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我读《经典常谈》|第五

我读《经典常谈》|第五

作者: 丝竹悠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3-15 06:17 被阅读0次

第五篇:三礼    读书笔记与感悟

“三礼”指什么呢?

指《仪礼》《周礼》《礼记》。“礼”是一种教人节制,教人平和,建立起社会秩序的政治制度;是一种追念本源,感恩敬畏的宗教仪式。

儒家所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宗教仪式、社会风俗习惯等等,却都加以合理的说明。儒家有拿“礼”来包罗万象的野心,他们认礼为治乱的根本;这种思想可以叫做礼治主义。

有了“礼”的约束,大家按照尊卑长序,各人得着自己该得的一份吃穿住行,履行自己该尽的责任。有了界限,有了边际,各尽其职,不能贪多务得,不能偷懒耍滑。

“礼”的践行,是社会的进步,是文明的进步,凡事立了规矩,人们就有了生活的参照标准。长幼就有序,尊卑就可以分辨,秩序就不会乱,国家就能得到更好的治理。

家有家规,国有法则。大家都能遵守维护这些日常准则,法律法规等,大家便能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到了现代社会,不再强调这些礼俗了,但过去几千年的礼仪文化还在影响着我们。比如我们不自觉地就做出尊老爱幼的举动来,我们礼让身份尊贵的人,我们扶贫济困。即使没有明文规定要这么做,似乎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观念在主导着我们的行为。人们的心中似乎也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随时拿出来检阅衡量身边的人与事。

有了这些不成文的规定,社会能往良性方向发展。古人的智慧,延续到今天还能采用。这些礼仪规范,到了今天,大部分不会强制要求执行,有些礼仪规范即使你不遵守也并不犯法,但可能引来非议。犹如道德体系标准那样具有社会约束力,并非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但是儒家的礼,也并非全都接地气,有些是属于他们儒家的理想,就不一定近乎人情了。另外,社会在变,礼却反应慢,变通也不够迅速。就是说“礼”往往与社会脱节了,人们不需要他了,但这时候“礼”仍在发挥作用。人们不再需“礼”,没有了需要,没有了意义?

当然,那些所谓封建吃人的礼教都是“伪礼”。

想起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文章就控诉了封建吃人的礼教,也批判落后的封建教育制度。比如《二十四孝图》中“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落后的孝道,甚至是愚昧的孝道。鲁迅也写到父亲管束他背诵自己完全不懂的《鉴略》,不背完不允许他去看迎神赛会……鲁迅批判封建社会落后的教育制度扼杀孩童的天性,家长传统的教育方法也相当愚昧落后。

鲁迅在《故乡》中也抨击了封建礼教中的等级制度。中年闰土不合时宜地称呼“我”为老爷,中年闰土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愚昧落后,一味追求“多子多福”的思想,即使穷困潦倒也还坚持生下五六个孩子。已然是新社会新时代了,他还走不出旧社会封建礼教的阴影,满脑子都是老一套的仪礼,封建社会落后的思想依然主导着他,他一辈子都走不出思维的桎酷,已是根深蒂固的观念了。

所以,看待本章节内容,应该一分为二辩证地去看问题,“礼”运行的好,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如果一味不合时宜地强调老一套的“礼”,会阻碍社会进步,会“吃人不吐骨”,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

相关文章

  • 读《经典常谈》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10月份读完的第一本书。 自9月份开始翻这本书,前后翻了两遍,今天终于看完了。这是一本古代文...

  • 读《经典常谈》

    我了解朱自清先生是他的散文,除了教科书,我还买过他的散文集。买这本书我以为又是散文集,但不是的。 本书是十三篇文章...

  • 读《经典常谈》

    八上开始新的名著导读《经典常谈》,因为好奇,先买了本电子书,和《红楼梦十五讲》混着看。所谓混着看就是一会看看《经典...

  • 每日一记

    元月15日,第五天 读《经典常谈》第三《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记言历史,所谓的记言,其实也是记事。记言大部分照说...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二)

    诗经第四 “诗言志”是一句古话,“诗(誌)”这个字就是“言”“志”两个字合成的。——原来如此呀?那诗也可写作“誌”...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有感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阅读经典的用处 就在教人见识经...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三)

    三礼第五 礼之三本: 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天地君亲师”的大牌位。天地代表生命的本源。亲是祖先的意思,祖先是家...

  • 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一)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子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

  • 师生共读《经典常谈》

    经典润泽生命,阅读点亮人生。新的一年,我们要努力做一只勤快上进的读书兔!图片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阅读习惯,丰富大家的...

  • 每日一记

    元月17日,第七天 读《经典常谈》第五《礼》 关于礼我们听说过很多,由周朝时代的“礼崩乐坏”;由孔子向老子问礼;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经典常谈》|第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ah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