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15年5月26日,下载的银河证券app,开了证券账户,第二天还特意去了建设银行办了一张卡,把钱转入。开通后就焦急的等待着,打了客服电话,什么时候可以交易,还好第二天就可以交易,买卖股票了,新鲜的趋势下,看着红红绿绿的股票,迫不及待的想可以赚钱了。于是便极力搜索着自以为很好的股票。因为不懂,只觉得股票可以赚钱,我就是奔着钱来的,之前也听过朋友,同事聊起过关于股票的总总,而实际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股票,没有看过一本关于投资股票的书。
自己在没有知识下,只能用人类天生富有的感觉开始交易了,我在跌的最多的,价格最便宜的,几块钱的股票里去淘金,因为我觉得自己资金有限,买入便宜的能多买点,价格低的上涨空间也大,不会错。
自己在15年5月28日冲进股市的,可在六月初股市就开始了大跌,股灾来袭。两三天的盈利让自己不知身在何处,觉得遍地黄金白银啊,只要自己不贪每天及时落袋为安,就可以了。可后来的行情,不到十天就亏损了二三十个点,后来心真的放在冰窟窿里了,忍心割肉卖了。
随后便开始了,自我学习,看了很多股票书籍,炒股必读,炒股入门,价值投资,成长股,趋势交易,技术交易,量价交易,等等。
到了16年,自己试着又踏入股市,买了点,总是涨少跌多,握着不放它就跌,卖出股票总是连连飘红,让人悔恨,痛苦和无奈。到底怎么了,自己无法控制任何股票,只能听天由命,这种无法确定的不安,让自己不能适应,渐渐地失去了耐心和起初得新鲜,还有赚钱的美梦。
起初每天看着起起落落的价格线,跌宕起伏的心情,也是阴晴不定,神经兮兮的,这么下去感觉要把人搞傻了!
时间久了习惯后,变得不需要看盘了。赚钱不易,便把钱转了出来,只留一点点。此时自己把目光投向了基金。自己在空闲时读了五六本基金书后,开启了基金定投。
首先,基金要比股票风险要小,是分散型投资,加上是专门的基金经理管理,资金第三方托管,比自己要更优。
在短暂的股票交易中,自己也体会到,一个毫无疑问的问题,就是预见未来比看清现在更加困难。
其中《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指出,投资中最重要的不是追求伟大的成功,而是避免重大错误。最重要的不是关注未来,而是关注现在。最重要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认识到未来无法预测,但可以先做好准备。
尤其是最危险的不是波动性风险,而是永久损失的可能性风险。
投资最怕的血本无归,从一归零,在从零开始变成一,就变得难了许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关键是资本得积累是需要时间的,逐步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基金定投三年左右,虽然每年差不多有七八个点的复利,但还是不高,但基金阶段性波动幅度很大,也常常碰到基金持仓的的股票里爆雷,影响基金收益。所以自己还是常常不安。为了安心,还是想找更让人放心的投资品。
所以后来自己逐渐偏向去研究学习债券,读了一些书后,便在18年底前后,开始在自己的投资中,配置一些国债,随着未来是低利率时代,长期的国债确实是不错的东西,比其他理财产品更安全,长期收益基本可以抵消通胀问题,还略有增值,外加一些可转债,具有债权性,股权性,可转换性,混合配置下来风险降低了许多,但收益却没有随着下降,反而增长。
道路走的虽不长,但目前在尝试学习中,最起码开了个好头,让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也逐步完善了解决了大家常说的资产配置问题吧!
最近回想来,发现自己从开始的傻大胆,渐渐地变的胆子越发小了。可能是因为,常看到每篇理财投资文章后面标注,“投资(理财)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潜移默化在潜意识里,起了作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