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看以前读书笔记,有一篇《新疆年轮》,作者朱又可,现《南方周末》的记者,1986年大学毕业来到新疆做大学教师和新闻记者20年。他写的此文用大量数据详尽内容,以时间为轴将新疆从解放后到新世纪这段时间发生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做翔实记录和描写,有些很重要很难得的一手资料,我忍不住摘录下来,也是因为自己是新疆人,看到与其有关的文章会加以重视,另一原因此文章写太好了,真实可信,全面生动,写历史事件都有相关人物的讲述和参与,更有作者自己亲身经历,感觉新颖又形象,可亲又可信,于是做了笔记。今天,在老家,翻看以前记得笔记,再整理一下,也是自己能想到能做到的事,表达一下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的热爱。本人能力有限,是绝不能写出这么好的有力度的文章,也不会有这样深的体会观察了解,毕竟只是18岁之前在这学习生活过,之后都是探亲时间回来,接触的人也是同学居多!整理这些,不能不说是遗憾中小小的安慰!文章,如一颗高速出膛的子弹,厉声而飞,绕梁不止,不吐不快!
50年代
1949年秋,当王震率领十万的西北野战军唱着王洛宾谱曲《凯歌进新疆》穿过河西走廊,进入新疆东大门星星峡的时候,新疆警备司令员陶峙岳和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通电起义,宣告新疆和平解放。
50年代总体氛围是新生向上充满希望,劳动渐渐演变成一种新潮,人们相信“共产主义不远了,我们这代人肯定能过上”。
1955年,新疆改为维吾尔自治区,从内地调入大批干部。当时乌鲁木齐只有20几万人口。全城基本没有柏油路,几条主要街道是石子路,没有公共交通,只有马车!整个社会井然有序,干部群众相当友好。
50年代王震主政新疆以铁腕治疆闻名。据说新疆人吓唬孩子时说:“再哭,王胡子就来了!”小孩立刻就不哭了。
中苏友好时,有苏联派干部在新疆政治和经济生活比例还是挺高的,俄语普及率高。苏联对当下产生影响还有,那些未拆掉的俄罗斯房子,木窗台和地板(有色局院内留存完整二层楼就是当时苏联建的,现在是不动产文物),乌市散居的俄人汉人混血后裔,我们称其为“二转子”!

50年代中期王恩茂开始主政新疆,在戈壁滩上活跃建设大军,11万进疆部队就地参加劳动,生产建设兵团在1954年成立,到1959年间,军垦团场吸纳五湖四海15万人。
50年代中苏建立石油公司,到1955年准葛尔盆地西北缘黑油山地区1号井喷出石油和天然气,到克拉玛依发现油田!期间,新疆诞生一批七字头八字头十字头单位,如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八一农学院,八一面粉厂,十月汽车配件厂,十月拖拉机厂……
60年代
60年代初进疆人数有大的增加。1959年到1961年,新疆安置内地知青30余万人,安置内地流入人员89万人。
1957年反右之后,知识分子命运不济,新疆也引来了一些文人。诗人艾青,1959年底偕夫人来到石河子,到1977年回京,在新疆17年。
作家王蒙,1963年底到达乌鲁木齐,最初到《新疆文学》编辑部,1965年后去了伊宁县巴彦岱红旗公社劳动,1979年回北京,16年时间在新疆!王蒙回忆录提到,60年代伊宁县是全国唯一吃饭不用粮票的地方!
易中天,1965年高中毕业后去新疆石河子农场,后来1978年进武汉大学读研究生!
塞福鼎成了60年代后期直到文革结束时期的新疆领导人。
1964年,一朵蘑菇云从新疆罗布泊升起。接着,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个荒原上空爆炸!

70年代
王蒙笔下乌鲁木齐仍然没什么变化!大街是“四月泥泞”,四周仍然黄尘滚滚的土路,市民家家有地窖,冬季就是大白菜萝卜土豆!买东西论公斤!
王洛宾在新疆坐过国名党的牢也坐过共产党的牢,1960年因“历史问题”被捕,判刑15年。1975年刑满释放,1981年正式获得平反。自由之歌响彻华人世界!
70年代结束时,一切开始拨乱反正,整个中国都是《祝酒歌》,新疆也是!

80年代
人才流动到新疆,看中新疆的工资是内地的一倍高。人们知足了,迟钝了,散慢了,节奏慢了,新疆人仍爱嗑瓜子,打牌,爱喝酒,爱划拳。此时各民族关系融洽,单位有50%以上少数民族,有民汉学校,同学关系如兄弟!

90年代后
从80年代开启改革开放40年,各方面突飞猛进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王乐泉90年代中期主政新疆,提出“一黑一白”,黑的是石油,白的是棉花。石油天然气铁路发展迅速,西部口岸开放,高速路延伸全疆,风景区机场建成!
内地发展跑的快,新疆生活不如内地了,新疆留不住人才。孔雀东南飞,麻雀也飞,失去人才,发展受阻!
新疆发生几起暴恐,2003年CCTV《东突揭密》,以罕见的篇幅让这些问题第一次普及到内地公众视野。2009年7.5事件爆发。
2010年,张春贤主政,20万公务员下乡驻村,每人三年。三年轮一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会议上提出:“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
重温历史,一幕幕画面奔涌眼前!我不是容易激动的人,看了此篇文章,心潮澎湃许久,像汹涌波涛在心中激荡许久!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新疆像高速行驶的列车,一条轨道抓发展,使得当地人们幸福;一条轨道抓稳定,国家安定安全;两条轨道均衡协调兼顾,列车才能平稳向前,这是多么不易的事!我相信确信以及坚信“新疆号”列车一定会越走越稳越走越好越走越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