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九·二七】
从弟凤仪《旅店》云:“迎面有山皆客路,问心无日不家乡。”吕柏岩有句云:“天果有涯行易尽,家虽无路梦常通。”
从弟,音cóng dì,亲属(宗亲)称谓。古人从血缘脉络或礼法脉络出发,称共曾祖父不共父亲(属平辈)的亲属中年幼于己的男性为从弟,此为旧义。据《宋书·武帝本纪》行文记述,从弟的亲疏远近当介于弟、族弟之间,疑其分属大功、小功两种丧服。在《尔雅》中从弟分述成二种:从祖弟(若不共祖父)和从父弟(若共祖父)。从弟作为称谓,单独用时有五个基本特性:平辈、男性、年幼于己、亲疏不定,不考虑称呼方的性别。今多称之为“堂弟”,但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如果伯父、叔父去别人家入赘,在妻子家住,所生的孩子随妻子姓。那么他们的孩子就不是堂亲了,不能称“堂弟”,而是从弟,若比自己年长,或称从兄。
袁凤仪,袁枚的从弟。其他不详。
吕柏岩,不详。《随园诗话·卷十三·七〇》:中州吕柏岩诗云:“朔风烈烈知何意?不许江春入得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