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篇随感,是因为我在短时间内遇到了两件相类似的事,内心存有困惑,说出来向大家求解。
01
年前的医院,门诊大厅的患者不见减少,排队等着就医的人略显急躁。谁都想早点把健康带回家过年吧。
“妈妈……妈妈”带着哭腔的孩子喊叫声由远及近。我寻声望去,从走廊里面踉踉跄跄的跑出来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只见那孩子紧赶慢赶的跑到他前面的一个女人跟前,抱住那女人的大腿便不撒手,抬头用渴求的双眼看着,还是哭喊着:“妈妈,妈妈!”
虽不知道为了何故,但看见孩子哭我就已经有点心疼了。
没想到那女人忽然停住,转过身来,稍一俯身,便将小男孩推到一边,接着便训斥道:“我是不是告诉你别乱摸,你是不是手欠!”说着便打小男孩的手。小孩害怕的向后躲闪,却又畏缩着向前抓女人的衣服,仍然只是哭着喊着妈妈!
这女人似乎并没有解气,再一次甩开小男孩,小孩一个趔趄便倒在地上。女人又大声说道:“你怎么那么不听话呢啊!我是不是说了医院有细菌,你还到处乱摸!你是不是不想好了?没人管你了!我不要你了!”一听到这,那孩子忽地爬了起来,眼睛里装满了恐惧和不安,急忙又一次抱过来哭喊着:“我要妈妈!”
这女人仍然只是径直向前走,嘴里不停的说着:“你不听话,没人要你!”“别跟着我了,我不要你了!”
孩子哭声越来越大,我听着都揪心。
他的小手胡乱的在脸上抹着眼泪,弄得满脸都是鼻涕。哭得有些哽咽的喊着:“妈妈,我要妈妈!”
也不知是闻声而来的人多了,还是这女人的气消了,过了方厅,女人使劲的扯过男孩的小手,拎到自己身边,嘴里不停的说着些什么,小男孩牵着妈妈的手,哭声止住了,随着这女人走了。
02
年后,商场前不远的公交站牌前,我在等车。
吵架的出场可能也是要讲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吧,我还是先听到了高声的训斥声。
回头望去,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女人和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一眼看去,便知道那是一对母女。目测女孩一米六的身高就知道那是得自母亲的良好基因,高挺而好看的鼻梁简直和母亲的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女孩的鼻子在抽动流涕,母亲的鼻孔被怒火涨得很大。
这女人操着一口地域特色明显的辽宁口音,训斥声里听不出事出何因,只能听见反反复复刺耳的国骂:“我×你妈的!”“你他妈的这么大听不懂话啊……”“我×你妈的!”
当时一听,着实让我震惊!一方面是觉得不管怎样也不应该对自己的女儿如此辱骂吧;一方面居然感到脸红,在海南这地方,我和她也算是东北老乡了吧,东北人豪爽但不野蛮啊,东北人直率但不无理啊!更何况是对自己的女儿!更何况是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
和我一样感到丢人的可能还有那女人身旁的大女儿吧,那女孩怯生生的去劝妈妈住口,这妈妈肯定是觉得“教育”的得还不到位,一手抓住小女儿的衣服就把她往马路上推,女孩虽是长得很大,但是丝毫不敢反抗,瘦弱的身体任由女人摆弄。
我看见女孩穿的那条红色的七分裤被身体碰到的垃圾桶弄脏了。那也许是妈妈过年给买的红裤子吧,女孩一定是特别喜欢才穿出来逛街的吧。女孩没有大哭,只是在不停的抽泣,好看的杏眼肿的通红。
我看到女孩的眼睛里没有小男孩的恐惧,也没有毒辣的反抗的愤怒,没有意外的难以接受,甚至没有委屈,她只是在哭,那种平静的柔和让人看着可怜,更感到心疼。
公交车来了,我抓紧时间逃离现场。
那个女人还是在简单粗暴的重复着那几句话,女孩双手抱在胸前,眼泪止不住的流,不时的看向女人,虽然她没辩解过一句话,我却听到她的眼睛一直在说:“妈,妈妈。”
03
我想,母亲的慈爱不是只有书上说的和电视里演的才有吧,我们都感受过温柔细腻的母爱吧!
如果我们的经验是真的,难道我看到的是假的?我可能遇到的是假妈?
是生活的压抑和烦躁让母亲失去了优雅和耐心吗?
是社会的浮躁和素养的缺失让母亲只会简单粗暴的教育吗?
我记不清在哪本书上看过,动手打孩子的成年人就是穿着西装的野蛮人!
试问,你会对你的领导呵斥辱骂吗?即便领导真的决断错误,真的有失公平。
试问,你会对你的同事或者朋友大打出手吗?即便朋友缺少理解,缺乏帮助。
如果你不会这样冲动的对待成年人,那为什么要如此野蛮的对待一个尚不懂事的弱小的孩子?生理世界是成熟的,心里世界却是贫瘠的!外边是光鲜的,内心确实残忍的!这就是成年人的特征吗?
我知道您也是在教育孩子,她一定是犯了什么错误,可是是不是需要正确的引导,而不是错误的示范呢?
我不知道您用最粗俗的语言辱骂一个已生荣辱心的女孩子,她能从您的语言中能学到些什么!也许,她以后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教育”别人!那您的良苦用心是不是就适得其反了呢?
难道就是因为你认为孩子是你生的,你养的,你就有权利对她呼来喝去吗?就因为你对她有关爱和付出就可以随意施暴吗?
孩子也许会在您的暴怒下变得越来越胆小,会没有安全感,也许会变得比您更加暴躁,只不过以牙还牙的对象不一定是您罢了。
“再不听话,妈妈不要你了!”“再不听话,警察就把你抓走了!”“再不听话,大老虎就来了!”再不听话……
这种恐吓威胁式的教育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妈妈就是他的天,就是全世界!如果妈妈不要他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即便您打骂他,孩子也仍然紧紧跟随!您何以用爱的筹码去欺负一个孩子!这样的语言,不因事情大小就脱口而出,又有什么意义!
试想想,我们又能陪伴孩子多少年,等他们的世界不仅仅只有我们,当他们需要我们帮助的地方越来越少,当他们有了自己的爱人,当他们有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当他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紧紧跟随着,当他们离开家就很少再回来,你看,轮回的报应开始了。
有一天,你会老去,老到听不清,看不清,手脚不听使唤,你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孩子,可你也许就会收获自己种的恶果,你的孩子会对你没耐心,很少有时间陪你,甚至会厌弃你,他们不会吓唬你,而真的会“不要你!”
别让恶毒的语言颠覆了母亲的形象!
别让家庭的原罪扼杀孩子的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