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我来了
坐了整整十四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到成都西站了。
出站后,立刻就感受到成都的闷热。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等了约摸二十分钟,接地导游派来的出租车将我们拉到了武侯区城市便捷酒店,据说这里距离锦里、武侯祠都特别近。可惜太晚,我们没时间去了。接着接到电话,说是明天早上4点30分要出发去黄龙。
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在一条由南向北逐渐隆起的山脊上。面积700平方千米,与九寨沟相距100千米,海拔1700~5588米。核心区域点缀着三千多个彩池。以结构奇巧、色彩丰艳的地表钙华景观为主景,由黄龙沟、丹云峡、牟尼沟、雪宝鼎、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等组成。
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并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黄龙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国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在网上大致浏览了一下介绍,便呼呼大睡了。第二天被闹钟叫醒,才四点多,人困得不行。可是也没办法,记得六年前去北京看升国旗,凌晨三点出发,去了天安门广场,结果已经是人山人海,没有办法接近了。这次去黄龙,起得这么早,估计距离成都很远了。
一个面包车将我们载着驶过了成都的大街小巷,终于到了一个旅游大巴集中出发地。这里是各地游客出发的起点,无论是散客,还是报团,都得在这里坐车。听从导游的安排,我们买了雨衣和脚套,听说黄龙这个地方下雨十有八九,有备无患。
六点中准时出发黄龙,阿波导游给我们一路上讲关于阿坝藏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自己做导游的所感所悟,从藏族人的信仰到为人的真诚,从这个地区的现状和过去到藏汉之间的一些隔阂,从那五个藏族小男孩到零八年五一二大地震,从汶川地震给这里的人们带来的创伤到如今旅游的兴盛,从牦牛吃的是冬虫夏草到重男轻女一夫多妻,从沿路直入都江堰的岷江到各地游客的逸闻趣事,我们听得很认真,也很累,毕竟昨晚休息时间太少。
区间,我们经过了汶川,经过了茶马古道,经过了蚕领古镇,看到了堰塞湖,终于到了黄龙风景区。我们坐了观光景车,又坐索道。那索道真是惊险无比,让人心生畏惧。坐在索道车内,什么都看不见,因为这里海拔三千多,雾气缭绕,真的如腾云驾雾一般。几分钟后,我们就到了山上。果然这里十里不同天,气温下降,又下起了雨,大家只好穿上雨衣。冒雨观光,我还是第一次。
我们顺着石阶,慢悠悠地向上爬去。高耸入云的古槐,树根如盘虬卧龙,潺潺的水流声,在各种树木间叮咚作响,树在水中,水在树中。碧蓝的水,清澈见底,水底细石直视无碍,只是这水里没有微生物,更不要说鱼虾了。因为这里的水中含钙量极高,导致水底钙化严重,呈现黄色。水是蓝的,底是黄的,别有一种奇特的风味。都说黄龙有人间瑶池,真的是名不虚传。一个个美丽的海子,像一面面镜子,天蓝水蓝,真的是美不胜收。
放眼望去,一条条绵延千米的金色钙华体滚落而下,犹如一条金龙从茫茫原始森林中冲出。这就是所谓的“人间瑶池”据说,黄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钙华奇观之一。这种在高寒、高山环境中形成的大规模钙华堆积地貌,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特景观,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美学价值。长期的钙华沉积形成了一系列似玉林层叠的彩色池。巨大的水流沿着山谷溢出,涌入水池,层层下落,穿过森林,穿越堤防。滚滚滩涂最终汇入涪江源头,形成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黄龙八彩池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洗花池群”是第一个入沟的池群,藏在一片郁郁葱葱的密林中。数十个彩池参差不齐,排列有序,池水镶嵌在如镜如金、如银的钙华体上,色光闪烁。网上说,最高的“浴玉池群”由693个彩池组成,面积达21056平方米,是黄龙最大的彩池群。
这里,彩池池岸低矮,池岸洁白,水平如镜,宛如一片片青色玉盘。池中的古树、古藤被石灰华塑造成艺术珍品,有的像鹰展翅,有的像老虎下山,有的像珊瑚,栩栩如生。池中的水呈现出四种不同的色彩,色彩斑斓,流光溢彩,也是彩池中的佼佼者。
我们时而驻足欣赏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而拿起手机将这人间无与伦比的美景定格下来,真的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见?”,让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
黄龙,不虚此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