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孤独的时候,总不免想有个朋友,说说话,聊聊天。虽然孤独是人生的常态,但根据马斯洛的观点,人都有社交需求,长时间不跟外界交流,人是会退化的。那个写出瓦尔登湖的梭罗,想要过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最终不是失败了吗?人是群体动物,排除个别人可以独自生活,大多数人还是想要跟外界发生关系的。
我最近在抖音上关注了许多人,不管男女,只要看着顺眼,发的内容能引起共鸣,我就点赞加关注,特别是那些没几个赞,也没几个粉丝的账号。我想,人在一穷二白的时候,总希望有人关注自己吧。有的人在我关注之后,也关注了我,这样我们变成了“朋友”。抖音提示我们一起打个招呼吧,但我从来没有主动找过别人。我的性格决定了我是一个被动又缺乏安全感的人,对陌生人充满了警惕性。
某天,有个女的在私信上跟我打招呼,我回了一个大笑的表情,接着她就问我是男是女?我说是男的,她哦了一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过了好长时间,她又发了一个私信,问我在合肥哪里,我说在高新区,问她呢,她说以前住在那里,后来搬到滨湖了,我说原来你也在合肥,她说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我是想跟别人聊聊天的,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把聊天进行下去。也许,在我不上班的这几年,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已经渐渐失去跟别人沟通的能力了。
盼在沉寂了几天之后,忽然又给我发消息了。她说我天天闲着没事,为什么不考研呢?说实在的,考研这个事,我还真的想过,但我对重回校园,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何况考研并不简单,还有跨专业,选择院校,选择城市的问题。就算考研上岸了,我不一样还要面临找工作吗?按照她的说法,考研不是我的目的,在考研和读研的过程中,寻找钟意的另一半才是目的。她真是时刻不忘操心我的人生大事,我谢谢她了。谁能想象这些话,是出自初恋之口呢?曾经的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多年以后,再次相遇,她心里虽已释怀,却还心疼我,想给我指条明路。
之后我们又聊了考证的话题,比如一建二建。我记得六七年前,她就跟我提过考二建的事,我以为她早就过了,一问之下,才知道她去年才考过,真的太巧了,我的二建也是去年考过的。她说今年她的一建只过了两门,明年要考的话,得重新考四门了。我也曾准备考一建,去年还做了许多笔记,但最终我决定不考了,因为这个证的含金量,其实并没有那么高,何必给自己找罪受呢。
她总说羡慕我现在有时间,自由自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她不知道的是,自由职业有很大的风险,生意不景气会导致破产的。我劝她,还是乖乖做好自己朝九晚五的工作吧,不要学我。
今天跟她聊天的时间和内容都太多了,我不想这样。她已经是家室的人了,而我们又曾是那样的关系,我不希望她的家庭因为我而受到影响。以后我们还是少聊天,或者不聊天为好。
二姐发微信说,生日快乐~我这才意识到今天是农历八月初四,真的是我的生日啊,她不说,我都忘了。爸妈也忘了,只有二姐还记得,真的很感谢她这么多年以来,对我的关心。
中午,我去了新华书店,在五楼看了一下午的书。关于沈从文,我打上学那会儿学习他的边城开始,就对他不感兴趣,不知道她写的翠翠好在哪里……去年跟一个相亲对象聊天时,问她喜欢什么书,她说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我虽然极不情愿,但还是找来看了一下。说实话,写得不错,我在想自己是不是对沈从文有偏见。今天我又看了他另一本随笔集,生之记录。还是觉得挺好的,他的文笔,很美。上网搜了一下他的简介,翻着翻着,就看到了他婚内出轨的事件,按照现在的说法,他就是渣男,老婆怀孕期间,她却爱上了别人。曾经他疯狂写情书追求自己的学生张兆和,不可谓不爱她,然而结婚一年多后,他却移情别恋。沈从文的人品,确实不敢恭维,我承认他的文章写得好,但作品不等于人品。就像一些明星大咖,在镜头前光鲜亮丽,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谁知背后有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人是复杂的,能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太难了,但我认为正因为太难了,才真正值得人们敬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