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承认,我就是那种所谓的朋友圈劳模。
应该是从2018年开始,我坚持每天发朋友圈,多则7条+,少则4条,除非哪天身体不舒服或者有极其重要的事,我才有可能只发1-2条。
就好比昨天我在医院打点滴,我前后还发了3条朋友圈。
为此,不止一个人曾私信或者当面问我,你分组吗?
因为毕竟朋友圈里有以前的老同事、客户、老同学还有家人,你成天发那些成长感悟、写作干货,不担心对方屏蔽你吗?
说实话,我第一次被这样问的时候,很惊讶,朋友圈分组这个功能我倒是很早就知道,但我从不觉得和我有什么关系!
我一直都从不勉强任何人喜欢我,你看不惯我,你自己离开就好了,我干嘛要费心躲着你?
如果有人觉得我发圈干扰到他了,那就屏蔽我、拉黑我、删除我,很多种途径让我消失在他的世界里,凭什么我要为了不干扰他的生活而费心分类?
说白了,我没有多余的精力做这个事情。
前几天有人和我讲了一个故事,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说一个人因为要回归家庭照顾孩子,所以辞职做了做代购。
她的朋友圈被分为好几类,老同事老客户能看到的朋友圈,是她每天和闺蜜一起喝下午茶、插画、瑜伽,一片美丽祥和;
而家人能看到的朋友圈是她每天自己做饭、照顾孩子,陪着孩子阅读,是一个好妈妈;
另外有一批人,看到的是她每天从早到晚刷屏各种各样的代购产品。
想想就替她感觉累。
当然相信她的初心是为了圈里的好友们,不像我这么简单粗暴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可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那么多的人,每个人的感受都要顾及,你顾及得过来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2
其实,据我所知,很多人都会分类发朋友圈,只不过没有前面那个故事的主人公那么夸张。
而这类人,大抵都有一种心理,那就就是太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了。
记得有这样一个谚语:“20岁时的人,会顾虑旁人对自己的看法;40岁时的人,已经不理会别人对自己的想法;60岁时的人,发现别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自己。”
庆幸的是,我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不用等到60岁,那就是或许在别人眼里,你根本就不值一提,你却费尽心思要伪装一个你,简直就是笑话。
事实也是如此,大多数人其实并不在意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注意到你。
你所谓的那些别人如何看你,都是你的一种虚渺的感受而已。
而一般容易有这样心理的人,其实是把自己人生的评价权交给了别人,内心里会认为自己好不好,是由别人说了算。
有个朋友每次做一个选择,都会去问问表姐,表姐反对她就不做了。
我曾经很直接的问她,你的表姐会帮你女儿教幼儿园的学费吗?
我们必须要承认,生活得靠我们自己过,一切的后果都要自己承担。
那么,为什么不把选择权和评价权都握在自己的手中,而要在乎别人的意见呢?
当然,其实在往深层次想,其实是内心深处害怕自己还不够好,所以才选择这样的方式保护自己。
说白了,就是害怕自己不被接纳,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好!
3
再说回我发朋友圈这件事情。
我算过一笔账,如果我每天发2条朋友圈成文案,就算700字,一周就是2100字,一个月下来就是8400字,一年就是100800字,这只是粗略的,基本上可以出一本书了。
也就是说,在我看来,我发朋友圈,是锻炼写作能力的一种方式,随时随地输出,很多朋友圈的观点,后来我都形成了长文。
据说也有文友直接从我的朋友圈找到了选题。
最重要的是,我发朋友圈,是记录我自己的成长和感受,能影响一部分人,当然是意外的收获。
我是为自己写,而不是为了某些人写,自然不会介意对方喜不喜欢看。
也正因为此,我非常理解那些卖货刷圈的,刷圈姿势好看的,我会去点赞,实在觉得影响到我的,我就默默屏蔽,但我不觉得她们做错了什么。
因为,自然有人喜欢看,这就够了!
也就是说,当下你做的任何事情,是为你自己做。
当然前提是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你要知道你为什么而做。
然后至于别人怎么看,真得没有那么重要!
人活着,原本已经不容易了,别再自寻烦恼!
而且,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你多一分钟在乎别人的看法,就少一分关注内在的成长。
一定要记得,没有人无聊到去关注你做了什么,除非你真得做了什么值得对方关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