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春光,难得露出这么灿然的一笑,于是,天地的灰蒙便有了一片清朗。
乘着这样的兴致,当然得出去坐坐,好好享受这久违的阳光。
我们讨论去喝茶,后来竟进了咖啡馆。停好车,由电梯进入咖啡馆,咖啡馆好大,竟有整整三层。每层巨大的空间,铺陈着一张张咖啡桌与坐椅。空间疏朗而紧凑。曼妙的音符流泻,与馨香的咖啡味蒸腾发醇,氤氲出一份和谐美好。空间的装饰极尽质朴却又充满粗犷,细微处的精致华丽又消融于原始纯真。
图片摄自咖啡馆此时还早,咖啡厅稀稀拉拉没有几人,曼妙的音符竟有些亢备,仿佛在为这落寞壮胆。
落座后,窗外的阳光射进来,有些灼热。于是,挽帘遮窗,我们竟躲在了日光的后面。本来出来是为了晒太阳,而我们却躲着它,想想就有些好笑。
咖啡端上来时,我没有动它。这慵懒、散淡的气氛让我不睡上一觉,似乎有些对不住它。
图片摄自咖啡馆于是,随手拿过一个靠枕,垫在腰下,那宽大的靠椅,竟毫不犹豫地接纳我,一时舒坦惬意无比。
流动的音符竟也凝滞,眼神竟也恍惚迷离,一时身轻如羽,心若在云端……
待我一觉醒来,偌大的厅堂竟有些人声鼎沸。这彻底粉碎了我开始的印象:这么几个如何能支撑得起这巨大场地的开销?
有桌前一杯咖啡发呆的;有拿着一本书低头阅读不语的;有拿着手机,在专注着什么的;还有像我刚才一样舒坦大睡的;当然还有一群人兴奋地小声谈论着的;也有桌前一台笔记本电脑,旁边一杯咖啡认真工作着的……
图片摄自咖啡馆这里有各色人等,老人,中年人,年轻人,小孩,当然,以年轻人居多。从他们的谈吐与气质看,他们大多文化素质不低。
端起咖啡,轻呷一囗,当苦涩的咖啡味在回味时,另一种苦涩在我的嘴角漫延开来。对,那是绿茶。
我也曾到过好一点的喝茶的场所。火热的炉火舔得壶水咕嘟作响,整套茶具一字排开,特制的小勺舀茶,温茶具,掺水泡茶,滤去头道茶水,掺水,斟茶,举杯轻嗅,轻酌小试回味……一切庄严繁复的仪式都在铮铮古琴的音韵,古色古香的茶室完成。再加上那掺茶女纤巧的眉黛,飞泻的流苏,如靥的巧笑,雪白而娇弱的柔婉……这庄重的仪式间,是一幅画,一幅充满中国画般的水墨丹青,其间,展示的是文化。
茶的消费及人群并不低。然而,在任何一个场所,我还未曾见有今天这么大的一个场所,人们如此之轻松,休闲。当然,茶馆也有大的,不过,其场所显得并不那么高雅,其人群也显得没有这般普及。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展开了小小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咖啡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象征,人们崇洋媚外,认为这样更具小资。这当然是一个因素。
我认为还有文化上深层的原因。在文化上,我们的文化仪式太过庄重、保守,繁复,很容易让人产生敬仰而很难亲近。比如这绿茶。而西方文化讲求的是简单,亲近,快乐,很容易让人产生接受,产生亲近感,它在商业上更容易复制和推广。比如这咖啡。
图片摄自咖啡馆咖啡与绿茶,没有谁优谁劣的问题。不过,在文化的交融中,它们似乎都该向对方汲取点什么。
图片摄自咖啡馆2018.2.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