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之暮年

作者: 别具一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24-05-20 16:13 被阅读0次

                    尼采之暮年

“我爱他,因为他想创造那超越自身之物,然后突然死去。”查拉图斯特拉说。

不得不承认,尼采的思想强度过早地耗尽了他的生命。

因而,他与时代的抗斗最终使他精神错乱:“与一个时代的道德体系抗争,总是一件可怕的事,这个时代终会展开报复……对抗争者发动内外夹击”。

在生命的最后年头,尼采的文字愈加尖刻,他不但攻击个人,还攻击固有的思想——瓦格纳、基督教等等。

他写道:“智慧的增加或许正是由语言锋利度的降低来衡量的”,但他无法控制手中的笔。

随着精神的崩溃,连他的笑声听起来都神经兮兮。

除了通过他自己的文字,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知道,腐蚀其身心的到底是什么:“或许,我最知道为什么人类是唯一会笑的动物:孤独的他承受着太多的痛苦,使他不得不创造出笑来。”

在身体方面,疾病以及日益恶化的视力状况是造成尼采崩溃的另一原因。

此外,他开始患上夸大妄想症和疑虑妄想症。

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一本书寄给泰纳,并附上一张纸条,在纸条上,尼采向这位伟大的批评家保证,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最了不起的著作。

在《瞧这个人》这本尼采最后的书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充斥着疯狂的自我赞美。

瞧这个人!——这个人我们真是瞧得够明白的了!

或许,如果尼采能再得到些赞美,即使是一丁点儿,也能遏制他的唯我主义,并让他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理性与神智。

但是,人们对尼采的赞美姗姗来迟。

在几乎所有人都忽视他、辱骂他的时候,泰纳给他寄来了一封信,送给他慷慨的赞美之言,布兰代斯写信告诉他,他正在哥本哈根大学讲授一门以尼采“贵族的激进主义”观点为内容的课程;斯特林堡也来信对他说,自己正在把他的思想用于戏剧中;或许最好的还是,一位匿名的崇拜者给他寄来了一张四百美元的支票。

但是,当这些星星点点的光芒开始闪烁之际,尼采的视力和灵魂已经陷人黑暗,他放弃了希望。

“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他写道,“唯有未来的未来才属于我。”

1889年1月,对于尼采是最后的猛烈一击——中风,在都灵向尼采袭来。

几近失明的他跌跌撞撞地回到自己的阁楼,仓促而又疯狂地把几封信写完:给科西玛·瓦格纳的,他仅写道——“阿里阿德涅,我爱你”,给布兰代斯的信稍长,以“被钉死者”署名:给伯克哈特和奥弗贝克的信如此荒诞,以至于奥弗贝克匆匆赶来救他。

赶到时,他发现尼采正用双肘猛击着钢琴,带着酒神般的狂喜,歌唱着、喊叫着。

尼采被送到精神病院,但很快,他年迈的母亲前来认领并带走了他。

母亲宽恕了他,开始亲自照顾儿子。

多么感人的画面!

一位执着的母亲,儿子曾背弃她珍爱的一切,而敏感的她承受了这一切,如今,她对儿子的爱依旧浓烈,重新将儿子抱在怀里——这难道不是一幅圣母怜子图吗?

1897年、尼采的母亲去世,他被妹妹带走,来到魏玛居住。

在魏玛,有一尊克莱默所作的尼采雕像——  一副可怜的模样,曾经强有力的心灵,现在已经破碎、绝望,变得百依百顺。

但是,尼采也并非全无快乐:如今,他享受着神志清醒时从未体会过的安宁与平静;大自然对他仁慈,才让他疯的。

有一次,他发现妹妹望着他在哭泣,他无法理解妹妹的眼泪,问她:“伊丽莎白,你为什么哭?我们难道不幸福吗?”

还有一次,他听到别人在谈他的书,苍白的脸上突然泛起红光,说:“啊!原来我也写过一些好书。”

这些清醒的瞬间很快便被时间湮没。

1900年,尼采去世。

很少有人为成为天才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相关文章

  • 暮年之伤

    这是一篇写我奶奶的文章。 就在上个寒假,我见到了我奶奶,与她老人家同睡了三晚,思绪万千。于是,第四天就有了写这篇长...

  • 《暮年之叹》

    文/晓云 寻觅是条孤独的旅行, 望着空中璀璨的星河, 才知道浮华已经上演, 我寻找过天然的净土, 最终却只是失落而...

  • 人之暮年

    在我读三年级的时候,我那时候就想了人走了以后,就剩下白骨,放在骨灰盒中。那时候还小,想了这个问题,感觉很后怕,觉的...

  • 若你懂我,我懂你,我们的结局也许便不是这样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尼采

  • 品太阳

    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尼采 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尼采 生...

  • 尼采!尼采!尼采!

    1. 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查特拉斯如是说》 2. 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

  • 2018-01-08

    我是多么喜爱每个能够与之深谈的人啊! ——尼采

  • 第七日(都灵之马 A Torinói ló (2011))

    ——都灵之马 A Torinói ló (2011) 【第一日】 大风刮着尼采的马和 尼采的头发。他的黑披风是原野...

  • 灵感

    灵感之于我比灵魂之重有过之而无不及,祈求她不要消失,以待暮年。

  • 人之暮年多凄凉

    在家中看到老人们的生活,时而感到荒诞,时而又感到生命的残酷,看着他们恍惚迷离的眼神以及蜷缩佝偻的身躯,曾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尼采之暮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hn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