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

作者: 策马扬鞭的女人 | 来源:发表于2020-04-14 19:47 被阅读0次

    非常喜欢李雪的作品,每一本都爱不释手,非的一口气读完才过瘾。她的每部作品都有非常明晰、犀利的洞察力和智慧。她虽然小时候受过苦难,可在受害者与创造者之间,她选择了后者,没有成为一个受害者反而成为了一位创造者。她笔下的文字有种撼动人心的力量,并且具有疗愈的效果。因为每个字都是她自己的见证,字字血泪。很多人都有不顺遂的童年,但只有拥有敏感纤细的内心和聪明、睿智的头脑,才能把苦难、教训精炼成智慧,李雪三者都兼具,她就像从淤泥中盛开的美丽纯洁的莲花。

    张德芬有句名言:“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她对李雪的评价是:“自己开刀的人。”

    武志红对李雪的评价:“敏锐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阅读李雪的文字就成了一种精神享受。”

    看见就是疗愈的开始

    李雪的来访者案例,看后让我的心情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复。一个男孩子小时候喜欢打篮球,每次运动之后,身体畅快淋漓,这个男孩把这种满足和快乐跟爸爸分享,爸爸接过话茬,鼓励他说:“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的坚持下去,打好篮球!”听完这句话,这个男孩觉得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堵在了心口,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可他的身体告诉自己听后很不舒服。

    打篮球的体验、满足和快乐的心情,这些都彰显了一个生命的存在感。打篮球带来的功能价值只是我们头脑里总结出来的“它”。“它”并非不能存在,但如果我们只看到“他”——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这些附带的好处,就会听不到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看不见他满足的表情,孩子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并不能与我们产生共振,那么我们和孩子就根本不存在于同一个空间。我们睁着眼睛,确是盲人。

    有一次,我的朋友去一个男孩家做客,想跟他分享一段经历。男孩认真的告诉她:“阿姨,我现在在吃棒棒糖,不能听你说话。”过了一会儿,男孩吃完了糖,过来找阿姨说“我现在可以听你说话了”并且很认真的看着阿姨。我的朋友感受到这个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成长的很好,但孩子的父母却无法接受孩子对他们类似的拒绝。

    为什么父母经常难以接受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如果我拿起手机打电话,手机显示“我暂时不想被使用,请过一会儿再打”,那我肯定会帮它拿去修理。有多少父母把孩子也视为物,视为自己意志的延伸呢?有的大人看到孩子很可爱,冲过去抱孩子,要孩子跟自己说话时,可曾留意孩子的状态和感受?他是否愿意和大人建立关系呢?

    父母一刻不停地焦虑着孩子跟自己预想中的不一样,为了避免焦虑,是用各种手段“修理”孩子,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去表现。事实上孩子是另外一个独立的生命, 和父母想象的不一样,才是常态,若有相同,纯属巧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我遇见一个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fkx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