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点零4分,和先生买菜回来,他去厨房准备做饭,我则坐到电脑前准备继续听完一堂微课。打开手机,不知怎么,手指就滑到“轻社群”公众号。突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冒出来:建个轻社群。
接收到这个讯息,我一秒钟都没来得及想,便点开了轻社群里的“创建社群”。按照提示,创建、给社群取名字、写社群简介、设置费用,一分钟不到就完成了。
看着“丁小星的朋友圈”,我有种莫名的兴奋:原来建一个收费社群这么简单,只要迈出第一步就可以了。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好多人都建了自己的收费社群,我迟迟不知该怎样入手,总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够:怕时间安排不过来,怕没有精力来运营,怕输出的知识不吸引人……这些担心使我一直在期待着自己准备好的那一天。
但是,没有想到,仅仅凭一个冲动,我就把这件大事给办成了。
一个冲动,我建了个收费的社群社群建好了,可里面空空如也,总得让进来的人看到些东西吧。于是,我马上编写了一段文字:
上周在**平台分享了一场打造朋友圈的微课,截至目前,收听人数近1000。
课后,陆续收到很多小伙伴给我发来微信和红包向我表达感谢,感动之余,我想建一个“朋友圈”,把同频的人聚集在一起,一起通过打造朋友圈变成更好的自己。
这将是大家进来后看到的第一条话题,除了表达欢迎,就是感恩。感恩大家的信任。
2018年已经过去一半,年初制定的计划完成多少了呢?
别怕,这不是一道扎心题。只是想提醒大家:我们还有半年时间,奋起直追,足矣。
小星在很久以前,是一个悲观得让人害怕的姑娘,但是,现在我成为了很多优秀的人眼中正能量的人(女神)。秘密就在于:我会发朋友圈。
昨晚,在“饭团第一人”帮主的付费群里,帮主夸两位很优秀的成员是发朋友圈的高手,我就很调皮地艾特他,说:“帮主,我也很会发朋友圈呢,只是没她俩有才。”
然后,帮主也艾特了我,说:“嗯,发现了,你也超会发朋友圈。”
嗯,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我再也不是那个看到牛人就只会默默仰望的人,而是主动去靠近,这样,在潜意识里就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自己也成为那样的人。
老实说,这个社群我还没有想好要怎么运营,但是我相信,有了想法就去做,用责任倒逼成长,那样就会激发自己的潜能。
最后再次感谢和欢迎来到“小星的朋友圈”的你们❤
发完这段话,我就到朋友圈去邀请大家加入我的轻社群了。不一会儿就有十多人加入了。
刚好这时,上次分享课引流来的粉丝群里有个伙伴在请求大家帮自己点赞,但她没说清楚在哪里点赞,我就艾特她:“请别人帮忙,应该尽可能降低别人提供帮助的成本,明确告诉大家具体在哪里点赞,为几号点赞。”
她马上get到点,然后截图了要点赞的地方。这时,群里其他伙伴陆续出来说,已经帮她点赞了。趁她跟我表白的机会,我又补充了一个关于如何高水平提问的话题。
我们请教别人问题时,也不要直接问该怎么办,而是告诉对方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做了哪些努力,但还是困惑。
当对方听到你这么说的时候,就会很乐意为你解答。
当然,如果我们自己已经很努力去找答案了,那么,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剩下的搞不定的就是有水平的问题,对方就会对能提出高水平问题的你高看一眼,也就更愿意和你探讨啦。
总结:随时利他,就能更好地利己。
问题回答完,立刻就有好几位伙伴都回应了我,并表示非常认同,以及学到了新思维。我马上把这件小事快速整理成文字发到轻社群,很快帖子下面就有了好几个人点赞。这时,轻社群里已经有四十多个人了。
有了这两个帖子打底,我感觉自己找到了运营的感觉,思路也在一点点清晰。其实也很简单,就可以把轻社群当成一个云笔记本,有了idea就放在里面,既方便自己学习和巩固,也能给他人带来价值。
其实很多事都是这样,在一开始,你的想法肯定是不够清晰的,但你一定要尽快把这个想法落地,只有落地了,你才有机会让想法变得清晰起来,否则,永远只能停留在想象和等待中。
知识星球TOP10“老关的营销圈”现在有6000多名星友,但是你知道吗?他不止一次公开说过:虽然看见很多人都开了星球,但总感觉自己没准备好,因此迟迟不开,直到被好朋友强亚东老师猛地推了一把,他才把星球开起来,结果半年时间不到就做到了TOP10,并且坐得很稳。
他后来一直告诉学员:不要等你100%准备好了才开始,准备了50%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边做边学,边学便做,这样成长最快。
附上关老师的星球链接,有需要的伙伴可以加。老关的营销圈
现在,我的社群已经建好了,运营思路也大致清晰了:我将会在里面分享打造朋友圈的内容、时间管理、认知管理、情绪管理、精力管理以及其他自我成长有关的知识。
让这个社群见证我们一点点变得优秀和强大,直到成为一年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样子。
无戒写作90天训练营第13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