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学的时候,对各种外国饮食充满了向往,那时候努力想把自己打造成文艺女青年一枚,经过小资格调的咖啡店时总幻想着电视剧里的情景:我坐在靠窗的桌子边小口啜着香浓的咖啡边朝外看,命中注定的那个男主角出现在视线里.......
后来我省吃俭用攒下生活费去喝了几次咖啡后,发觉这玩意跟我的气场完全不合。我素来不喜欢甜食,喝咖啡再吃点小甜点,没半个小时胃就开始发出强烈抗议。
这还不算,我对咖啡因极度敏感,一杯咖啡下肚浑身的骨骼肌都兴奋地震颤,如果碰巧手里拿点东西的话抖得跟帕金森患者差不多。
为了自己的这条小命,我果断把喝咖啡的次数控制在一季度一次。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26979/91ad3100e433db22.jpg)
咖啡不能喝,西餐我倒是不排斥。当然,那种豪华的法式大餐因为囊中羞涩,所以从没尝试过,只是跟风吃过几次牛排、意大利面之类的平民西式简餐。
牛排非我所爱,我是个不耐腥膻的人,本身黄油就有股子味,再加上牛肉特有的味道,吃完后感觉整个人由内而外散发着味道,不论口香糖还是香水都无法掩盖。
意大利面、披萨我都能接受,没啥怪味口感不错,油盐含量又低,可以归为健康食品行列。
不过西餐个把月吃次就好,虽然也能吃饱,却总感觉有3%的不足。就是那种大脑已经发出吃饱的信号,可我们的中国胃依然感觉到空虚,还在强烈呼喊要摄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昨天中午,闺女非要吃西餐,在人家店门口拉都拉不走。陪着她吃西餐的过程中,我的眼神不时朝外飘去。
隔壁有一家韩国料理,我想去吃份辣辣的石锅拌饭再喝点大酱汤。斜对面是烤鱼店,吃完烤鱼再夹上两筷子泡饼,真是人间美味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4226979/d766d6255c6a27a7.gif)
明明有那么多好吃的,全家却要陪着闺女吃没什么滋味的西餐,我看着有糖尿病的老爸愁眉苦脸地咔哧咔哧嚼着蔬菜沙拉,忧伤瞬间涌上了心头。
全世界那么多写乡愁的,只有中国人的表达最情真意切,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中国胃强烈思念地道的故乡风味。
我有个又土又豪的朋友,两年前跟风报了爱琴海豪华旅游团,回家后来不及说旅游感想,呼朋引伴直奔饭店,连吃了三天烤肉后大呼:“这才是脚踏实地的感觉。”
无论什么时候,一碗红烧肉远比花样繁多的西餐要更有滋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