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这部剧最吸引我的,不是明兰的逆袭打怪,也不是她和顾侯(冯绍峰)两人弄假成真的爱情故事。
我看的是电视剧里的家庭教育。没办法,已经成了职业病了。
这部剧里反复提到了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除去那个丧心病狂,把孩子当成自己争取荣华富贵筹码的朱曼娘之外,其他都是爱孩子,并为之“计深远”的。
但同样是“计深远”,不同的父母,计法不一样,高下不一样。
我认为这里面教育手段最高明的,当属明兰的母亲卫小娘。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6578/71d969ab3178d195.png)
你一定觉得很奇怪,卫小娘在第三集已经挂了啊!排名第一的,不应当是祖母吗?
祖母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但我把卫小娘摆第一有三个理由:
01 重视体育锻炼,培养孩子兴趣爱好
明兰小小年纪却身怀投壶绝技,大姐姐聘礼被三哥哥输光,是她敢拼敢闯赢了回来,通过投壶还认识了顾廷烨,给日后两人的姻缘奠定了基础。
打小教女儿投壶这些体育项目,不让孩子柔弱无力,后来的明兰才能在关键时刻爬得了高墙,钻得了狗洞,跑得赢追兵。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6578/01aac9de0106f5b1.png)
02 树立正确价值观
卫小娘虽然在盛家地位卑微,但其实也是生在读书人家,因为亲人生病,才不得不卖身到盛家。在盛家,她为了生存韬光隐晦,处处隐忍。实际上论才华,论见识,卫小娘要甩大娘子和林小娘几条大街。光是看她临终时留给明兰的那副“李娘子镇守娘子关”,就能知晓这位母亲的不一般。
李娘子何许人?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性情疏阔,豪爽似男儿,曾独自组织义军对抗隋军,跟随李渊南征北战,可以说是一位独立女性,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军礼下葬的公主。卫小娘一直告诫明兰要隐忍,却将这幅画留给她,为什么?就是希望女儿内心要独立、要强大,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要勇敢面对!后来明兰带兵镇守澄园,那种勇敢镇定,颇有李娘子之风。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6578/df630de403f7ca6b.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6578/f6f7c7e2cc64164e.png)
同样是祖母带大的华兰,就缺少这种危急关头镇静自若,心中运筹帷幄的气度,我想,这与卫小娘给幼小的明兰树立的这面旗帜有莫大的关系。
卫小娘在盛家日子过得很苦,但她从没有在孩子面前抱怨过。这个看似柔弱的母亲给孩子讲战国策,教她做人的道理。在孩子幼小心灵里植入正面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孩子独立、坚定。这样的教育理念,搁在今天,也是优秀的。
03 找对名师
重点来了,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哦!卫小娘眼看自己活不了,临终前逼明兰答应自己去祖母那儿。这一步棋对明兰的一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6578/5567a17dcaf3a223.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6836578/3b73b68cac23b93c.png)
试想,如果卫小娘如果不做这个交代,按常规,明兰是要由大娘子抚养的。虽然大娘子不是林小娘,心地不坏,在她那儿,明兰倒也能衣食无忧,不至于大冬天连个暖手壶都没有,但在成长教育上,大娘子是不可能尽心教养她的。
就算是大娘子尽了母亲的责任,又能怎样呢?她自己就是个糊涂人,容易被人唆摆利用。卫小娘教女儿隐忍那只是权宜之计,内心真实希望的,是女儿将来能在这个男人至高无上的社会里,始终保持自己内心的坚定和独立。这是大娘子绝对给不了的。但祖母却能给得了,因为祖母自己就是这样的人啊。卫小娘识人够准,决策也准。这样的母亲,爱子之心深切,为之计深远的策略实在高明。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见的话,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