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淇

在写作网上看到网友留言:“写了九个月,突然没有题材可写了。”
我随即回复:“细心留心用心,题材无处不在。给你几个小技巧,开启源源不绝的题材池。”
类似这样,度过写作初期的兴奋,很快就会面临能想到的话题都写过了,陷入“没得写”之境界。
今天我还与学员说,要细心观察捕捉生活中的每个闪光点,随处接触到的事、物、人、景等都可以成为对象,成为写作材料,也是开启题材池的重要来源!。
比如,当你找到一个感兴趣或是热点话题,你需要注意捕捉写作角度。
我总结了3个技巧,帮助你发现更多优质题材。
戳痛点,造冲突,善抓人性密码
多看文章,就会发现一些特点:
首先,以改变逆袭为题材,成为大多数人选择对象。这类文章必须要有冲突转折,跌宕起伏才能抓人眼球。
其次,以展现“进步”,“成长”类文章,需要写出读者的心声,也就是戳中其痛点,才能形成改变前后的高反差,让主题表现的更加鲜明。
最后,对于表现“发展前途”与“核心能力”的题材,如可以贴合人性密码,比展现出人都冇好奇心,不大容易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类,则具有了吸引力。
引发读者共鸣,多维度更鲜明
文章一定要有共鸣点,也就是让读者看到即被带入的感觉。
比如:一篇主题“北上广职场人薪资为什么这样低”的文章,本身薪资问题就带有话题性,是大众所关注的。
如果这篇你第一时间看到,是不是会想着,这不就是说的就是我么?我连平均工资都没到,扎心啊……对吗?
于是读者会产生入心的感觉,不自觉中与作者拉近距离,可以说很有共鸣。
还有一种产生共鸣感是:制造身份认同。
互联网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链接彼此的就是身份认同。确认过眼神,你我很同频。
你所要做的,是如何能让读者也产生与你是同频人的感觉,共鸣感自然就出来了。
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多维度去思考,也是引发共鸣的好方法。
比当太多人讲一件事,又不能第一时间写完,后面读者看到时,就会疲劳。尤其是观点还是那些个,他就不想读了。
所以要么手速快,要么切入角度新颖特别。
比如:从横轴看不同人有什么不同的思考?从纵轴看事件的时间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升维可以增强丰富感,降维可以更加清晰化。不同时候采取不一样处理方式,也会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带入感,以增加共鸣。
巧施“借”,利用热点制造势能
如果留心看会发现,很多爆款文章是因为所选题材自带天然流量,所以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
而这种自带流量,或者是话题具有很强的共性,或者是对某一热点话题的探讨。
这样,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多年前,听到一位企业家分享他的成功经验,印象深刻的是一句话:
“任何时候,懂得借势而为,更容易成就己身!”
小米手机总裁雷军,原是在WPS里秉持学霸精神,每天工作14个小时,可事业毫无起色的高材生,正是看到了手机发展的势,及时转战,借势而为,缔造了如今小米品牌的辉煌成绩。
而胡玮炜原本是名记者,用了10年,达到月入过万。正是借了“共享经济”的势,2015年创立了摩拜单车,2018年被美团以27亿美元收购,实现了从传统纸媒转战到共享经济,借势而为,实现了财富自由。
这就在于会借时代的势。纵观历史上很多富豪就是借时代之势,后快速发展起来的。
写文章也是一样的,学会借势,可以快速发展。比如我借了演艺界的“势能”,就几部剧本拿到了投资,所以这是一个“借”势的好机会。
所以,借势就是用势 ,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势利导,让事物发展,朝着我们有利的地方推进。
懂得借势,就可以利用势点,来扩大自己的势能,继而让文章更具吸引力。
只要你做到这三点,就等于搭建了一个可以源源不断使用的“题材池”,再也不怕写到“枯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