却不常有。

     “小人行险以侥幸”当然不好,这些年却目睹了太多这样的“侥幸”,“侥幸”成了常态,还能算是侥幸吗?

     倒是甘心学做君子学会了淡泊宁静,十一年来一直还在原地“俟命”,我甘心吗?我不甘心吗?

      甘心不甘心,十一年也就这么过来了。“在上不陵下,在下不援上”,这两点是做到了。近五年了都不知道还不知道上级领导的手机号,下级员工却可以在任何时给我打电话,事业说不上成功内心还是很坦然的。重要的是——越来越活成了我自己。

      人生成功有功利的维度,这是一个外向大众的维度,人人内心都有一个衡量的尺度,人人都在忘我追逐,追逐成功了的不是快乐,是空虚与盲目,要不断以新的更大的成功来添补前面留下的坑。

      另一个是思想的维度,这是一个内向自我的维度。“君子忧道不忧贫”,得道的内心是快乐而充实的,不需要借外物来添充,所以才会有“君子素其位而行”。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察的人生不值得话。”

      孔子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王阳明困顿到死还在说:“吾心光明,夫复何言。”

      弘一大师李叔同的临终偈语是:“花开春满,天心月圆……”

      我相信我已经看到了人生的真相——作为君子,人生“功利的成功”不是目的,活出人生的意义才是。得道的心是自由而快乐的,人性中原本就蕴含了来自天道的光辉,值得人以一生的光阴卜卜去寻找。

        让来自人性深处的光辉照亮自己、温暖人们,这样的愉悦是无以明状的,大到整个世界、古往今来容纳不下,小到可以存放在世间任意一个卑微人生的内心深处……

      “世若无仲尼,万古如长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之用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xb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