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说到公司发展,现在的雪球相交于2016年之前的雪球在公司层面有什么变化?
答:总体来说,一个变化就是我们投资的社群在发展,用户数在持续地增加,越来越强大,另一个是投资交流这一块,我觉得我们在品牌影响力,用户方面都是领先的,跟这个匹配的商业模式也是完善的,这可能是与2016年之前的最大区别。
问:从产品来讲,现在的雪球和2016年之前的雪球有什么不同吗?
答:变化的核心是我们从社区往交易越走越深了,过去,我们只能泛泛地谈投资理念,现在我们谈得更多的是积极的交易策略。
举个例子,我自己在雪球上也有一个实盘交易的账户,昨天早上我就卖出了两只EFT,一只是标普500的ETF,另一只是纳斯达克100的ETF,为什么要卖出它们呢?因为昨天上午开盘后,这个标普500的涨幅一度超过7%。理论上讲,标普500也好,纳斯达克100也好,它挂钩的是标普和纳斯达克的指数。现在风平浪静,一天这么大的涨幅是没有道理的,国内的投资者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交易出了这样一个结果。我觉得这种情绪化是没有道理的,我就把这个东西卖掉,卖掉以后,我就同步把这个交易发布在雪球上,就会有人进来讨论。所以我们一方面在做交易,另一方面是在讨论具体的交易。
问:我观察到我的很多朋友在雪球上从一个新人开始,慢慢地深入讨论。对于投资新人,你觉得他们应该如何判断自己适合怎样的投资理财方式?请给大家一些建议。
答:要验证自己到底有没有投资能力,只有自己试了以后才知道,但是答案其实很清楚,绝大多数人期望通过选股择时获取收益,这条路是走不通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两个方向来看,一是自己去分析股市、分析行业、分析交易的方法,从中可以产生很多乐趣,这和做法是有价值的。
二是要想真的这个市场上赚到钱,还得承认我刚才说的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想在选股择时上创造超额收益是不现实的,如果你承认自己没有这种能力,做资产配置,买大类资产,一般来说,你反而就能赚到钱。这个东西非常有趣,你退一步反而是进步,但你是要往前走,反而会走不通。
投资这件事非常有趣,以前格雷厄姆就说过,普通人只要方法正确,获得平均收益其实是很容易的。他所说的很容易,基本上说的就是我刚才说的,承认自己没有选股的能力。
但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再往前走,要拥有巴菲特那样的选股能力,那这就是类似于像攀登珠峰这样的道路,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顶峰。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现实的操作方法是选一座不那么高的山去爬,而不是说看到珠穆朗玛峰很美,就像去爬,结果大多数人根本爬不上去。
问:雪球针对大多数人会推出哪些新产品?
答:首先,雪球利用社区进行投资者间的交流,从交流中得出了具体的结论,制定了具体的策略,雪球提供了场内交易的功能。场内你也可以很方便地交易,包括A股的,美股的交易,你可以采用这个工具来完成这个投资策略。你也可以采用场外申赎,公募基金的投资策略,比如股债平衡的策略,雪球已经帮助大家把方案做好了。而且这个投资方案的风险收益比大概是怎么样,你都可以看到。通过跟别的用户讨论,你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策略,最后如果你对认可这个策略,你就可以申购。当然,有些投资者认为私募基金是更好的投资产品,你也可以投资阳光的私募,甚至你觉得这些私募都不错,那几个人讲的都不错,他们的产品过去表现的也都不错,但还是不知道买哪一只,我们提供一揽子的FOF方案,在不同的策略之间做配置总可以了吧。
问:您对智能投顾机器人有什么看法?雪球也属于互联网公司,您对这个前景怎么看?
答:智能投顾的定义目前来说还不清晰。从我的角度来看,可能就是把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以及互联网的链接能力应用到投资方面。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可能需要建立起一个对智能投顾的预期。如果你寄希望于它的某个策略,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超额收益,那这个东西可能注定会让你失望。
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互联网的连接能力在投资方面肯定有非常大的价值。我觉得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在投资方面的价值是什么呢?它可以通过计算和数据的回溯,帮大家找到更合适的资产配置方案,找到更好的风险收益比。
同时,计算机“冷血无情”的特质可以应用到交易的执行上去。比如说有些策略需要止损,人类做这个决策是非常困难的,计算机就无所谓,它根本不知道是啥,它可以做到,总体上,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一方面是: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资产配置方案里面找到最佳的风险收益比,另一方面则是在执行的时候它能够做到更精准。互联网的连接能力能够重塑各个产品和管理之间的新的关系,摆脱传统的销售模式。
问:国外一些知名公司也进入了这些公司,我们国内现在怎么样?
答:这个市场在国内肯定是非常好的,因为刚才说的这两个东西,都有非常大的价值,例如计算最佳的风险收益比,过去主要靠服务机构客户。现在我们用互联网来做的,其实是把过去的机构客户才能获得的服务零售化,变成个人投资者也能够使用的。所以我觉得它前景应该非常好。
问:FOF开闸以后,雪球和基金公司有合作吗?
答:雪球的FOF不是跟基金公司合作,而主要是投资私募基金。这方面我们要做两件事情。一件是发行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产品,并对它进行研究,研究者首先要看它有没有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还看它的超额利润是怎么来的,它的具体投资和披露的投资策略是不是匹配,以及是否可持续。雪球的FOF基金会持续增加在这里面的投资;另外一件就是雪球要用FOF募集更多的资金。对一些投资私募有困难的人,让他可以投资FOF。可能募集开始的时候资金来自高净值的个人投资者,慢慢发展可能也会有机构的资金。一方面会有越来越多的私募的产品,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才能持续地滚动起来。
问:雪球也是国内比较早从社区开始切入,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投资类的,或者更方便用户去做资产配置的平台。国外可投资的资产品类相对国内更多。如果雪球在尝试建立一个一体化的,或者是一站式的资产配置平台的话,还会遇到哪些发展难点,是不是会考虑一些海外的战略?
答:难点可能在两个方面:一是没好的策略,二是没有好的资产品类作为支撑。现在最困难的是第二点,资产品类受到比较大的制约,总体上现在也是在飞速的改善。A股市场上除了股票,ETF的种类也在丰富,甚至像类似于天弘这样的基金公司,它推出容易宝这个系列,做各种各样的行业ETF。
问:雪球在产业链上是如何定位自己的?
答:雪球在金融资产方面自己不生产,都是通过专业的机构来生产,基金公司,券商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是它们来生产。雪球实际上主要来做的还是用户需求这一端。
问:不涉及资产的生产,只是相当于是资产的分发渠道?
答:对,是个连接。
问:雪球现在胃口越来越大,用户也是积累得越来越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我们战略方向首先还是要做好,要把它真正的变成中国投资者与资产之间的一个连接,大家能够在雪球上做资产配置,实现自己投资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公司也能够实现规模化的利润。实现之后,下一步是一个结果,我们不可能以后面的结果为我们的目标,我们只能以前面的那个为目标。我们为客户提供足够大的价值,我们的公司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足够大的价值。
问:现在每天通过雪球的日交易额大概有多少?
答:分各个角度,证券交易是亿的量级,公募基金交易是千万量级。
问:我还有一个问题,人民币出于贬值压力中,在这个大环境中您建议投资人如何配比资产?尤其是对一些有能力进行全球化资产配置的人,有什么建议?
答:首先,所谓的人民币贬值还是升值是动态的,不要因为它在一年里面贬了4%-5%就认为它会一直贬下去,这个东西真的说不清楚,大家尽量不要在这件事情上押注,如果真的有很多钱的话,配置一些非人民币资产也可以,押注是非常危险的,要配置,不要押注。
其次,我觉得人民币贬值的影响被大家严重化了,事实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大部分人利益的影响是非常小的。人民币相对美元的汇率有一些波动,但大家想一想加元,澳元,经常一年波动50%,难道那些人不过日子了吗?其实人家根本不在乎,因为大部分消费发生在国内,汇率的影响不是那么大。相反,我倒觉得你因为这个东西去特别激进地应对,结果可能反而糟糕。
我觉得有两种结果:一是你可能押错了,以为它贬值,它哪天开始升值也说不清楚,二是如果用激进的手段去做资产配置,甚至有人直接去炒汇的话,资产价格波动产生的损失大于你的汇兑损失,我觉得淡定一点儿好。
问:长远来看,对有能力进行全球资产配置的投资者来说有什么建议?
答:我觉得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至少在经济方面,已经使这个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全球化趋势我觉得不是所谓的英国脱欧,川普上台就能逆转的,我觉得全球化还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在这段时间里面,如果要推动全球化,首先我对这件事情的心态是乐观的,我们可以超越中国去配置资产,这是可以的,配置的资产里面,可能总体上从长远来看,股票还是最好的资产。
股票长期的收益率都是最高的,如果对波动有足够的承受能力,长期来看,我觉得做一个全球化的股票配置是可以获得超额回报的。
问:怎么看房地产投资呢?
答:最近汇率会有很大波动,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国超富裕人群卖出中国房产把资产转移到国外。哪些是超富裕人群呢?比如说在一线城市拥有多套房产,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可能带来的麻烦超过你个人的收益。比如在北京有几套房子出租,一会儿家居坏了,一会儿又有其他的问题。如果国外有一套房子出租怎么办?你自己不能管理,管理方要拿走一部分收益。我觉得要投资房子的话,可以通过房地产信托投资,对于钱不是非常多的人来说可能更加现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