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爱说气话,赌气,不能认真。说回老村,就是打别劲。她说她是认真的,也认真在赌气。不搭理她,任她胡说。对付应付,不落实,也不能落实。老村虽好,卫生条件不好。其一,做饭自己动手。其二,想想这么多儿女,没一个靠得住。其三,想懒惰,要自由,就要付出代价。所以住到哪里都后悔,不如住到哪里是哪里。
到哪里都是自己的家。见谁说谁好,饭端上就吃,吃饱为止,这几句话劝她无数次,不管用。
她说老村好,期待她的儿子更好。和她打别劲,你就输了。说似一物即不中,这不仅仅是禅学,也是生活的矛盾性。
她说我不吃饭了,她说我再也不去那里了,她说我不活了。所谓一哭二闹,其实是自己续命的需要,向儿女索命,真可以还她几年。但总不能不给吃,不让她住。
在中国最早的大孝子,叫大舜。王阳明说,舜是不孝的人。何以言之。心学之初,孝就是不孝。说是佛法即非佛法也。舜有家族家庭,据说是“父顽母嚣弟傲”。所谓顽,愚昧无知,冥顽不灵,不可理喻;所谓嚣,气大声洪,跋扈嚣张,不能情感。而所谓傲,就是自命高尚,自以为是,不听劝阻。母亲之闹人、不听话,有时是合顽嚣傲,兼而有之。
因为代沟,说话的潜台词已经不同。比如:
今天早上这碗面条,好吃。要是中午也这样就好了。
她想说的意思是:
1、早上的饭不尽满意,如果中午还差不多。
2、中午一定是吃咸饭,做成兑碗面也比清水面强。
3、她以为你在虐待他,你在应付她。她这样说已经尽量客气了。
理智的思维,应付了复杂情绪主导的语言。所以我心中有底,她说什么都不重要了。要照顾她的情绪,还得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想吹空调、怕吹空调,不吹太热,吹了感冒,结果是宁可热,少吹,再热,远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话题,要交流,有需求,要满足。
最怕感冒与腹泻。最近又感冒又腹泻。体弱,承受能力差。
吃饭,无非就是咸淡、冷热、稠稀、多少。总要讲出道理,管他成立不成立,表达就是天理。总不可口就对了。偶尔可口,也就有说的意义。因为要表达,所以要素材。儿女谁关心得多,得到埋怨也多。这样就正常了。
吃了睡,睡了吃,谁能证明我的存在?
复方丹参片,母亲听了三十多年了。其它药也一样,吃成习惯就对了。
母亲的长寿法,一是情绪上的及时发泄,俗称麦秸火,母亲也是这么形容自己的,一是细嚼慢咽。米饭、面条,母亲都是慢慢嚼碎再下咽。吃饭慢,慢有慢的福气,就在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