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会馆(和平南路店
山西会馆看起来是栋有年份的两层老建筑。到的时候,天还没黑,四周的房屋、树木、汽车和人类都还明亮可鉴,这是白昼最后的样子。但山西会馆前面的光线却稍显暗淡,落日的余晖恰巧被这栋两层青砖砌筑的老建筑给挡住,夕阳西下散发出的最后一道金黄没能抵达这里,但并不妨碍旁边的高楼、石桥、柳树的树冠、电杆.....等被这最后的阳光笼罩,似乎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薄膜。稍微往旁边移几步,透过楼顶的边缘往远处看,天际线边上的云朵还是染上了更深色的红,可以感觉到太阳并没完全落山,但太原的天空似乎总有一层薄薄的膜,让蓝显得并不够蓝,红也红得不鲜艳,一架飞机从楼顶上方飞向远处直至消逝不见,会馆门前的唢呐、二胡以及其它不知名的乐器声喧闹起来了,门廊上有人正上演着什么戏,围观的人很多。我们都下车了,正准备走向前去。
山西会馆其实是一家具有浓郁山西本地特色的饭店,声誉堪比北京全聚德、南京大排档~,号称“能吃的博物馆,山西人的会客厅”,店堂内部随处可见一些代表山西人民生活和历史的老物件。据说有280多种面食,用餐的过程还有地方戏曲和制作面食的表演。勇哥因到过此处,故在行程中特意安排今晚来此就餐。和平南路店只是太原山西会馆众多连锁店之一,选择在这儿,纯粹也是因为这是离丽华酒店最近的一家山西会馆。
晚上一起聚餐的人又多了火皇一家三口。火皇是全马破3的大神,威哥的好朋友,也是我的老相识,大家都从福州过来,倍感亲切,赛前凑一起聚餐就再自然不过了。此时,勇嫂也正在从福州飞往太原的途中,明天她将在终点前为勇哥和我们加油,并在赛后和勇哥一起前往五台山烧香祈福。
民俗表演结束,我们沿台阶而上,穿过门廊,来到了山西会馆的大堂。跟印象中的饭店相比,这里更像美食一条街。进门的右手边,是一现做月饼的档口,靠近门口的铁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做好烤熟的月饼。共有两种规格,一种跟永泰葱饼大小差不多,另一种跟福州传统礼饼一般大小。上方的红色横幅上写着:现做现卖新鲜看的见。这是太原本地的阎家饼,现场制作,香气扑鼻,并且提供邮寄服务,非常能勾起大家的购买欲。
从月饼档口往前,就是由四排美食档口组成的美食街了,左右两边各有一过道,中间两排档口自成一体,整条街形成一个“回”字格局。离我们最近的是一个面食档口,在档口前摆放着各种面食的模具和堆成小山的面碗,上面一横幅写着:“山西会馆‘四大面食 刀削面 剔尖面 拉面 刀拔面’”。再往上的梁上还有一红色鎏金字木牌匾:中国商务部授予山西中国面食之都。档口里头有两个做面条的师傅,或拉或削,面前数个铝制锅口都还冒着热气。沿着“回”字形的美食街往前走,每个档口均代表山西会馆的一样美食,点菜时只需把档口前小卡片取了,最后汇总给服务员就好了。
穿过美食街,就来到了会馆的大厅了。类似晋味儿餐厅格局,大厅中央前方有一舞台,舞台的中央还延伸了一“T”台,把整个大厅分成左右两部分。沿着T台两边摆满了数十张大圆桌,服务员隔三差五侍桌而立,大厅上空挂满了长条形的红色幔布,还有各式红色丝带的灯笼点缀其间,配合舞台的灯光效果,营造出一种婚宴喜庆的既视感。
我们在靠T台左侧的中间位置,订了一张桌子。这里视野开阔,进出方便,关键是可供我们选择的位置已经不多了,山西会馆的生意不错,大厅的位置基本被预订的差不多了。
今晚是马拉松前夜,我们主要是休闲、放松,多补些碳水,睡个好觉,争取明天用最好的状态来迎接马拉松的挑战。这之前的一切行程都是计划中的安排,进行得非常完美,只需继续按计划实施即可。
点好菜,大家都落座,舞台上的表演也开始了。民歌演唱、千手观音、二鬼摔跤....,等等节目轮番上演。节目很精彩,却也略显喧嚣,会馆的菜上得快,但米饭却比较迟缓。赛前吃五碗米饭是康帅在锡马时,从村长和威哥那得到的经验,这个梗自此便在跑团的群里持续地流传。我虽有困惑,但之后的成马、重马、布拉格马中,跑团伙伴们中均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并且还由此诞生出好多PB大神,因而心中也笃定了这一理论。
其实,我的内心是忐忑的,虽然吃米饭不是什么难事,但吃完两碗之后,我发现碗和碗是有区别的。会馆的碗可不小,还盛得特别实在,一阵猛吃之后,我的肚子开始膨胀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为了第二天全马跑出好成绩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反正我觉得我在吃饭这件事上,努力已经足够了。当然,大家也一样。最后我们桌上的饭碗堆叠得跟小山一样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