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它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此于《圣经》。
这本书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史蒂芬.柯维。
面对困境,说“我可以...”和“如果...”,结果会有何不同?在我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就买下了这本书,但当时并没有用心去精读。上周103班发了读书践行计划。战友黄彩娥给我发来了语音,催我提交计划。当时我想了一下,就报了这本书。
一个周下来,我把本书第一章--积极主动的解读享给大家。
面对困境,说“我可以...”和“如果...”,结果会有何不同?《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讲的第一个习惯就是积极主动,后面的6个习惯都是以这个习惯为根基。
以前,我对积极主动的认知就是做事的态度要要主动,积极,不要等被人催你。
但经过这一次的精读,尤其是我看到了弗兰克尔的故事,联想到樊登读书会讲过他的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我这才对积极主动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简单呢的说,人永远有选择的自由。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我们在接受到外界的刺激的时候,拥有选择回应的能力和自由。
举个例子说,今天你和朋友分享一个你非常看重的新产品,但是他没有理会,甚至说你被洗脑了。这就是这件事对你的刺激,而你可以选择不被这个事情左右。
弗兰克尔弗兰克尔是靠什么,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炼狱中活了下来?
弗兰克尔是一个犹太人,他的家人全部死于纳粹的魔掌。他在二战期间被关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但他却成功活了下来。
在监狱期间,他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能力,被他称为“人类终极自由”:虽然肉体被囚禁,但是人的自我意识却能人像一个旁观者一样抽离,去审视自己的遭遇。
读到这里,反观自己的生活。像不像我们某一天和家人坐在一起,去回忆我们曾经认为难以迈不过的一道坎。当时觉得好难啊。
比如高考失败了,某位亲人的离开,或者失恋了,或者自己曾经非常看重的一个朋友,竟然做了一个和我们预想截然相反的决定。
但是,当我们走过了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回头看,那道坎在我们人生的长河里,其实也没那么难了。
而人永远置身何地,都拥有这种选择周遭对我们刺激的回应方式的能力和自由。
在囚禁期间,弗兰克尔假设自己出狱后,自己站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述这一段难以想象的遭遇并和自己的收获。
面对困境,说“我可以...”和“如果...”,结果会有何不同?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我曾经非常的排斥自己的工作,因为要连续4周在海上油田工作,生活单调,内心孤独。
我也曾想过我能有一天,当自己有所积累的时候,能够跟我的朋友和孩子讲述这段不一样的经历和感受。
而因为在初曦社群的原因,让我有了这样的机会选择回陆地工作。上周我去广州和我的朋友分享我在海上工作的经历。
我想,如果我未来我遇到自己不愿意却不得已的事情的时候,积极主动的能力可以让我超脱现实的禁锢,拥有更强大的内心和自由,找到那样做的意义。
面对困境,说“我可以...”和“如果...”,结果会有何不同?什么是积极主动?
当你完弗兰克尔的故事,应该已经体会到,积极主动它不仅仅是指我们做事的态度要积极,而且还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们的行为取决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而面对外界对我们的刺激,我们永远可以积极的回应方式。
比如说:
如果你认定帮助团队伙伴成长是自己的责任,那么当你们约会谈事的某一天,不管刮风下雨,你都会雷打不动,就是要去干。
当我们坚守内心的时候,不被外在的他人的弱点去控制自己情绪。
一个被病人斑斑刁难的护士的故事
书中作者讲到了一个故事。
有个护士在照顾一个病人的时候,被百般刁难,如论怎么做对方都觉得不好。她快要疯掉了,连他的同事都觉得那个病人太过分了。
这个护士每天非常的痛苦,有意无意的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家人的身上。
(反观自己,我以前出海工作的时候,当我工作上遇到不理解和来自环境的压力时候,内心会很压抑,但又无处倾诉。在生活中,我也会把这种压力发泄在无辜的家人身上)。
后来这个护士反复思考了弗兰克尔的这番话,问自己,我真的有选择自己对这个病人刁难的回应方式的能力和自由吗?
后来她发现自己真的有这个能力,她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自己选择被病人的反应控制了。她逐渐意识到,她的确可以选择积极的去应对病人的回应。
所以她说,感觉自己就一个重生的犯人,挣脱了牢笼,不再受制于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
所以,伤害我们的并非悲惨遭遇本身,而是我们对他们的回应。
面对困境,说“我可以...”和“如果...”,结果会有何不同?
怎么样做到积极主动呢?
1、首先思维方式,从语言开始。
什么样的语言暗示可以让我们变得积极主动呢?比如:
我试试看有么有别的可能性
我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
我可以控制我的情绪
我可以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我更愿意...
我打算...
2、放下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只专注于自己能做的事情
作者提出了一个模型,叫关注圈和影响圈。
关注圈就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比如大环境:在一线城市,高昂的房价,买汽车需要摇号...
影响圈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改掉自己拖延的习惯,花太多时间刷朋友圈,闲聊,追剧,也比如
而不是盯着被人的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妨,结果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自己所能影响的圈子也越来越小。
更重要的是,着眼于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个是自己可以掌控的,不必担心外界条件,只要先从自己做起,就可以化阻力为助力。
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分为三类。
一种是它们和我们自己行为有关,这要通过培养习惯来完成。
一种是通过间接的,通过事假影响来解决的。比如孩子的习惯不好,那么我们要言传身教。
对于没有办法改变,那么要做的就是微笑去接受它,即便有再多的不满,,也要接受,才不至于被问题控制。
有个例子,有个老板才华横溢,但是在管理方面却不近人情,经常否定部下的能力,大部分的人都大发牢骚。
但是有一个人,并不是这样做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了解上司的缺点,但是不是抱怨,而是用自己努力去弥补这些弱点。上次压力很大,自己就去做事情给上司减压,设法配合上司的长处,想办法在自己能使劲的地方。
时间久了,他获得这个老板赏识和倚重。他选择了做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而不是让环境去影响自己的选择。
3、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
说如果的时候,我们是在吧注意一下放在没有办法改变的环境上面。给外部环境一个控制自己的权力,他把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而说我可以,则是由内向外的一种思维方式。改变自己,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比如面对婚姻。只抱怨对方无济于事,正确是做法应该是改变自己的缺点,先成为一个好丈夫,给对方无条件的爱和支持。当然对方是否收我们的影响这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
重要的是,对力所不及的事情处之泰然,对能掌控的事情全力以赴。
积极主动的本质和表现是对自己或者别人有所承诺,并从不食言。
面对困境,说“我可以...”和“如果...”,结果会有何不同?金句
1、除非你愿意,否则没有人可以伤害你。(埃莉诺.罗斯福)
2、除非你拱手相让,否则么有人可以剥夺你的自尊。(甘地)
3、只有接受了“我昨日的选择决定了今日的我,”的观念,才能说,我有权另做选择。
4、请赐予我平静的心,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赐予我勇敢的心去改变我更够改变,请赐予我智慧去辨别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