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是“波澜”,驾着小舟感受两岸连山。
日常背书也能激起浪花。初一下马上要开始上新课了,那一个晚自习注定不简单。一个两个拿着语文书就往办公室奔去,那种激情让人感觉不去就像在瀑布下流使劲往上划似的。办公室里充满了我班同学背书的声音,有互相背的,有捂耳小声背的,还有面对门口背的。凑巧的是大家都要先背《木兰诗》。我背了好久,不是框架背不下,而是第一次把“坐我西阁床”背成了“坐我西格窗”,第二次似乎是过于着急了忘了背“关山度若飞”。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把床说成窗,第二次也背成了这样,只是改过来了而已。同学们越背越多,我也背的差不多了,只是外国诗二首一直没背。我就像一块瀑布中的石头,已经习惯打磨,但也冲不下去。直到必须要背了,才去解决。
可不单单只有语文,英语更是激烈。英语课还有一分钟左右结束,观察一下,有的同学腿已经朝着门口,手里紧握着书。下课铃一响,冲向办公室,快如疾风,有的同学毛燥,门重重的砸在墙上。如果慢悠悠的走去,就会发现背书的队伍已经快到办公室门口了。一个课间顶多背八九个人,可在这个范围以外的同学也不肯离开。至于目的是什么,有的为了完成任务,有的为了给小组加分(当然有被组长“要求”的),有的人早已背完,在背背课外的。预备铃响了,后面的同学也不离开,如果就是袁老师的课,那指定要等到袁老师说话为止。
除了背书,还有吃饭时间的完成作业。
有时作业实在多了,就待在教室不出来,一个劲的就想把作业写完,最多离回教室的时间十分钟去吃个面包。如果要做作业,那肯定教室里不止你一个人。拿着作业坐到好友旁边一起做,一起探讨。这时你会感受不到周边的情况,以及时间过去了多久,或许你赶紧只过了一道题的时间,实际上过了三十多分钟是常有的。最郁闷的事是花了一顿饭的时间那一直困恼你的题还没做出,特别是别人一回来做作业就做出来了。最开心的事是你完成了一科或所有科目的作业,你会感觉值了。
完成任务的心情也会根据石头掉进溪里激起的程度而变化。或许是泛起波纹,或许是荡起浪花,总之波澜起伏。
方老师(数学老师)经常和我们开玩笑,有一次为区别xy是同一正数的平方根和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xy举了一个生活例子。说“Xy都是爸爸的孩子,爸爸的孩子是a和b。”当时并没有听懂,谭在这时说话了“我和我妹都是爸爸的孩子,那我是我妹”(谭是男)全班都笑出了声。
可能这些事称不上是波澜,还可能说是涟漪更准确,可没有人规定自己不允许评判自己的生活不是吗?波澜不一定是危险的,但它一定会携带着我明显的心情,它或许将我推得更远,或许让我受挫,但相信两岸的青山就是我经过的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