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封晓月读者发来的私信:
沐沐,你好,有个问题想和你探讨。我有一位特别要好的女友,平时我们可以说是无话不说,好的就像亲姐妹那样亲。可是,她如果有了烦恼和痛苦的事,从来都不会来找我倾述,而是去找她的一位异性朋友。
说来也怪,每次她去找那位异性朋友后,一经她的异性朋友的安慰和劝说,就算她有天大的烦恼也会很快烟消云散。我身边的朋友都说,人有了苦恼时,往往更愿意去找异性朋友倾诉。你说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的?如果真是那样,原因是什么呢?
我给晓月的回信:
晓月,你好,首先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也谢谢你对我一直以来的关注。你说的这个问题:人们有了苦恼时往往更愿意找异性朋友诉说吗?应该说确实是有这种人际交往的现象。
人际交往心理学里告诉我们,当人们有苦恼的时候,更需要一个好听众,而不是一个好助手。而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相比,异性朋友更适合当做听众。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两性性心理的“异性相吸”的作用。我们平时也总会说,“异性相吸”这句话,因为异性朋友之间的交往,更容易缓解因苦恼造成的内心的紧张和焦虑,这也是人际交往中异性朋友的功能之一。
第二点是两性性格的“互补性”的作用。人际交往心理学发现,在人际交往中有一个“互补性”原则,双方的个性存在较大的差异时,往往相互吸引。一般来说,男人的刚毅和女人的温柔,正好可以互补。男人的刚毅对苦恼中的女人是一种慰藉,同样,女人的温柔对苦恼中的男人也是一种慰藉。
第三点是两性交往的“异类群体”的作用。当人们有苦恼时,常常愿意在自己同类群体之外的交往对象那里打开自己的心扉,却不愿意和身边的同事和朋友轻易吐露心声。比如,人们经常会跟别的单位的人或外地的人甚至陌生的人,或者是网上认识的网友,更容易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情感性交往的特点所制约的。
情感性交往的主要特征就是是对别人敞开心扉,把别人请进自己的心中,因而是件冒风险的事,弄不好会事与愿违。而异类群体中的人相对来说是安全系数较高,风险较小的。男女两性各自分属不同的性别群体,因而也就比和同性坦露心迹较为安全些。
所以说,这样看来,人有了苦恼时,往往更愿意去找异性朋友倾诉,就是一件很正常和自然的事情。其实生活中,谁都有这样的人际交往倾向,包括你也同样有,只是表现程度强弱和是否遇到合适的机遇的问题。
你的好朋友可能就是在这方面表现得明显强烈一些,应该说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并不妨碍你们继续做好朋友,再说,有别人给她开解烦恼,你不也省事了吗?还是多给她一点理解吧,何况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倾述对象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