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题目让我有些诧异。但是,我也很慎重。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排除了十几个词语之后,只选择了Care。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记得,第一次向简书投稿就被录用了,很是兴奋。然后,就给他炫耀。他匆匆看了一眼就说:“文词太生硬了,很作。”我脸色突然变了随口说:“我有本事投,你呢?”气氛尴尬彼此不言语。很长时间里,我被“作”折磨的瘦骨嶙峋。但是,我像阿甘一样,一直坚持。之后简书里被退稿的文章越来越少,好长时间都没有被退稿。那段时间,我开始了自我否定,觉得也许是审批文章的人需要稿子吧,所以不退稿。
很在乎,很关心,很希望得到认可。但是,毕竟是虚拟世界,没有谁会为了我而停驻,也没有谁愿意和我来讨论。我依旧活在“作”的世界里。
时间是最公平的,也是最理智的。今年四月加入名师工作室,这是一段奇缘。也是文章促就的。谢谢于老师的赏识。

名师工作室的平台,我的文章有很多被选用了。可是时间长了,我又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有一次,我们组建了微信群,大家可以发表自己文章,也可以评价。
今年,陕西高考作文一出来,晚上,曹老师先发了一篇自己的文章。接着,我也发了一篇,已经是十一点多了。于老师还没有休息,她夸了我们,希望我们把写作能力交给学生。可见,于老师是一位心系未央语文教育的名师。这样一位名师的肯定让我信心百增。“作”也稍有褪色。
昨天,未央语文的公众平台上看到了自己的文章于是转发了。这是我一贯的做法,转发文章让孩子们学习。说真的,我想看文章的一定只有学生,其他人应该不会看。但是,我错了。
早上,习惯性的翻朋友圈,发现大家在我的文章下面有很多评论。其中一位是大学好友,她文笔了得。尤其是毕业论文,更是写的出彩。当她评论“文采斐然”,我的心怦怦直跳,我是一个不会藏情的人就回复说,“这句话在我心中分量太重了。”我有感动,也有泪光。还有一位初中同学,她直接给我发微信了,说,“满满的回忆;文笔太好了。”“满满的回忆”瞬间我落泪了——值了。


这篇文章首发在简书,因为是一次性完稿。没有想太多,写的时候也敲的很快。思路、词语、句段都是一次性合成的。三个字敲错了,但没让文章失色,很谢谢你们的慷慨。我想我的文章不再是他眼中的“作”了吧,应该褪色了吧,也应该自然了吧。
在乎、关心,所以一直在否定,一直在奔跑。然而你们一次次的认可,便是我所有的财富。
Care ,方能不断进步,才能不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