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前几天说,孩子读小学三年级,写作文成了大难题,都是流水账,没有感受。比如“今天我爸爸带我和妈妈出去吃饭。吃完饭,我们就回家了”。
开不开心,好不好吃,什么也看不出来。
她只好耐心引导孩子:“你吃了什么,环境如何,你的心情怎么样?”孩子一脸茫然,好像完全没有感受。
她生气得不得了,但知道孩子可能有情绪,就没说什么。几次之后,她忍不住大声问他:你是有感觉的,你感觉到了什么?
被父母“无条件相信”的孩子,都心里有爱,眼里有光
过了一会儿,孩子主动回说:我是有感觉,但你不信。
比如那天吃饭,我吃完盘子里的八个煎饺,喝完粥,你看到,又添了两个饺子。我说我吃饱了,你还是让我再吃两个。
还有,我出门前穿好校服,你总是追到门口,非要给我加一件棉马夹。我说不冷,你不信。
我有感受,但你不相信,总是命令我该怎么做。
她以为自己在辛苦付出,在满足孩子,但在孩子眼中,他们真正的感受没有被关注,反而被替代,被控制。
这,是孩子失去活力的第一步。
1.活在自己感受里的孩子,存在吗?
有的父母会说,孩子完全生活在自己的感受里,那他会不会成为一个目中无人、不在乎别人感受的自私的人?
武志红曾经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认识一个叫孙博女孩,她就是那种从小被“溺爱”长大的孩子。
上世纪80年代,幼儿园老师跟孙博的奶奶反应,她在幼儿园中午不睡觉,希望奶奶能做点什么。
已经是名医的孙博奶奶,竟然辞职到孙女的幼儿园做了校医,这样,孙博中午就可以去奶奶的办公室睡觉或者玩耍。
奶奶在幼儿园工作一段时间后,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不满,干脆为孙女量身定制,开办了一家幼儿园。还为她开了一家小吃店,这也算定制。
在孙博的成长过程中,不只奶奶这样宠她。
小升初时,依她的成绩,她可以上北京最好的中学,但她却特别想去石油附中,因为那所中学的校服好看。孙博的爸爸居然同意了。
孙博的人生,满满都是被奶奶、父母无条件满足的故事。
按照大多数人的想法,这种总是被父母无条件满足的养育方法,孙博肯定会被“惯坏”。
可事实恰恰相反,读书、留学、工作、创业,孙博一路走得特别顺利,尤其在人际关系上:她比大多数人更能平等跟人相处,更能照顾别人的感受。
她想干嘛就干嘛,一点也不纠结。武志红第二次见她时,她还展现了自己的“读心术”,猜对了武志红没打算说出的事情。问她怎么判断的,她说:
我不判断,我只感觉。
武志红这样评价孙博:我见过的极少数心理极其健康的成年人,她不仅有真自我,而且身心合一。
2.父母是看不见,还是不敢看见?
假自我,是孩子一开始的自我,围绕着养育者的感觉转;
而真自我,是孩子一开始的自我,围绕着自己的感觉转。
一个人的童年关系模式、内在关系模式和当下的关系模式,呈现一致性,这就是命运。
控制,让孩子封闭了自己的感觉,终日带着假自我的面具生活;而满足,使孩子相信并使用自己的感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很多父母,不是无法满足孩子,而是不敢满足。因为父母本身可能从内心深处就会有一个疑问:我能跟着自己的感受生活吗?
他们自己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掩埋自己的感受,打压自己的真我,满足外界需求的过程,如何给出空间让孩子保留感受?
满足这个词,我们想亲近它,却又害怕它。很少有人被真正满足过,所以,人们不相信感受真的可以被看见、被重视、被满足。
在语言里,我们告诉孩子,“孩子,我希望你自由,活得比我好,能按自己的意愿生活!”
但是在潜意识层面,却否认孩子感受,传递潜意识里自己的“相信”,——感受不重要,做“应该”的事更重要!武志红说:
“很多人认为,有钱人才能这么任性(让孩子靠着感觉生活),但实际上,这不是有没有钱的事,而是有没有心的事。
例如我自己,我家在农村里都在最贫穷之列,可妈妈为了不让孩子哭,硬是在家带孩子,而不去地里干活。
因此不仅被人笑话,家里的收入更是少了一半还多。但我因此受益很大,我心里不穷,从来没有因为家里贫苦而自卑过。”
被父母“无条件相信”的孩子,都心里有爱,眼里有光
3.孩子可以任性,父母可以放手
朋友读高一的儿子是一个“非典型学霸”,他人缘好、成绩好,却是老师眼中的麻烦,具体表现为:学习不踏实,粗心,随意。
小升初和中考,他都是一路被保送到市重点中学,只花30%精力学习,就能轻松得到好成绩。老师看到他整天一副“不务正业”的样子更焦虑,用校长的话说,这是“清华北大的苗子”啊——只要他多“端正态度”。
但最终,他的父母反复纠结之后,还是给了他最大的自由。他们觉得,既然他能毫不费力名列前茅,就别逼得太紧了。
所以,整个高中阶段,他的成绩都游走在自由和学霸的边缘。别人高三学习紧张到吃饭都算着时间,他还是每天打一个小时游戏,运动几十分钟。
而且,他还在“不务正业”,玩手工模型拿到国家专利,几次包揽学校、区里的运动会冠军,有时间就跟一帮好哥们儿出去玩……
高考之后,他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大学。
如果当初父母逼他一把,结果会怎样,没有人知道。但现在,他依旧是一个内心轻松的孩子,完全照着自己的节奏生活。
所以,孩子是可以“任性”的,父母也是可以“放手”的,只是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只有被看见过“感受”的孩子,才会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感受”。于是,他们通过保有自己的感觉,最终成长为一个真实的自己。
这样的孩子,才能让自己潜在的能力都有机会发展出来,才能让外在和内在都丰盛饱满……
网友评论