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理解抽象概念这么难?

为什么理解抽象概念这么难?

作者: 连俊艳 | 来源:发表于2022-08-22 10:04 被阅读0次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阅读12

认知原理: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理解新的事物,大多数知识是具象的。

一、理解其实是记忆

理解新的事物依赖于联系已知的事物。

记忆是思维的残留物,而思维需要具备4个要素:1.从周围环境中提取信息。2.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3.长期记忆中的过程性知识。4.工作记忆的空间大小。

理解其实是记忆。没有人可以把新的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任何新的概念都应该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为了让学生理解,必须确保学生能取出长期记忆中的正确概念,放入工作记忆。

事实是当我们给学生一个解释和一系列例子时,他们真的理解了吗?通常没有。想要更深入的了解什么能帮助学生理解,我们需要了解两个问题:一、即使学生懂了也有理解的深浅之分。二、即使学生在课堂里懂了,这个知识也未必能够运用到课堂外的环境中。

二、为什么知识是浅表的?

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受工作记忆空间大小的制约,受从环境获取信息的制约,受长期记忆中事实性知识、过程性知识的制约。如果一个学生没有相当丰厚的背景知识做支撑,他很难获得深层的理解。

1.理解几个概念

(1)机械记忆:学习材料本身缺乏意义联系,或者学习者不了解材料的意义,不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单靠反复背诵达到记忆。

(2)记忆:是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3)理解记忆:意义记忆,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进行的记忆,与机械记忆相对应。

(4)表面知识,意思是学生对内容有点儿认识,但有局限性。

对比表面知识和深层知识。一个拥有深层知识的学生对学科知道得更多,知识点之间也连接得更加充分。他不仅了解每一个部分,还看得到全景。

2.为什么学生只有表面知识呢?

(1)学生上课不专心。

(2)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不容易,费时间,他们需要大量的实力。

3.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深层知识?

(1)为了帮助学生获得深层知识,就需要提供更多实例让他们增长经验,让学生比较不同的例子。例如在学习《山居秋暝》这首诗时,为了理解“山居”,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村居、旅居、客居……为了理解“空山新雨后”中“空”的佛家思想,教师例举: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2)明说暗说深层知识。

(3)对深层知识抱有切实期望。

三、为什么知识不能迁移

知识迁移是指将已有的知识应用在新的问题上 ,这需要我们具有相应的事实性知识和丰富的背景知识。

我们对于读到、听到的事情的表面结构之外的内容不容易做到迁移,但我们在解决新问题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方法的:我们往往利用经验做到一定程度的迁移,尽管不一定有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理解抽象概念这么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rw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