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史

作者: 鸽子不想飞 | 来源:发表于2022-12-29 13:14 被阅读0次
    网图侵删

    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锯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时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我国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在甘肃天水西山坪大地湾一期文化中,已经发现了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甲骨文中有“鸡”字,说明我国养鸡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化的动物,鸡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凤的形象就来源于鸡。

    公鸡打鸣是一种“主权宣告”,一方面提醒家庭成员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另一方面警告临近的公鸡不要打它家眷的主意。公鸡在白天大概每小时打鸣一次,只不过早上那第一声鸡叫划破了黎明的宁静,临近的公鸡接力下去,让人印象深刻。一般情况下,夜里鸡都在睡觉,鸡的大脑里有个“松果体”,松果体可以分泌一种称为褪黑素的物质,如果有光射入眼睛,褪黑素的分泌便被抑制,褪黑素能抑制性激素的分泌,也直接控制鸟类的歌唱。晨光乍现,褪黑素的分泌受到抑制,雄鸡便不由自主的“司晨”;一年之中,当白昼渐渐变长,鸟儿体内的褪黑素水平下降,它们便开始“叫春”。公园里提着鸟笼的大爷也知晓这个道理,平常鸟笼都被厚厚的布罩盖着,一旦摘下布罩,光线惊醒了鸟儿的“鸣叫中枢”,歌咏会便开始了。

    古代,公鸡可以安享黑暗静谧的夜晚。有时遇到满月,月光偶尔也会刺激太过敏感的公鸡“起夜”。而到了战乱时候,被声音和火光惊扰的公鸡夜啼的概率大大增加,于是古人以“雄鸡夜鸣”为战争的凶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鸡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jt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