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历史
良渚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社会生产全面高涨,原始氏族开始瓦解

良渚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社会生产全面高涨,原始氏族开始瓦解

作者: 无限江山 | 来源:发表于2023-12-08 13:15 被阅读0次

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一说1937年)最先发现遗址群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

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环太湖地区,即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与上海市,还有杭州水田畈、吴兴(今湖州市)钱山漾和邱城、嘉兴双桥等。

据碳-14法测定,良渚文化的年代,约为前3300年到前2200年,即约距今5300年到4000年。

良渚文化时期社会生产全面高涨。

制陶工艺颇进步,流行黑色陶器,最具代表性为造型规整、表面光亮的漆黑色陶器。陶器以夹细砂的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普遍采用轮制,种类繁复,圈足器、三足器和平底器较多,常见的有簋、鬶、豆、盆、盘、罐、碗、壶等,器表有时施以种种刻划纹饰,还有少数漆绘陶器。刻划有纤细禽鸟纹、蟠螭纹的鼎壶及漆绘陶器,是良渚文化陶器中的尖端产品;还发现有数例陶文。

生产工具有石、骨、木等制作的。石制工具种类多、制作细、专用性强,主要有磨制精细的大型三角犁形器、扁薄长方形穿孔石斧、半月形石刀和石镰等。

琢玉工艺在当时各原始文化中处于领先地位,玉器种类很多,工艺水平甚高。大至重6500克的玉琮、直径20多厘米的玉璧等礼器,小至玉管、玉珠和玉质镶嵌附件,琢制皆很精良。玉器种类在20种以上,采用了多种雕琢技法。

手工编织发达,出土有竹编与丝、麻织品。

据研究,良渚文化应是马家浜文化(中国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其年代约为前4750年到前3700年)的继续与发展。

一般认为,在良渚文化时期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原始氏族制度瓦解并向文明时代过渡;中期以后可能已处于中国古文明的始创时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良渚文化距今约四五千年,社会生产全面高涨,原始氏族开始瓦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we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