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假如没有朋友了咋办?
这是妈妈对你的最深的忧虑。
中午我又荣幸的去了你教室。
看到我时你的表情刺痛了我——小脸上没有意外,更没有惊喜,只有小尴尬、小难堪,同时还夹杂些许僵硬和无措,这哪里是七岁孩子该有的?
你一定是预判到了什么才会是这样的表情吧。
这样复杂的表情出现在7岁的孩子脸上,莫大的讽刺。
妈妈真的是心疼你,原本可以自由舒卷的天性和个性在现实面前不断遭遇碰撞,你屡屡被要求“这样…那样…还得那样……”同是被明令“不能…也不能…更不能……”你不懂,也不明白,可能更不理解,但在现实面对,你被一点点改造得低头、屈服,以后终将磨掉所有的棱角(包括不合适的、不合适的)。
担忧这些太虚了,回到正题上吧。
孩子,这,已经是本学期我第3次在这种情况下来你教室了。
妈也发怵呀。
孩子,妈妈特别担心,你的朋友越来越少怎么办?
1.课间风波
这次,是因为昨天课间时你想和小同学皓一起玩,打断了他背三字经的节奏,你那皮皮(痞痞)的范儿又出来了,非要纠缠,具体过程我脑补不出来,反正最后是你抬脚不小心“搁”在人家眼睛上了……事情发生后你担心挨批,赶紧拉着小同学去清洗,拿纸“体贴”地帮忙擦拭,但依然有旁边其他同学把你告发到了老师那里——幸亏问题尚不太严重——但,你又一次留下了“案底”。
这是昨天发生的“不冒烟”事儿,放学回来你可是“守口如瓶”的,嘴巴倒是真“紧”,我猜你是担心在校挨批后回来再次被剋吧。
(孩子们就是这样学会了种种“瞒天过海”)
2.课堂插曲
今儿,关键时刻你掉链子了,情商不在线了,硬生生插入了不和谐的插曲。
因为有领导来教室听观摩课,老师肯定想把班级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孩子,就像你,回来总想跟爸妈分享你最得意的小插曲一样。人都想让别人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这是马斯洛情感需求金字塔理论中的高层次需求呢,现在你还不太懂,妈妈以后还会跟你多次提到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0475/943555902acf3679.jpeg)
总之你知道这是大家都渴望得到的就可以了,所以,咱也得多理解老师、配合老师,对吧。你前阵子晨读的《论语》里不就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么,其实正面来说就叫“己欲予人,己达达人”。
谁提防你这个“愣头青”非要因为前面小同学的一句随口话第一时间老师报告老师,生生打断了正在神采飞扬讲课的高老师,我的孩子,打断别人讲话可是与人交往的不合适行为哦,在家里咱们几口人相处时,你出现这种行为时爸妈没有反复跟你陈述和强调,错在爸妈。
还咱们再复盘一下课堂那一刻吧。平时特别爱你的高老师用手使劲摁你的肩膀,才把你摁坐下,因为暗示你,你没收到信息嘛!唉,你知道吗?这在别人看来恐怕就是成心拆老师的台呀?
爸妈日常教育现场没有抓住,最终“买单”的是你呀,我的孩子!
乍一看,这叫情商让人着急,实际上呢?
高老师是临近中午时发语音给我的,我能从语音里听出几丝气急败坏来……
这事搁谁身上当时都会绷不住的。
孩子你知道吗?现在妈妈只要看到微信上有高老师和马老师给我的语音,我的心就一紧——都风声鹤唳到这般地步了。
我忙不迭的去学校,先跟老师告歉、沟通交流,了解情况,再把你叫出来,语重心长的一番教育。
其实我对这样言语的教育已经不抱什么希望,我总觉得你这个小家伙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小花猫”,压根不过心。
再联想这几次连续的“被起诉”,不就是相继跟小A、小B、小C、小D、小E同学发生一些小摩擦么——咋人缘如此呢?
我是真担心,久而久之,你被小同学们嫌弃、孤立,你没有朋友了怎么办?
妈妈之所以有这个担忧是因为我在一个写作营的群里看到一位阿姨的文章,联想到你,我的忧虑感马上像水一样的要漫过我的头顶。
孩子,幼儿园时就发现因为你的调皮费事,老师跟我沟通过多次。平时去楼下玩儿,小区里那么多小朋友,慢慢的,能跟你玩得来的也越来越少了,在家里,爸爸妈妈姐姐也总是指责你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我的孩子,你真的会面临“没有朋友”的梗么?
3.找出症结
让我捋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首先,是你的周边环境不够吧。家里的几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时各行其是时间居多,缺乏一起头对头happy的常态化情景、环境熏陶。
其次:榜样引领引领不够吧。都说近朱者赤,让孩子多跟优秀的人学习,可以是身边最近的人,也可以书本中的人物,也是,爸妈自己都未必能立得了这样的flag,又如何能做你的榜样示范呢?咱们就多从书中找榜样吧。
再次:和你一起制定小计划吧。坚持××天没有跟小同学发生摩擦,咱还在小黑板上画上星星吧。只要你有点滴进步,爸妈都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奖励。你特别喜欢这些,妈知道,其实大家都喜欢。再送你两个成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吧(近期你对成语特别感兴趣),日子久了,何愁改不掉这些毛病?
最后:我们得坚持底线。得清清楚楚地给你讲明,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原则性的问题绝不能因为你的软磨硬泡甚至哭闹撒泼了就轻易妥协。
这样,就不至于大人做得不够周到,让你屡屡“买单”。
对标对表一下,爸妈给你的环境就不够纯粹,昨晚我整理你的书包时,非常强硬把你几本作业本留家里(实在是因为每次看你书包里装了一大堆我认为没用的东西),却不曾想误把你的当天要用的上交书写作业也落下了,我是到教室里才看到你在百无聊赖的抠弄小尺子,你同桌却在公整认真的写作业……
孩子,这错误是妈妈直接导致的,你却没办法第一时间跟我沟通,更不能朝我发邪火,唉,妈这会才体验到你,小孩子,总是处于绝对的劣势地位的……
因为妈妈没有“看见”你,对你的要求习惯性忽略,你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也就“看不见”小朋友的需求和不喜欢,不然,你不会因为打断皓同学背《三字经》而再次被小同学“检举”……
相当一部分原因/病根还在父母身上呀!
孩子,你要真的因为这样,朋友越来越少了,可怎么办?
这,原本是最爱你的爸妈最不愿意看到的,如今,却正一点点悲催地朝那里滑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