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
古老陈旧的大楼临街耸立着,绯红色的天空带着几缕金色的晚云,如水一般静静地从屋顶淌过。夕阳沿着长街一路蹦跳过来,把着窗子,一下就跳进了大楼,转眼又化成千万粒细小的尘埃,继续嬉闹去了。空气像是被黏腻的黄色灯油浸泡着,仿佛随时都会燃烧起来,又像被一层冰凉的松脂密封着,在走过亿万年岁月后,结成了一块半透明的琥珀。光影不断轮转,索性在地板上玩起了飞机格。
忽明忽暗中,我像是一只刚刚学会凫水的小鸭,小心翼翼地冒了出来。好奇与胆怯就像是爸爸和妈妈,一左一右,牵着我的手,领着我交替前行。大楼里空荡荡的,可似乎总有一些细小的声音在耳边跑动。我很后悔,刚刚为什么要和小梅他们打赌,还偏偏输了......
一想起当时的窘态,就觉得脸红好笑,再也没法写下去了。
我是佳妮,十六岁。新学期的我立下宏愿,要开始写日记。本想从今天发生的事开始写起,但又觉得有必要对自己过去的那16年有一个交代,于是便有了上面的那些。
妈妈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很早就进过那栋废弃的大楼了。大人们总是以为小孩子很简单,但其实小孩子的世界里隐藏着更多的秘密。就像有回数学不及格,老师要求家长签字,而最后是我自己胡乱签上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我还从未被怀疑过。可是最近,我发现爸爸妈妈对我的事情要比之前更好奇了,总会问问我学校里的事,看看我的书包。因此我一定要小心保管好这本日记,保护好我的秘密。尽管我觉得这样有些不好,但没办法,秘密就是秘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吧,明天再见。
九月八日
说来惭愧,距离上一次翻开日记本,已经过去一个礼拜了。其间我再没写下过一个字。从前也动过写日记的念头,可总是坚持一两天就放弃了。因为总是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吃饭、睡觉、上学、做作业、和小梅他们一起说话,每天的生活都是不断重复上演的。难道要把这些都一遍遍记录下来吗?这就叫做日记吗?我在心里不断地给自己画着问号,同时也开始觉得头痛了。如果写日记是这样一件痛苦的事,我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自寻烦恼呢?
选择放弃,意味着回到从前,退回原点;继续坚持,又意味着头痛烦恼,无字可写。
唉,什么时候能跳出这无限循环的烦恼的怪圈呢?看着本子封面上欢乐的小狗,我进入了梦乡。
九月十三日
又是好几天没有提笔。
倒不是因为没有值得写下来的新鲜事,也不是因为情绪感情没有到位。我只是在想我写日记究竟意义何在。是用来向众人炫耀的资本,还是作为下次作文课上的谈资,亦或许是像各种写作指南上所说的,作为写作的垫脚石?我现在只知道作家这一身份离我还很远。
常常在电视上看到许多人即使很开心,但还是流下了眼泪,而有些人虽然很痛苦,但还是不得不露出笑容。那么我呢?会有朋友理解我笑容之后的无奈吗,又会有朋友知道我眼泪中隐匿的欢愉吗?假使我作出冷淡的样子,骄傲的样子,难受的样子,喜悦的样子,生病的样子,勇敢的样子,又会有朋友真的理解吗?
人是复杂的高级的情感动物。
也许写日记就是给自己找一个更懂自己的朋友吧。
九月十六日
最近迷上了张爱玲,短短几天时间就已经看完了《半生缘》、《倾城之恋》还有《红玫瑰与白玫瑰》,不过都是我偷偷找来看的。如果被爸爸或是妈妈知道我在课上看小说,一定会狠狠批评我的不务正业,说不定还会施以惩戒。因此下面的内容一定是绝密。
我不喜欢妈妈给我买来的书——又厚又重的外国名著,只要一翻开我就会感到头疼。这些书读起来,常常是读了下句,忘了上句。等到最后时,早已忘记开头写的是什么了。可无论是老师们,还是所有的爸爸妈妈们都认为这些书是好的,是能够提升涵养的,是能够丰富精神的,是能够扩展眼界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有助于考试的。但我总想问上一句,难道这些砖头一样的书你们全都看过了?读书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一些呢?
经常会为了让爸爸妈妈高兴,捧着沉重的《基督山伯爵》坐上一个下午。书一页一页地翻着,而里面的文字就像是小虫子一般在眼前胡乱飞舞。我想起了《金锁记》里的金锁,她和我一样是可怜着的。又想起了《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她是真的幸福了吧。至少我脚下的这片城市还不会为了成全我不用读书而甘心陷落。
到处都是传奇,我何时才能捡拾到呢?——不问也罢!
九月十九日
突如起来的一场重感冒将我击倒了,高烧39度7,我不得不裹着厚实的棉被,吃了退烧药,一动不动躺在床上。天空阴惨惨的,铅灰色的天幕沉重地低垂下来,却总也不见有雨。要是有一场大雨也好,就能够将世界彻底洗刷干净,要是能来一场狂风也好,就能将这乌云全部吹走。说不定我的病也会随着天气放晴而好转。
从小到大,似乎一直都在生病,感冒发烧于我已是家常便饭了。从前觉得生病也好,可以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还有爸妈细心呵护着。但十五岁的人了,还会生病,要人半夜照顾着,实在让人难为情。前些天还在为一件小事和妈妈拌嘴,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了,可眼下就又成为受照顾的小孩儿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够真正长大,不再让爸爸妈妈为我担心呢?
体温还是没降下来,看来又要上医院了,还是免不了打针。
待续。
九月二十三日
天终于放晴了,惠风和畅,秋阳杲杲。
拖了许久的病也终于好了,带着一丝莫名的兴奋与激动,我走进了教室。不知为何,总有一种新学期开学的新奇感充满着我的身体,尽管班级里的每一张面孔都还是那么熟悉与亲切。
刚一到座位上,同桌小璐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话题总不过那几个——我不在的这几天,某某老师怎么样了,某某同学又怎么样了,学校里又有什么大事了。看着眼前的小璐,我突然觉得很好笑,我不过是几天没来而已,怎么在她口中像是错过了一个世纪。但同时我又觉得很温暖,生活的琐碎在乐观者那里也是最为津津乐道的。而我也何必为着一点小事而烦闷呢?
小璐拿出了一摞卷子,足有七八张,语文、数学、英语应有具有。
“老师让我帮你收着,让你回来后全补上。”
我确实是不该再为小事而烦闷了,这些卷子要补到何时啊!!!
十一月十日
今天的话题有些沉重。晚上爸爸回来说,他刚刚参加完一个因白血病死亡的孩子的葬礼,是他同学家的孩子,才二十岁。尽管我并没有见过这位长我几岁的大哥哥,却还是感到很难过。
生命真是瞬息万变的,可能在下一秒就会骤然而去。生命也真是无比脆弱的,发达的科学技术有时也无计可施。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的力量,压迫得我有些喘不上气。
不想再写下去了。谨祝愿逝者安息,生者长幸。
十二月三十日
忙碌的一学期在一篇篇日记中逐渐翻过去了。我好像也爱上了写日记,这项当初我觉得无比伟大的事业。依然有时会不知写些什么,也依然有时会连着三天,五天不动一个字。但我现在觉得哪怕只是用心写下几句话,也是一种收获。
假期与新年的双双到来并没有让我感到过多的欢愉,相反我希望它们来得更迟一些。因为下学期再开学时,小梅就会转学到外地去了。这个陪着我长大的,陪着我上下学的伙伴也终将离我而去了。
雪花像候鸟的羽毛一般从天空撒下,落在我和小梅的头发上,肩上和脸上。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雪水,只感到脸上凉丝丝的。最后我们彼此约定一年后一定要考入同一所大学。
亲爱的小梅,你将像候鸟一般飞往更广阔的南方去了,而你还会记得曾经落在北方大地的羽毛吗?还会记得我吗?一年后,我们会像候鸟一样如期赴约吗?
祝好!原谅我不能亲自送你了。
三月三日
新学期是在烦恼中开始的。
假期结束,本应是很急切地想要见到朋友们的,可我却有些畏缩与不情愿。原因很简单,就是我的脸上冒出了许多痘痘。红肿的痘痘,有些疼还有些痒,要是三两个挨在一起时更为恐怖。它们仿佛是雨后的春笋,一下子就冒出来了,并还茁壮成长着,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都说青春是美好的,那么为何又要留下这丑陋的烙印呢?
毫无疑问,我开始追求美了,也开始有些自卑了。我甚至觉得那些宣扬心灵美最重要的人都是虚伪的,或者是片面的了,因为他或她的脸上一定没有痘痘。“美”真是一种可怕的东西,就像是捕鸟用的诱饵笼子,引诱着人往里钻,而钻进去就出不来了。我终日拿着镜子,沉湎于对美的期许和奢求中。可后来连拿起镜子的勇气也没了。“美”先是囚禁了我,转而又抛弃了我。而我现在却还拼了命想往笼子里钻,想要再吃上一口饵料,再被囚禁一回。可怕的“美”,这人生路上的曙光,潜伏在侧的无底黑洞。
妈妈总是安慰我,说不用担心,总会好的。
是吗?会好吗?半信半疑的我缓步走出了家门,脚步是如此沉重。
三月二十日
烦恼仍在继续,和痘痘抗争的日子显得遥遥无期了......
四月六日
这学期上课时,我总是会习惯性往右后方看看。有时借着翻书包的机会,有时借着和后面的同学说话的机会,有时是借着坐久了活动活动脖子的机会。但只要一有时机,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并加以利用。我的行动很谨慎,也做的很自然,因此估计还没有人发现我的目光总是落在他身上。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到想要迫不及待地见到一个人是什么感觉,也是第一次注意到男同学身上的那种美,与女生截然不同的美,那种力量的美。为什么从前没有注意到呢,为什么从前一直觉得男生的存在就是一种多余和麻烦呢?
他的存在对于老师们确实是一种麻烦,不交作业,不听课,时不时捣捣乱,说起话来玩世不恭。但上天却赋予了他一副如此美好的身形。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挺直的鼻梁,漂亮的眼睛,整洁的头发,以及轻薄的嘴唇。他对于我来说也确实是一种麻烦了。
不由得想起《平凡的世界》里的晓霞,爱情对于我来说也是初见端倪吗?或许很可笑,我还没和他说过几句话,这就是印象中好学生与坏学生的天然屏障。尽管我们之间只隔了几排,却像是有万水千山那么远。但只要一看到他,就足已使我飘飘欲仙了。啊,谁能想到一个老师家长眼中的乖乖女会在日记本上写下这些话。
我给他偷偷起了个名字——“杜洛华”。对,就是《漂亮朋友》里的杜洛华。这个名字既在表现他的美丽,也在暗示他的危险。唉,又是“美”带来的危险。
四月十日
依旧终日沉浸在对于美的追求和苦恋之中,“杜洛华”在我的日记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不过我并不担心,因为看到这个名字也没有人会想到是坐在班级右后方的那个男孩,人们只会想起莫泊桑笔下的杜洛华。我这是在玩弄小聪明吗?如果我聪明地向他做些暗示,他会猜的到吗?
随手摸了摸脸上肿胀的痘痘,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四月十七日
“杜洛华”连续两天没来上课,我有些焦急了。是因见不到他而焦急的。
不过事情在今天有了结论。我的“杜洛华”参与校外斗殴,因影响恶劣,被学校开除了。啊,他果真没有逃离书中那个人的影子,真是充满危险的。可我还是有些想念他。
六月二十二日
对“杜洛华”的想念似乎停止了,而这也应该是我在日记里最后一次提到他。这一场美好外形与美好灵魂之间的争斗,看来是灵魂获胜了。我终于明白为何晓霞会如此倾心于少平了,不是外表,也不是身份,而是美好的心灵。在此,我只能祝愿他,我的“杜洛华”,能够在奋斗中找到自己的人生。
别了,杜洛华。
七月五日
又是一学期的最后几天,再开学回来就是高三了。记起了和小梅的“候鸟之约”,是时候该努力了。
九月三日
假期提前结束,现在的我其实已经开学一个礼拜了。高三的日子重复单调,写日记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如果换做16岁时的我,一定又要开始发愁写些什么。难道要把每天作过的习题都誊在日记本上?真是好笑。
十二月二十五日
隆冬,大雪,模拟考试,第一名。
三月六日
倒计时,冲刺,加油!!!
五月二十四日
难得轻松的日子,拍过了毕业照,老师开恩,让我们多休息半个小时。同学们就像是第一次上照相馆一般,校园的每一棵树,每一把长椅都成了摆拍圣地。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合影了一次又一次。我没带相机,因为脸上痘痘的原因,这些年我已经不再照相了。看着他们快乐得像孩子一般,我的心里慢慢浮现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金色形象。我真的希望永远看到他们笑着,跑着,而这一刻也永远没有尽头。
同桌小璐过来了,她一点没变,还是那个乐观者。她拉着我一起加入了合影留念的大军。感谢你,小璐,你的快乐再一次感染了我。有痘痘又能怎么样呢,这青春的烙印,青春的代价却阻挡不了追求快乐的心。我没有再像之前那样推却,尽情地笑吧,照吧!
六月六日
打扫后的教室,恢复成了当初的模样,干净整洁。可我却不敢再大声说话,也不敢再触碰任何东西了,因为它们已经全都不再属于我了。陌生的一切。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灵魂存在,那么此刻可以说这间教室的灵魂已经随着八方来风,随着每一位同学即将去往天涯海角了。
夜里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催人入眠。早些休息,等待明天的鏖战,晚安。
六月三十日
结果不算好,也不算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遗憾,也有着自己的无奈。得偿所愿也好,阴差阳错也罢,你我都需要自己去承担与面对。
九月五日
我没有和小梅考入同一所学校,甚至都不在一个城市,这并不是说我们忘记了约定,而是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走自己的路,有自己的选择,再好的朋友也不能成为互相捆绑的理由。不过我们约定寒暑假一定要见面。
我果真没有成为作家,而且都不是在文学系。但我还是会坚持写日记,大学里有那么多新鲜事,这下可不用犯愁了。倒是应该担心这么小的本子能不能写得过来。
脸上的痘痘成功地跟着我步入了大学,但我很少再去关注它们了。这么多年,它们似乎已经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就是如此自然而然。明天还要社团面试,该穿些什么呢?
“杜洛华”如约没有在出现在日记中,但会偶尔想起他那轻薄的嘴唇。
未完。
九月一日
......又是一声怪响,似乎比之前的更近了。走廊尽头的黑暗像是会眨眼,会喘气,会说话一般。我转身就跑并从窗子钻了出去,才发现小梅他们早已不见了。留下的只有静静伫立的大楼和惊魂未定的我。
预备写日记的前一天我还去看了那栋大楼,它好像并没有记忆中那么高耸,而是更加破败了。窗子都被拆掉了,墙皮墙砖也已经纷纷脱落。但是在夕阳下,它还是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神秘气息。既像过往种种,又像漫漫前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