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腾讯首个控股的保险平台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保”)
携手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发布了《2018年互联网保险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通过2.41万份针对保民的有效网络问卷样本,从中国网民对保险的认知和购买情况、购险驱动力、保险成熟用户分类画像、保险的高潜及未来用户、互联网保险的机会点这五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虽然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真实用户常见的配置逻辑却显示不一定合理。
用户调查显示,不少网民在配置保险的过程中,仍存在将孩子、老人放在首位,过于看重“大公司”的作用,在单一险种上购买超高保额等诸多误区。


根据《报告》,互联网保单量在5年间增长了18倍,根据CNNIC发布的网民数据进行推算,目前互联网保民数量约在2.22亿左右,28.7岁成为了网民首次购险的平均年龄。《报告》显示“保二代”作为父母为自己购买过保险的群体,购险意愿更强,更能拥抱互联网保险。
《报告》显示,75.2%的被调查网民接受互联网购险,在还未购买过保险的网民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仅次于保险业务员的、认知度排名第二的购险渠道。
《报告》指出,网民最担心发生疾病和意外,对这两类风险的担忧超过了六成,为了应对这样的风险,62.5%的网民选择“体检、锻炼、养生”的方式规避风险,48.4%的网民选择“多挣钱”的方式接受风险,第三位才是保险,有46.3%的网民选择。
目前,网民购买率前三的复杂险是:长期意外险、长期重疾险、寿险。同时《报告》发现,“保险姓保”的概念远比想象中走得快。根据调查,网民认为,保险的三大作用依次是:保障、强制储蓄、投资理财。在保险的各种作用中,92.7%的网民把“保障”排在了前两位。

根据《报告》,目前最让网民担心的两大损失性风险依次是疾病和意外对这两类风险的担忧超过了六成。为了应对这样的风险,62.5%的网民选择“体检、锻炼、养生”的方式规避风险,48.4%的网民选择“多挣钱”的方式接受风险,第三位才是保险,有46.3%的网民选择。
接受度超7成的互联网保险前途广阔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增长,75.2%的网民对其持接受态度。
根据《报告》,在还未购买过保险的网民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仅次于保险业务员的、认知度排名第二的购险渠道。而在互联网购险渠道中,认知度最高的是“支付工具”和“保险公司官方”,“银行、第三方保险平台”的认知度位于第二梯队。细化来看,在互联网上买过保险的群体中,排在前3的渠道是“支付工具(微信钱包、支付宝)”、“保险公司官方”和“第三方平台”。


《报告》认为,已经购买过重疾险、医疗险、长期意外险等复杂险种的人群,可以称之为“保险成熟用户”,这类人在被调查网民中的占比为33.4%。
按照CNNIC 2018年7月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8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为8.02亿
因此中国保险成熟用户规模按照本次调查比例估计在2.68亿左右。


《报告》同时统计了购买保险的高潜用户情况。以未来一年内购险的可能性进行划分,高潜用户是指未来一年有较为确定的购险计划的人群,占本次调研网民数量的27.0%,因此按照我国网民总体规模估算,高潜用户规模预计在2.17亿左右。《报告》指出,高潜用户在其他人口学特征上与总体网民差异不大,在“高学历、已婚、高收入”上有更高的占比,且目前处于实际负担轻(如家庭成员有社保,且身体健康比例更高),但危机感重的阶段。除了保障外,高潜用户最看重保险的“强制储蓄”功能。

图片来源|微保 报告截图
新闻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经济观察网、中国保险网络大学、温柔的猪肉刀今日头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