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教比受教更能学到东西。
最近在看《翻转式学习》,之前听樊登讲过这本书,被深深地安利到。樊登说他在看完这本书后,甚至有冲动想去当一名小学的校长,希望能对现有的教育做出自己的一些努力和改善。
作者认为:教是最好的学。对于这点,我深信不疑。
有一次,这本书的一位作者在一所重点大学给本科生做讲座。结束后有位学生上来和他说话,他问作者:“老师,第一次教课是多久以前?”
作者回答:“1941年9月。”
这位学生说:“哇,这么说您已经教了60多年啦?那您教的课程都是您学生时代所学的吗?”
作者说:“不是,因为要教给学生,是工作后学的。”
“这么说您这么多年所教的都是没人教过你的内容,这些都是您自学来的?”
“是啊。”
“那您一定非常善学。”
作者谦逊地表示同意。
那学生接着说:“太可惜了,您不是那么善教。”
在大多数的传统学校里,谁在课堂上收益最多?学生还是教师?
作者的自我吐槽,幽默地解释了这个现象:学校里的老师,却是把那些书本上知识点学得最好、最深刻的人。
为何会这样?
如果把教师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简单地理解为“对学生进行某些概念的解释”。
从某种意义上讲,解释者(教师)学到的东西最多。在大多数情况下,被解释者(学生)会很快把听到的解释内容给抛在脑后。而解释者却会发现,这种解释会更长久地萦绕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是因为他们首先得费劲地弄明白所需解释的内容,然后才能做出解释。
通过解释使解释者本人更加充实、对话题理解更加深刻的第二个原因是,让听众满意,直到那人点头说,“哈,没错,现在我明白了!”解释者不仅要把解释之事自然地融入自己的世界观中去(即融入自己个人的参照系中,从而理解周围的世界),而且还得弄清楚如何把自己的参照系与被解释者的世界观关联起来,这样的话,他做出的解释对那个人也会产生意义。
我记得在学生时代,有一次在班级的课后作业讨论中,要和大家解释清楚某题中涉及的概念,我费劲心思找到了用汽车类比信息传输的一个概念,向同学们解释清楚如何计算此类数据。我不知道听我解释的同学,几天后是否还会记得当时的概念。而我作为解释者,对那个概念记忆深刻。
通过解释而学习其实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小孩子很自然会从比自己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那里寻求答案。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会非常喜欢这样的事情,他们要弄明白向自己提出来的究竟是什么问题,还要搞清楚自己如何解释才让那些年龄小的孩子听明白。
我经常看到小家伙有模有样地向比他小的孩子解释这个积木要怎么拼搭,才会搭出一个怎样的造型。通过这样对小伙伴的解释与教,他会更加清晰地理解并掌握拼搭的技能。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翻开书就看,合上书就忘”,这个现代人普遍会有的阅读症状,在拆书帮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阅读的过程像是在接受作者的施教,阅读者如同受教者,而现场引导带拆一次就像是把知识解释给小伙伴们,拆书家便是解释者,而解释者学到的东西更多。
在著名的“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中,艾德格‧戴尔(Edgar Dale)提出: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透过阅读学习能够记住内容的10%;透过听与看学习能够记住内容的20%;透过示范展示学习能够记住内容的30%;透过影像、展览、示范、现场观摩来学习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提问、发言来学习能够记住70%;做报告、转教别人、实际操作能够记住90%。由此可知,纯粹阅读对于知识吸收效率并不好,而转教别人、应用实践才是更好的学习方式。图片来自网络
教是最好的学。
在看到一个新的概念时,不妨尝试去解释给别人听;
在参加拆书的时候,何不尝试下自己成为拆书家,把知识拆给大家;
在当孩子问我们一个问题、一个概念的时候,不妨试试让他去探索并解释给我们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