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都孤儿》的第二次讨论课非常沉闷,孩子们找不出他们有感受的段落,对我提出的问题也保持沉默,好像对书里的文字和叙述都比较陌生。于是我改变了教学计划,分组表演。希望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去体验人物和场景。三组选了奥利弗挨饿后要粥的片段;一组选了在棺材铺里奥利弗和诺亚争吵起来后来被关的片段。他们的表演可圈可点,把奥利弗的瘦弱但执拗的性格、被奥利弗的叛逆惊得呆若木鸡的大厨(他们选了一个人高马大的孩子演大厨)、林金斯先生的铁石心肠生动地表现出来。学生对彼此的表演给予了认可。后来几节课的课堂讨论以及他们撰写的人物评论中,都曾提到这次表演中的场景。
国庆期间布置他们读了200页,布置的时候孩子们倒吸一口气,说怎么能读完。但国庆之后就有孩子来告诉我读得很快,半天都读下来了,而有些只读到了80多页,但这对于那个孩子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之前他说自己三四个个小时只能读10页。其他人在这两者之间,每天用了一些时间来读。
雾都孤儿的第三节讨论课,课一开始我就问他们,比起第一次阅读这本书,这一次的阅读感受有什么不同。Z说这次觉得容易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能读进去了,被故事的发展吸引住。S在旁边接语,说她觉得仍然不好读。
课程从他们朗读自己比较有印象或者感受的段落开始。这次课堂有很多孩子主动分享。第一个学生读了奥利弗想帮布朗洛先生的忙,带着五英镑的钱去追送书的人。而格里姆威格和布朗洛先生打赌奥利弗会不会回来。旁边有人说当时读到这里很紧张,在想奥利弗倒底会不会回来呢?后面发现他被塞克斯带走没有回来,又叹息又跺脚,简直快读不下去。我问为什么?就有孩子说奥利弗太惨了。(惨是他们读这本书时常常生发的感受。但我希望他们不要仅停留在这个层次,而是去发现自己感受的细微之处以及原因)。我说奥利弗一直都很惨,为什么这里你会格外难受而不忍卒读?有孩子说他被一个好心的人收留,刚刚有了转机,然后就急转直下,不仅被拐走,而且还辜负了恩人的信任。而无辜地被冤屈比生活贫困更让人难以忍受。
因为大家都没有读完整本书,纷纷猜测后来老先生还会不会出现,奥利弗的冤屈会不会有得到澄清的机会。有人迫不及待的把书往后翻,想找到答案。
WANG分享了赛克斯带着奥利弗抢劫被发现后,带着奥利弗逃跑的那一段。奥利弗被抛在沟渠里。他说分享这段就是因为觉得奥利弗太惨了,已经到了生死边缘。
LI分享了格里姆威格的一段,从他喊着橘子皮会把他的命送掉,到他决意和他的朋友对着干,认为奥利弗在骗他。他说分享这段是觉得这个人很有趣,总是拿自己的脑袋做赌注。但他说不明白,为什么有人喜欢拿自己的脑袋做赌注。觉得这人很不靠谱。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常会遇到一些让我们难以理解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还没有接触到的人,或者接触过但会避开的人。这种不理解一方面会带来新鲜感,觉得好奇。而另一方面也会让阅读变得困难。
文学的一个魅力是“看人生百态”。如果科学是让人对自然发生兴趣,艺术是去体验美,文学和戏剧则是让人对“人类”本身产生兴趣。人很容易觉得孤独,即使是被爱着的人。八年级的孩子已经有这样的内心体验了。而人可以在文学中得到回应。同时,如果能帮助他们对复杂深邃的人性更理解的话,他能发展出一种对个体的命运甚至对人类集体命运的认知,并由这种认知而可以包容或者参与到世界的进程。
在读《老人与海》时,孩子提问为什么老人一定要走那么远去捉大鱼?最后只带回了鱼骨,这又有什么意义?其他孩子也疑惑,老人没有得到任何利益啊!这是很好的问题,也不容易回答。从这个问题出发,我们展开了对“意义”的讨论,而这是他们在人生的历程中会反复迎面相对的议题啊。在那些时刻人会做怎样的选择?可能他们不会和老人一样做同样的选择,但理解“老人”的存在会给他们内心注入不同的声音。
在大家提出了格里姆威格先生的好奇以后,我们回到文本,看格里姆威格刚出现时的情形。“听到有人不耐烦的砰砰敲了两下临街的门”。布朗罗先生问,他上楼了吗?仆人回答。“是的,先生。他问家里有没有松饼。我告诉他有的,他便说是来喝茶的”。当仔细读文本时,孩子们就发现格里姆威格和布朗洛很熟悉,很亲近,在布朗洛面前不拘小节。他喜欢和布朗洛故意唱反调。这样布朗洛奇怪的言行就有了合理性。
在之后的分组讨论中,每一组提出了很多问题。譬如费金之后的遭遇怎样?墙上的画是不是奥利弗的妈妈?这些问题让孩子迫不及待地想往后翻,了解情节的走向。另一些问题更深刻一些,譬如为什么布朗洛想帮助奥利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有人说因为他好心。这是一个简单的回答,很符合逻辑,但太简单明了。我提醒他们,如果他遇到的是诺亚,或者蒙骗者,他会因为好心而帮助那个孩子吗?还有孩子问为什么那么多人讨厌奥利弗?这两个问题真是绝妙的对比。在课上孩子们若有所思,但没有再表达其他想法,因此我们把这一问题留到下节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